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时期,两会报道的“变”与“不变”
——检察日报社编委会两会报道策划工作始末

2020-02-25张灿灿

法治新闻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策划代表

■张灿灿

2020 年两会已经落下帷幕,报社的两会报道工作也圆满完成。这个圆满,从表面上看,是最高检工作报告再创新高的胜利结果给予所有幕后参与者的肯定;从深层次看,更是中检报业集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自我提高。

尽管在两会开始前或许有人心存疑虑,忐忑特殊采访方式下的报道效果如何,但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形势下,我们的内容生产能力不降反升,影响力也肉眼可见地急剧攀升,背后付出的努力可见一斑。作为编委会会议的记录者,笔者见证了报社编委会如何将两会报道方案推倒重来,从零开始,一个报纸栏目、一条新媒体作品地策划、反复打磨,直至形成最终执行版本,顺利在两会期间的新闻报道中突出重围;也看到了人力资源优化、技术设备更新升级如何产生可观可感的积极作用。

人还是去年参与两会的那些人,核心任务也依然是服务最高检工作报告顺利通过,但是在策划思想、整体布局、执行架构等众多环节上,今年的两会报道已与去年截然不同。

九次编委会,次次都研究“两会”

从年初到5月下旬全国两会开幕,报社编委会共组织召开了九次编委会会议,其中包括几十名两会报道骨干共同参与的大型会议,疫情防控最吃劲时连续召开的几场视频会等等。每次会议无论议题是什么,最终总会落脚到两会报道上,讨论的成果也落脚在如何惠及报道效果上。这是报社始终如一的工作重点,也是良好的研讨习惯——服务两会是年度最重大任务,最高业务水平也应该在此时毫不保留地展现。

实际上,庚子年春节放假前两天,报社2020 年全国两会报道方案已经经过几轮研究,完成了最后一轮修改,即将进入最终的审定环节,计划于春节假期后走完最后审核程序并投入执行。疫情突如其来,完全打破报道计划,这份方案也被迫搁浅。

节后报纸恢复出版不久,报社编委会立即召开了视频会议,对报社当下的新闻宣传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这也是之后一段时间战“疫”报道得以顺利开展并佳作频出的前提),并着手对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两会报道重新谋划。虽然事后回头看,那时距离全国两会召开还有三个多月时间,似乎并不用十分着急,但当时编委会仍然对两会报道提出了诸多切实要求,如充分考虑两会铺垫与战“疫”报道的衔接问题,提前思考今年两会特殊情况,在采访方式、报道内容、策划重点等方面做好准备。此后的数次会议中,“战时状态”被反复提及,可以说两会开幕的一个季度前,报社已经将会中报道紧张有序的氛围营造起来了,这也体现了报社多年来不变的态度——为两会,不惜力。

两会报道无论如何花式出新,出发点无外乎报道好、宣传好最高检党组和检察机关各项工作,为最高检工作报告营造良好氛围,落脚点也无非是让代表委员了解、理解、认可检察工作。因此,针对如何落实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布置的35 篇两会报道重点选题,以及策划好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报社编委会召开了几次扩大会议,邀请一线编辑记者与编委们深入探讨,从检察宣传的新闻性与专业性如何兼顾,到两会重点选题的采写细节、行文风格,再到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如何前置等等,大大小小的问题都经过多轮激烈讨论,有分歧、有共识,最终都融入两会报道计划中。两会前,绝大多数重点选题打磨成型,几乎可以集结成册的重磅深度作品为会中报道备足了“子弹”;总编室与《声音周刊》编辑部梳理了未采访过的代表700 余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约稿、建立联系;全媒体采编中心2月中旬已将代表团报道任务分配到人,由记者联系,即日起开始采访。正义网新媒体和影视中心的各项策划也赶在会前制作完毕一批形式丰富的视频、动画、游戏作品。在编委会的强力督促下,各采编业务蓄势待发。

既被动又主动地转移主战场

尽管万变不离其宗,但现实情况令计划不得不作出颠覆性改变。5月上旬,两会召开时间确认,随之而来的是特殊的两会报道安排。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是:记者无法上会进行现场采访,只能通过互联网或电话等非直接接触方式采访代表委员,报纸也无法送达代表委员驻地。这样的防控措施将造成我们的报纸无法抵达两会最重要的读者——前来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

“代表是第一读者”,这点毋庸置疑。如何解决到达问题,成了彼时的第一难点。但困扰的时间并没有延续多久,得益于今年以来编委会多次研讨内容建设和改版改革的成果,一个重大的决定很快作出——把两会报道主战场转移到新媒体上来。

代管报社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潘毅琴来调研指导工作时指出,融媒体、新媒体是未来的方向,要毫不犹豫地去改革。对我们来说,疫情无非让新媒体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验证,也迫使我们主动加速了这股发展势头。作出转移报道主阵地的决定,既是对当下形势的最好回应,也早就在今年以来多次进行的改革大讨论中有迹可循,不失为名为被动实为主动的选择。

把新媒体作为两会报道主阵地后,报社编委会召开了两会报道务虚会,着重聚焦怎么采、采什么和怎么推三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经过深入讨论,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一是全员出动。两会采访要以15 个上会记者为主,同时坚持前后方联动、全员发动,尽最大努力联络最多的代表。二是统一指挥,把代表信息统一报到前方汇总,提前制定详细的发稿计划,同时根据会中情况随时调整。三是善于借势,借助各方力量来实现最佳宣传效果。充分利用《声音周刊》的代表资源,借助最高检各厅的力量来实现与代表委员更大范围的联络,还可调动各地记者站的力量与代表委员实现紧密联系。四是强化信息整合。要注重代表本人的分享度,梳理代表自媒体中的法治、检察内容进行整合发布,同时充分发挥舆情监测作用,对发现的涉检内容进行二次加工,提高新闻产品的深度加工能力。

报社编委会还对新媒体各部门提出了硬性要求:“稳进、落实、提升”,要做出爆款作品,打造出代表满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质传播内容。选题策划上要精益求精,各团队都策划出现象级作品。

彼时“压力山大”的任务,然而在会后总结时却发现并非难事,今年两会中频频涌现爆款新媒体作品,几个现象级作品也为检察机关刷足了存在感和影响力。这也证明了,编委会针对两会报道的策划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媒体融合、技术支撑背后是改革成果

主战场上的胜利也并非单纯依靠报道理念和采访策略的转变就一蹴而就。在“备战”期间,机构调整、设备更新、技术升级等方面的工作先行一步,也默默为两会报道的成功提前构筑了坚实的保障。

在两会开幕前一个月,报社编委会听取并研讨了两会融媒体中心运行方案,随后启动了融媒体报道运行机制。这既是为下一阶段报社改革做的一个热身,也是一个小体量但全方位的练兵。两会融媒体中心投入了大量人力、技术、设备、场地等,特别是集结了报社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和最优质的硬件软件资源保障,实现了办公区域整合、人员集中办公和采编平台改版升级。在运行机制设置上,精心设计了三层架构,第一层为指挥调度,第二层为策划部,第三层为要闻部、采访部、视觉部、制作部,实现了更高效的扁平化管理。融媒体中心成功破解了长期困扰各采编业务部门的稿件共享问题,建立统一的“稿件池”,搭建了两会报道的“检察通讯社”,将文字、图片、视频等新闻产品全部呈现在“稿件池”中,供决策者调度安排,实现一次采集、多平台分发。

鉴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报社在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更新上倾注了大量精力,做了最充分的准备。科技装备将记者编辑武装到牙齿,让两会融媒体宣传如虎添翼。“皓丽超级会议平板”实现高清大屏、触摸书写、多屏互动、远程会议等6 合1 功能,“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实时将语音转化为文字,5G 无线路由器令视频传输速度如飞,融媒体科技装备大大提高了记者和编辑的工作质效。

经过一个月的“试水”以及在运行中及时的调整完善,拥有策、采、编、审全流程管理和系统化统筹功能的检察日报“中央厨房”初具雏形,并在两会报道中大放异彩。它能根据报纸、网站、“两微一端一抖”等不同平台特点,生产、加工和包装出各具特色的两会新闻产品,通过在报纸稿件后链接新媒体作品二维码等方式,拓展内容空间,实现报网融合,给读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媒体融合迈上新台阶”,这是报社同仁参与今年两会报道后的一致感受;顺应时代、顺应改革、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再一次向所有人重申。

“圆满不代表完美”。此次两会报道工作有得有失,距离最高检领导“挖掘潜力,追求极致”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即使不能给出权威定义是否实现了内容生产质的飞跃,团结一心、积极创新的局面已经形成。有理由期待,经历今年改版改革的报社,有能力在明年两会中创造一个内容生产的黄金时代。

猜你喜欢

策划代表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老代表战“疫”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