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漠化治理的战略再思考

2020-02-25王珺

山西农经 2020年22期
关键词:沙化荒漠荒漠化

□王珺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

1 我国荒漠化的严峻形势和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20%,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为主的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8个县(旗、市、区)[1]。其中,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10.75万km2,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0.70%,形势严峻;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2.63万km2,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93%,可见风蚀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土地沙化形势不容乐观,截至2014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约为172.1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7.93%,分布在除上海、台湾、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920个县(旗、市、区)。

目前,我国有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重度缺水,有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极度缺水[2]。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局部水源匮乏的驱动下,未来荒漠化和沙化问题将日益严重,并持续威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安全。

现阶段,虽然我国生态治理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土地荒漠化、沙化的严酷现实不容回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国具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为30.03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13%。

(2)与2009年相比,轻度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增加了8.36万km2,荒漠化土地治理任重而道远。

(3)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受气候条件限制,恢复周期长、稳定性差、脆化逆变风险大。

(4)人类活动对荒漠生境的负面影响尚未根除,对自然资源的超载破坏仍有发生。

(5)极端天气和气象灾害频发,得到治理的土地重新荒漠化和沙化的风险依然存在。

(6)第四纪晚全新世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土地的结构和组成、物理性状及化学组分发生变化,促进了荒漠沙化的持续蔓延。

(7)前期的荒漠治理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顾点而失面,不利于生态治理的深入、科学、协调、持续开展。

(8)防沙治沙方案较为单一,方式方法基本相同,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态地质环境。

(9)管理职责不到位,缺乏地区间的统筹协调。

(10)简单的移民政策缺乏后续支持,在退出生态恶化环境的同时,可能造成移入地区的生态恶化,且移民成本在不断攀升。

(11)长期科研投入很大,但真正取得的成果数量与质量却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真正能付诸于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能有效遏制荒漠化进程并能大面积推广和系统性应用的成果数量甚少。

(12)缺乏专业人才,尤其缺乏能走进艰苦地区的稳定的高素质研究人员队伍。

(13)前期的治理工作大多是在交通便利和水源充足的绿洲边缘开展,未来的治理工作必须向荒漠化核心地带进军,任务艰巨、困难重重。

(14)缺乏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和评价,缺乏水生态尤其是地下水的调查和规划,简单传统的防护林措施面临严重的生态考验。

(15)任务日益繁重的治荒治沙工作所需的专项资金缺口日益加大。

由此可见,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仍是现阶段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制约生态资源供给、阻碍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因此,治荒固沙是改善生态、造福沙区百姓的为民谋福的务实之举,更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基础的笃行之为。

治理土地荒漠化,必须以人为本、真抓实干、积微成大;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尊重自然变化规律,依靠群众,引领群众;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依靠改革;必须立足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着眼全球气候变化,从而不断增强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2 荒漠化治理的建议和思考

2.1 加强政府领导和组织协调,保证治理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1)继续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契机,将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到统筹荒漠区域生态治理过程中,科学谋划,陟遐自迩,不断推进和深化,不断加大人力和财力的双引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集合社会优势资源,为实现生态治理的目标提供保障。

(2)各级地方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两山”理论,求真务实,不忘初心,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改善民生是民之所望,亦是施政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4]。各级地方政府要担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使命,持续推进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深入实施防沙固沙、减灾减害、荒漠化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夯实生态基础,筑牢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安全,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生态经济,开拓生态富民,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贡献。

(3)要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发挥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传统物种优势,鼓励发展荒漠地区乡土经济,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坚持走生态化、知识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农牧业、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以科技为先导的生态绿色、节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加强法制宣传和思想教育,构建生态伦理,凝聚全社会的生态共识,汇集生态文明的建设合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互利发展。

(4)打造政府引导、企业跟进、群众参与、多元融合、多头共赢的综合治理模式。打破原有的区域条块分割、部门各自为政、资金分散使用的治理模式,按照“投资者得其利、治理者受其益”的原则,通过产权、投资等杠杆,调动社会力量投入荒漠化治理。完善土地、财税政策,引导金融支持,保护治理者的合法权益,打造荒漠化治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带动等措施,培育一批沙产业和现代农牧业的龙头企业。培育、引进特色经济作物,治理盐碱、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发展特色中草药种植和深加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依托沙漠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多赢。

(5)荒漠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无疑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当地群众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和生态之要。这就要求按照“宜荒则荒、宜治则治、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严格遵循荒漠地区有限开发利用土地的管理制度,谨慎划定土地管理的数量红线、质量红线和生态红线,严格总量控制,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以划定生态用地的质量红线为抓手,坚持“规划治荒、集约治荒、生态治荒、科技治荒、依法治荒”,实现固碳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全面加强荒漠区域现有耕地资源的监控和管理,实施生态休耕、免耕和少耕等保护性农业耕作制度,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应用系统工程学优化原则尝试开发洪涝农业,全面提升荒漠地区农业生产的减灾稳产能力,不断创新农业工程、生物、农艺等技术手段,为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服务。

(6)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继续推进风蚀沙化区内的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的退耕还林。重点建设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培育好、管理好现有的防护林,推进中、幼龄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调整、优化林分结构,不断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建立和巩固以植被恢复为紧要的荒漠生态安全体系。保护现有植被,通过人工培育逐步恢复荒漠地区的林草植被,推广旱作节水技术,节约生态用水,因地制宜,固沙治荒。不躁不冒,科学有序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现阶段不具有治理修复条件的沙化、荒漠化土地实施封禁,对柴达木、藏西等高原、高寒沙地,以及风蚀沙化地带、沙漠边缘地带、绿洲过渡带中暂时不具备治理条件的地区,严禁开发和进行农牧业生产,要实行封禁保护。加强生态治理持续投入,有效遏制沙暴和尘霾对民众生命健康的危害。

(7)荒漠和沙化等生态脆弱区应革新传统生产理念,优先发展低碳农业技术,着力推广节能化、无害化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大力开展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逐步普及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开发太阳能、风能、微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推广测土施肥技术和生态沼液技术,发展林菌、林牧、林药、林草等复合农林经济,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坚持走集约、高产、高效、环保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2.2 着力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夯实荒漠化治理的科技基础

(1)深入探求荒漠问题的生态地质科学解决途径,指导荒漠的水土、植被治理与生态灾害综合防治,促进荒漠治理的集中投入和有序深化,发挥荒漠治理的规模效益。研究荒漠区水土资源与环境演化规律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建立土壤侵蚀综合防治理论和技术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风蚀预测预报技术,服务于沙区的生态安全预警和生态治理规划。研发荒漠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条件和技术,研究沙区植被潜力、稳定性维持机制,科学指导退化生态区的植被恢复建设和水土保持治理。研究荒漠区植被的营造、更新改造与综合利用技术,生物能源物种的筛选与水土保持栽培管理技术,经济与生态兼营型林、灌、草种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绿洲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固土防沙,涵养水源,治理盐碱,富集土壤。研究降雨地表径流调控、蓄积与高效利用技术,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合理调配水土资源。针对防沙治沙工程树种单一、人工群落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开展荒漠化地区植物材料选育与扩繁技术研究,筛选出一批适合地方防沙治沙工程要求的抗旱、抗寒、耐碱、耐盐的新型植物材料。加速风沙灾害监测网络的建设,加强生态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建立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和复杂巨系统理论的荒漠化生态灾害的检测预警体系,开展沙生灾害和荒漠化生态灾变的致灾机理和演变规律研究,加强灾变的早期预警技术、自然灾害的级联演化效应和衍生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灾害发展和风险评估等研究,重点加强荒漠化地区灾害风险区划、应急管理措施和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

(2)遵循生态地质地带性分异规律和自然植被演替规律,本着水土保持优先、主动修复和被动适应相互协调的原则,构建顺应生态地质环境条件的荒漠修复和重建模式。依据适地适树原则、水资源条件及生态功能需要,选择与搭配物种资源。采用水土保持和集水旱作技术,布局植被建植。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促生,不断改善生境条件。

(3)全面推进荒漠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促进生态综合治理的科学化和精准化。努力建设荒漠区生态地质、水文、植被、气候计量监测基础数据库和参数模型库,打造智慧生态管护系统。加强技术标准规范建设,建立健全荒漠生态治理技术制度体系。积极探索政策创新研究,努力构建荒漠生态治理政策支撑体系。

(4)培植治沙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具有良好技术基础的优势企业(集团),以项目为依托,以产品为龙头,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充分挖掘现有研究力量和成果储备。产、学、研相结合,建设若干个治沙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速成果转化,促进自主创新,完善社会化治沙的基础科技支撑体系。

(5)持续稳定增加荒漠化治理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体系。继续保持公共财政对荒漠治理科技投入的稳步增长,进一步落实荒漠生态治理重点工程科技支撑经费,坚持经费、项目、责任、监督、评价“五到位”,切实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在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同时,依靠财政支持设立荒漠治理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相关行业开展应急性、前瞻性、基础性科研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和鼓励吸纳社会资源创立各类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自主选题开展研发。不断发挥企业在技术开发和研究投入中的主体作用,以荒漠化治理的关键技术集成和重大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市场化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社会资本投入。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下,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在政府提供的荒漠化治理政策体系和沙产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促进防沙治沙科技企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引导科技和资本的深入融合,助力荒漠化治理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6)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综合成效。加强科技攻坚,打造“基础—应用—产业”三级完备的荒漠化治理技术体系,建立健全荒漠化防治的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制度,加快创新技术成果的示范与推广,推动荒漠化治理技术的转移和转化。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鼓励公益性的技术推广机构和经营性的科技服务组织融合发展,拓宽技术服务渠道,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尤其是农牧民的培训,把“生于斯、长于斯”的基层民众培养成治荒治沙的生力军,打造“顶天立地”的科技研发和产业服务新格局。

2.3 科学有序发展沙产业,打造区域循环经济新格局

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既是推动沙区经济发展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需要,又是持续拉动沙区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从国土安全战略大局出发,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改善生态和惠济民生为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领,在全面保护荒漠区和沙漠区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重实重效,在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利用的允许限度内,适度开发土地资源,适度发展生态资源产业,适度开展绿色农牧业建设,适度完善精深加工和环保物流等产业链。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紧密依托科技进步,不断增强区域竞争优势。推进资源培育基地化、生产经营规模化和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探索“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形成产业,对接市场,创造财富,造福百姓”[5]具有地域特色的治沙富民新模式,打造生态安全、节约高效、绿色可持续、富有区域特色的沙产业发展新格局。

(1)在荒漠区,以恢复植被、固土防沙、涵养水源、改善气候为建设目标,引进、驯化和推广特色经济作物,发展品性优良的饲药兼用植物的适度规模种植和深度加工。推动灌木、半灌木饲料产业的适度规模发展,推进饲料林和饲草地建设,研究和选育良种,适度发展生态畜牧业。

(2)在农牧交错带,以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生态治理成果为建设目标,积极发展节水灌溉林业和旱作生态林业。研究功能型林草技术,在生态林稳步建设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消耗少、抗逆能力强、产出效益高的经济林、果木花卉、药用植物等种植业,适度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促进增产增收。

(3)在绿洲边缘,大力发展能源林、灌木产业,推动平茬枝条的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和灌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木本油料植物的种植和生物柴油等产业的发展。

(4)在城镇周边和流域谷地,坚持治理和开发并重,以增加生态脆弱区产品供给为目标,推进沙化土壤的生态改良和合理利用,鼓励规模种植和集约开发,通过林、草、果、药等资源种植的统筹优化和深度发展,推进生态环境的持续修复。引入绿色高效的设施农业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态农产品的同时,有序发展观光农业。

2.4 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荒漠化治理能力

本着平等合作、互利双赢的原则,与以色列等国家建立荒漠化治理技术创新和沙产业综合开发的战略合作,着力建设荒漠化治理科技合作创新平台和高原沙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通过引入以色列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高地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创新、创业、创富”的荒漠治理生态文明先行区。

2.5 健全法制体系,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出台生态建设和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条例和制度,研究设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产账户和地区生态系统总产值(GEP)的新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取消传统的生产总值考核指标,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实行荒漠化防治首长负责制,从政治高度深入落实治理目标。

推行荒漠化土地地区基层政府防沙治沙的沙长负责制和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土地荒漠化治理的激励和问责机制,奖拔公心,果刑信赏[6-7]。

2.6 出台荒漠治理就业计划,吸引有志青年从事生态建设

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宣传引导,落实资金支持,做好科技扶助,提供就业环境,吸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从事荒漠生态治理和沙产业开发工作,尽快提高荒漠地区基层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基层人才队伍的更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缓解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推动生态治理工作的持续高效开展,培植新兴产业,壮大地方经济,筑牢美丽中国的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猜你喜欢

沙化荒漠荒漠化
2.82亿亩
向荒漠宣战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荒漠生态系统的演变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荒漠水塘
荒漠之路上的三首情歌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