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图书馆应用AI技术的研究综述

2020-02-25邹韶光

卷宗 2020年30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

邹韶光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1 引言

2017年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发布的《2017年地平线报告:图书馆版》,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看作是未来几年将对图书馆产生深刻影响的技术。2019年,在长沙开幕的中国图书馆学会(Library Society of China,LSC)第二届城市图书馆学术论坛暨“书香长沙·2019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诸多参会学者、专家对“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义图书馆、图书馆员和图书馆学”这一主题兴趣浓厚并发表报告。

目前,AI的定义较为空泛,非专业领域普遍认可与AI相关的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算法、物联网、智能识别、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高新技术[1]。

近年图书馆学术界对AI技术的应用探讨愈发火热,有关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由于未成体系,容易存在涉及层次、研究方向和研究侧重点等差异,对系列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有利于后续深入探究,具备一定必要性。

2 “云”技术

浦洁(2018)指出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还存在基础设施架构成本高、信息资源储存技术能力不足和资源共享效率低等问题,云计算则具有解决上述问题的优势,并提出数字图书馆云储存架构与云服务模型[2]。刘咏梅(2019)概述了云计算的两个主要组成要素是软件和硬件;云计算的特征有面向服务、低成本、资源与服务的共享和其他(如网络访问,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虚拟化、安全性、弹性化、可靠性等)重要特征。提出图书馆中云计算的服务模式: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统一搜索服务、实时访问服务、知识服务和全民服务五个模式。指出图书馆应用云计算具有投资小、效益高、风险低安全性高、易访问和虚拟化等优势[3]。

3 “大数据”技术

康存辉与操菊华(2019)指出大数据可以满足图书馆资源精准化建设、读者精准化阅读需求、图书馆服务过程精准化控制和服务效果精准化评价四个方面的诉求,并提出构建大数据资源共同体、完善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机制、引入分众化与差异化理论和通过画像模式,精准评价服务效果四个对策[4]。侯俊生(2019)通过概述大数据的意义和构建图书馆大数据应用可行性分析指出图书馆在大数据影响的发展方向,并从人员、设备、建设和服务四个方面相应提出提高人员素质、满足硬件要求、构建大数据建设、改变服务观念和创新服务模式等策略[5]。

4 物联网技术

许晶宇与祝森生(2015)指出国内的图书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现状,大都局限于用RFID的基本功能,对RFID应用的潜能挖掘的还不够,特别是应用WiFi技术、Zigbee节点、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技术,对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总体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同时还指出图书馆的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与协调机制不健全;智能图书馆的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存在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问题;缺乏成熟商业模式,成本相对较高;缺乏健全的政策和立法支持等[6]。步宏婕与王茜(2018)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这是构建馆际互借智能化的技术核心,其中云计算又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7]。

5 智能机器人技术

李佩蓉与解解等人(2018)先分析高校图书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可行性,再提出相应的系统结构与功能,然后实现其算法并实验,最后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识别准确精度符合需求[8]。鲍劼与宋迎法等人(2018)通过设计与实现,提出图书馆智能机器人应当满足信息播报、语言互动、智能咨询、路线引导和屏幕显示系统等功能需求,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语言识别及合成、图书馆语言知识库、四元麦克风阵列技术和基于语音识别的运动控制。但最终还存在图书馆语音知识库的进一步完善,图书馆语音知识库的语义切分、机器人深度学习的能力,机器人行为控制等问题[9]。覃显晶与王祥伟等人(2019)先通过文献调查指出目前图书馆机器人存在不足:一是图书馆专业语料库的缺乏且不能动态自动更新,二是解答的准确性低;再通过对系统地设计与实现,进行测试与评价,得出智能咨询机器人具有便捷、智能、友好等特性,它能够提高图书馆实时咨询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延长服务时间,减轻咨询馆员的压力等结论。同时指出还存在功能不完善、操作繁琐与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10]。

6 3D打印技术

周文举(2015)概述了国内外图书馆3D打印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提出图书馆引用3D技术具有为读者搭建创意的平台、激发读者创意潜力、全民科普和推进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意义。还指出图书馆开通3D打印服务,设备、空间、专业人员是缺一不可的三要素[11]。赖永忠(2017)则通过对多伦多大学图书馆3D打印技术的应用经验与启示,结合我国现状针对提出要重视完善政策设计,加强版权管理、从供给侧发力、优化资源配置和构建导航专栏、提供深度支持三个方面[12]。

7 虚拟现实(VR)技术

陆和建与张晗(2017)通过对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VR技术的情况调研指出VR技术已经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辅助手段融入美国图书馆的日常业务中,在场景建设、智能导航等方面有所应用。而在我国图书馆,此方面应用还有不受重视、普及度不高、内容单一、创新性不强、成本昂贵和不注重开发等不足,且我国图书馆应用VR技术比较常见的形式是场景建设里的漫游导览、馆前培训和数字资源建设[13]。聂磊(2019)指出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包含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技术、AI技术、仿真技术、多传感器技术、并行处理技术等多种现代高新科技技术,它模拟人的多种感官功能,使人沉浸在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环境中,同时通过自然语言进行实时的人机交互,最终为使用者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化的多维信息空间。并提出支撑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技术会从原有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扩展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另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将为图书馆产生可喜效益[14]。

8 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可喜地是随着图书馆界对AI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探究,相关研究成果愈发丰富、研究的涉及范围日益广泛、研究的技术层次日渐深入;诸多实践反馈表明,AI在丰富图书馆技术体系、重塑图书馆业务和开拓新服务场景等方面,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其次,诸多研究也指出图书馆在技术应用深入层面,存在跨领域,需要完善政策与完善管理制度、融入日常业务及创新性不足等衍生问题。再次,图书馆还要迎接因引进AI技术产品所带来的风险挑战,如成本投入过高、存在技术壁垒和人才团队培养与建设困难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图书馆界齐心合力去探究、去解决。最后,笔者认为,看待事物的本质非常重要,对图书馆界来说AI只是具备必要性、可行性与技术优越性的工具,图书馆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再进行相关 建设。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