APP下载

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调查

2020-02-25王孙禺

关键词:伦理工程课程

张 满,王孙禺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92;2.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4)

工程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新世界、新产品和新生活,增进了人类的福祉;同时又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等诸多负面影响。如何将工程技术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实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如何让内心的自觉与外在的法律有机统一来保障工程科技技术从善?人们的共识是,伦理是工程活动的内在诉求,工程活动需要受到道德与伦理的约束。未来的工程师需要具有高度的职业伦理标准和操守,严格履行社会责任,把道德与伦理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解决和应对我们目前面临的“风险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工程伦理意识和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教育逐步培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国民教育中。具体到我国的工科人才培养中,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有待加强的重要环节,因此,迫切需要深入推进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一、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与经验

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近些年来,我国相关高校和专家学者在推进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与探索。基于对这些情况的相关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相关启示与经验。

(一)学校重视是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保障

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上一直秉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把职业伦理教育作为研究生培养环节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1]从2014年9月开始,清华大学要求研究生新生至少要选修16学时的学术规范或工程伦理课程。自2014年6月举办工程伦理教育论坛以来,已举办过数次以工程伦理为主题的论坛和研讨会。在这些活动中,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各高校工科院系和教学主管部门领导、工程伦理课程建设负责人、工程伦理教育的专家学者等就工程伦理教育中的重要议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和探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引领广大师生了解与重视工程伦理教育,扩大了工程伦理的影响力,引发了人们对工程伦理的思考。浙江大学设立了“西溪工程伦理论坛”,外聘多名一线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开展“高工带你去现场”系列讲座,反响热烈,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论坛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些高校的工程伦理课程由学校领导、院长、系主任亲自授课,充分体现了对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的重视。例如,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系主任赵劲松教授开设了国内第一门《化学工程伦理》课程,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角度来讲授工程伦理,课程系统性非常强,并下很大功夫准备了国内化工领域的最新中国特色案例。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牵头多次组织《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未来还将打造贯穿整个本科教育过程,包括在线开放课程、通识课程和工程伦理实践相结合的三层次学习系统。[2]

综上可知,高校对工程伦理教育理念的重视以及教学人员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积极实践探索,为我国工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工程伦理素养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制度安排是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基础

调研发现,一些学校对工科学生在工程伦理教育上有学分要求,还有些高校明确要求各院系要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浙江大学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工程伦理课程:针对工科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作为通识课的《工程伦理导论》,规定1.5学分24课时;针对研究生层面,开设作为素质类课程的《工程伦理》,规定1个学分16课时;针对工程师学院的工硕学生,开设作为实践品牌课的《工程职业伦理》,规定2学分32课时。清华大学开设了风景园林、土木、水利、环境、工业工程、电气、化工、材料、核能、信息等不同领域的工程伦理课程,加之《工程伦理》公共选修课,实现了工程伦理教育在研究生层次的全覆盖,这些课程对学生建立专业兴趣、树立专业思想,特别是培养伦理情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河海大学的研究生在为期1年的顶岗实践期间,要求合作企业须结合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累计不少于8次的专题讲座,其中至少1次是关于工程伦理的内容,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工程伦理实践。实践表明,通过制度设计能够从宏观层面上积极推进工程伦理课程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工程伦理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师资队伍是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关键

师资水平不但决定着工程伦理教学的质量,也决定着学校顶层设计的工程伦理教育理念能否落到实处。调查发现,在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院系中,讲授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师不乏教龄很长、长期从事专业领域研究和教学的专家教授。在这些教师中,还有诸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样的大家身体力行,亲自为学生讲授相关工程伦理核心课程,对于工程伦理相关理念与知识在学生中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师资源建设中,许多高校还做了新探索。例如,清华大学化工系开设的《化工工程伦理》课程邀请了外企、政府和法学专家参与讲授。企业代表从社会责任角度分享外资企业的优秀案例和经验做法,环保部官员从政府视角分析工程伦理对社会和公众的重要作用,法学专家从法律层面讲授相关法律的立法、量刑等内容。为了让研究生更好地理解工程伦理课程,将其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河海大学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团队还邀请了计算机信息化的教师参与设计,把相关案例搬上屏幕,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些积极探索在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四)教材资源建设是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先生在1912年发表的《中华书局宣言书》中有言:“立国之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在2016年8月的清华大学工程伦理教育论坛上,发布了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的十几位专家教授合作编写,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伦理》一书。该书由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作序,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清华大学等高校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高度重视。该教材的编写汇集了国内工程伦理权威的科研和教学队伍,他们既包括从事科技与社会、科技与工程伦理领域理论研究的学者,也包括有长期科研、教学经历并开设了专门领域工程伦理相关课程的专家。可以说,这本教材为推进我国高校开展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了解决工程伦理课程授课教师少、授课难度大的问题,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工程伦理》MOOC课程也登陆学堂在线平台。此MOOC课程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教师共同讲授,与教材章节同步。在工程伦理案例库建设方面,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用中国案例解决中国问题,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积极推动工程伦理视频案例库的建设工作,案例都来自本土,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案例库的资源仍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以期使入库案例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系统性,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更为方便地使用案例授课和进行研究。

二、当前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国内高校工程伦理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进行了文献分析与相关的调查。

(一)工程伦理课程开设实践中的问题

根据清华大学和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7年对84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已经开设工程伦理及相关课程的院校只有22所(全国有400余个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单位),主要是一些重点工科院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其中,把工程伦理作为公共必修课的只有6所,作为专业必修课的只有5所。个别教师在调查中明确表示自己“头次听说工程伦理教育这种课程”,这与我国庞大的工科院校总数形成鲜明反差。清华大学工程伦理教育专家组组长、自动化系教授张佐在参与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时发现,虽然认证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对职业伦理的要求,但实际上各高校却没有太多的课程或固定环节来满足这一培养要求。[3]有的学校即使开了课,也可能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学生也未获得相关信息。李恒达等对福建工程学院工程类专业本科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学校开设工程伦理学公选课已2年了,但是只有21.8%的学生知道,78.2%的学生却不知道。[4]高等院校是培养未来工程师和工程参与者的主要场所,应当承担起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职责。

值得高兴的是,自2018年上半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关于修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后,各工科院校都在积极行动,加快落实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在工程专业学位培养院校中已经有80.6%的院校开设了工程伦理课程。但是,有些院校开课还存在困难。

(二)工程伦理教学实践指导问题

中国本土案例的数量和质量是关系中国工程伦理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工程伦理学是人文社会与工程科学结合起来的交叉学科,单纯的理论讲授可能无法准确阐释和把握其精髓。我国在工程伦理案例库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已开课的教师普遍反映,目前来自本土的案例比较少,可用的工程伦理案例大多来自国外,如挑战者号、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等,但使用国外案例时存在社会背景、文化、法律法规等差异,学生感觉比较遥远,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也存在“隔靴搔痒”的问题。同时,目前本土的案例也多集中在环境、土木、水利、化工、医学、信息等方面,农业、食品等重要工程领域的伦理案例比较少,更不用提那些行业领域范围有限的案例内容了。特别是随着中国工程科技迈向国际,也迫切需要一些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程伦理案例。另外,从案例质量上来看,大多国内案例还停留在事件描述层面,缺乏深入透彻的工程伦理分析。

没有好的工程伦理案例做支撑,工程伦理的理论、规范、方法等就像空中楼阁,比较抽象,很难让学生进入情境找到真实感,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有了行业类别、区域类别、功能类别等齐全且分析深入的案例资源,将有效推进工程伦理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工程伦理课程案例库建设是当务之急。

(三)工程伦理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中的问题

课题组前期进行的调查显示,有52.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所在院校工程伦理课程师资“数量不足”。在教师填写的249个有效样本中,“已是”工程伦理授课教师的有27位,“即将成为”的有95位,“还没有计划”的有127位。(1)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于2017年3月对所有培养单位工程伦理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分为“研究生主管部门填写”和“教师填写”两类。共回收有效问卷333份,其中主管部门84份,教师249份。教师问卷通过研究生院发放,要求发放范围是“已是”“即将成为”或潜在的工程伦理课程授课教师。刘莉、李宁对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5所高校的调查显示,这5所高校也没有专门的工程伦理教师。[5]

清华大学教授赵劲松在接受访谈时指出,目前工科专业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更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即使具有项目经验也多集中在研发、建设等阶段,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亲身实践经历非常少,对工程伦理课程的系统性把握不到位,相对比较零散。

同时,由于工程伦理是一门交叉学科,课程难,不好教,备起课来费时费力,很多教师没有积极性和意愿选择讲授该课程。目前开设工程伦理课程的大多是具有工程哲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背景的教师,懂工程又能讲授伦理课程的师资匮乏,跨学科、具有实践经验等也成为更多教师选择教授该门课程的障碍。

三、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与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在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方面起步晚,但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经过近些年的实践与探索,进步非常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需要在发展中完善,在发展中提升。

(一)加强思想认识与制度建设,增加资源投入力度

虽然工程伦理教育教学取得了快速和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忽视速度之下工程伦理建设根基的牢固。课题组2017年对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工科学生培养的必要性认识的调查中,84所院校中虽然有绝大多数教师选择“有必要”开设,但仍有4.8%的教师选择“没必要”,10%的教师选择“无所谓”;对于学生群体,刘莉和李宁通过对944名工科院校的学生调研显示,有80%的学生认为“重要,迫在眉睫”,7%认为“不重要”,13%认为“无所谓,和我关系不大”;[5]对于企业群体,在征询意见的276家企业中,有68家认为“非常有必要”,199家企业认为“有必要”,4家企业认为“没必要”,5家企业认为“无所谓”。[6]这些数据一方面充分显示了供需双方对开展工程伦理教育迫切性的一致认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仍然要持续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工程伦理教育必要性的深层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建设。工程伦理教育是把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要求融入工程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未来工程师职业伦理的重要手段,各级教育部门与学校领导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帮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加大相关的资源投入力度。工程伦理教育是一项系统与复杂的工作,属于比较抽象的思想教育课程,欲想取得实效,就要更新教学方式与手段,从传统的课堂讲述转向形象生动的电化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案例库的建设,既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基础,又是一项费时费力耗资金的工作,电化与网络教学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工科学生要争取机会更多参与到一些真实的工程实践中去体验和解决伦理问题,这也需要相关资源的支持。因此,工程伦理教学需要高校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持续的经费投入。

教材建设是高校的一项基本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随着2018年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等8类,教材建设也要随之适应改革需要,对于工程伦理教材可以细化为相应的大类,同时要把提高教材质量作为教材建设的核心。

重要与难教的课程需要更加优秀的师资。高校要倡导和鼓励有想法、有意愿的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开设工程伦理课程,并选派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工程伦理课程师资培训。同时,对于从事工程伦理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深入企业与工程项目中进行挂职锻炼与兼职给予相关支持,为高校工程伦理教育教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7]

(二)加大师资力量整合,推动跨学科合作

我国高校拥有诸多知名的科技哲学和伦理学专家,应当着力推动这些专家学者积极关注工程伦理教育。一方面,可以聘请这些专家学者作为工程伦理课程的高级顾问,由学校的师资培训部门邀请他们对工科院系的相关教师开展伦理学知识培训。同时,还应着力推动教师间的跨学科合作,探讨跨院系共同开设工程伦理相关课程的可行性。例如,清华大学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与教学中,各模块教学由校内外不同的师资协同完成。第一模块工程伦理学基础知识的通识教育由工程伦理专业教师负责,第二模块结合具体工程学科特点的伦理教学由工科院系教师负责,第三模块工程伦理研究与应用的前沿问题邀请著名专家讲座。[1]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对于提高工程伦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探索工程伦理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一方面能够弥补工程伦理课程教师数量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切实推动工程伦理多学科融合发展。但是,这种协同开设工程伦理课程的工作,不是单个学院能够胜任的,需要学校领导及相关主管部门承担起牵头整合的责任。

师资整合协同开设工程伦理教育课程,还可以跨学校与跨行业进行。特别是邀请企业和行业协会人士加入工程伦理授课教师队伍。因为工程伦理的推动仅仅依靠大学是无法完成的,而工程伦理生态环境的塑造,行业企业应承担更大的责任。请外部专家从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角度让学校与学生认识到工程伦理对行业企业的重要作用。通过与相关各方的合作来共同把好未来工程科技人员走向社会、从事职业发展的入口关。

(三)扩大学生受益范围,实现教育全覆盖

高校应该积极地探索如何使有限的工程伦理课程面向更广大的学生群体,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受益机会。目前《工程伦理》公共必修课教育教学的开展针对的是研究生层面,《工程伦理》教材也仅被定位为面向全国的工科研究生。其实,学习工程伦理知识不应区分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应当从学生进入工程及相关学科学习领域之时,就强化工程伦理素质的养成,更不应给学生造成工程伦理知识只是一门课的印象。工科院校在高度重视工程伦理教育的同时,应推广落实在本科生教学方案的计划与实施上。例如,面对工程伦理授课师资少与扩大学生受教面的矛盾问题,浙江大学在教学中采用大班(120~300人)授课和小班(不超过30人)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和讨论各占一半,由助教主持小班讨论,在大班进行汇报。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到了工程伦理教育,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对工程伦理问题的思辨,大大提高了授课效果。

(四)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营造全方位氛围

课堂讲授是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只有调动多种教育形式与手段,才能形成完整有效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比如在高校中相当活跃的讲座形式,对于一些难以在短期内建立工程伦理师资队伍的高校,无疑是很好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方式。清华大学邀请曾任美国工程伦理协会主席的Philip Chmielewski教授到访并举办《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及责任意识的培育》讲座,既丰富了校园伦理文化氛围,也为对工程伦理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学习机会。化学工程系教授赵劲松在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中,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调查了解并推动家乡重点排污单位的环境信息公开,在这里采用了“走出课堂”的方式来锻炼学生们的工程伦理实践能力。很多学生反映,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不是坐而论道泛泛谈工程伦理,而是设身处地把所学知识运用起来真正去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虽然是一件小事情,但为自己家乡做了贡献,感到很有成就感,同时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的工程伦理教育也有值得借鉴的特点。华东理工大学开拓了移动课堂教学的新方式,即将课堂移动到企业实践现场。如在环境工程的教学中将课堂移动到某精细化工企业,让学生现场参观废气治理设施,企业工程师着重介绍设计的理念、决策中的困难(经济与投诉降低的平衡决策)与最终的社会效益分析。[8]福建工程学院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工程伦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探索了培育创新人才的新方法。[4]华东理工大学的工科学生毕业时,要举行毕业入行宣誓活动,誓词中包括要恪守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通过工程师宣誓这种形式,让每个宣誓者把誓言里的每个字都当真,并且让每句誓言都成真。

综上所述,工程伦理教育,既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叉与融合的教育,体现了高校全面发展教育的深入和拓展;又着力于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高校理工科学生培养目标本身的要求。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丛杭青教授、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系主任赵劲松教授和研究生院培养办王钰副主任、河海大学董增川副校长和研究生基地办刘平雷主任接受访谈,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伦理工程课程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