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时代美编的创新发展

2020-02-25肖婕妤

法治新闻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字美术素养

■肖婕妤

在当前新媒体背景下,媒体形式的不断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其在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以及审美品位等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变革,这为新媒体美编带来了发展机遇。新媒体美编工作主要通过对信息内容进行排版与设计,提升界面的艺术性与可视性,帮助读者更好地获取新闻信息,提升受众的阅读体验,对于培养新闻受众信息获取习惯、提升阅读的愉悦性具有重要作用。

新媒体美编的定位

美术编辑是采用美术技法,根据视觉规律,对信息元素进行组织、加工并优化的编辑过程,具有艺术、技术和编辑记录三重属性。

在传统媒体中,美术编辑一般指进行出版物封面装帧设计、插图、画册的编辑人员。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美术编辑的工作逐渐扩展至对媒体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装帧设计,制作视频和音频。美术编辑的职业身份与文字编辑、技术支持等媒体部门越来越密不可分并彼此渗透。在新媒体时代,美术编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媒体内容的制作上,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视觉服务,满足更多媒体信息接收者的需求。

新媒体美编的功能与作用

1.通过多样化的视觉设计正确传达信息,给予受众良好的阅读体验

平面媒体中,美术编辑通过自己对文字、图片的理解,依据视觉原理,运用美术技法,将文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版面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画面美观。在新媒体中,美编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随着受众获取新闻信息方式的多样化,移动端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想要吸引用户眼球、提高点击率,视觉设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当下,信息的传播方式由传统单一模式变成了互动模式。作为美术编辑,需运用丰富的表达技巧和美术元素合理安排界面,在优化视觉形象的同时给受众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

以工人日报客户端推送为例。客户端最吸引受众眼球的头条Banner 图(横幅广告)需特别突出。Banner图标题的字体、字号、颜色搭配必须好好斟酌设计。Banner图选用的底图分为新闻图片及根据新闻内容自配的非新闻图片。新闻摄影图片往往无需过多设计,只需要保留最有效的画面,根据画面长宽比例做适当裁剪就可以了;非新闻图片则需要视觉冲击力强、构图巧妙、趣味性强。最后配上美编精心设计的标题,形成完整的Banner图,在瀑布式的信息流中抓住用户视线。

客户端新闻内页的视觉呈现同样有讲究。美编在设计的时候和文字编辑约定好每行的字数,控制在24 字以内,这样阅读起来非常轻松,且可以表现出作者条理清楚、逻辑清晰。字体选用易读性强的黑体,小标题加粗变色,这样信息层次更分明,秩序感更强。

微博比客户端推送有着更多的表现形式。配图可以一张、两张或者九张九宫格,还可以配长图等。如果是一张,选构完整、视觉冲击力强的图即可;如果需要多张小图组成九宫格,则要考虑图片的风格统一和指向性,如八张小图都指向中间(第5 张)的图,这样能突出主题。每到法定节假日,如春节、国庆节等,或有特殊含义的日子,如国庆70 周年当日、5 · 12 汶川地震纪念日等,工人日报微博会设计9张九宫格图片或视觉冲击力强的单张海报,配合简短的文字发微博,既传递了新闻信息,又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丰富的视觉设计和科学的排版,能够使呈现的信息吸引读者的眼球,强化读者的阅读印象。美编通过将信息可视化,形象地完成新闻的传播和表达。

2.运用可视化图表,让新闻“活”起来

在追求新闻可读性和新闻可视化的大背景下,合理运用图表进行新闻解读、数据展示、情景再现,对于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亲和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版面无新闻照片可用,或者单独用新闻照片无法充分表达报道主题的情况下,图表的优势便愈加凸显。

近年来,图表的使用数量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制作水准不断提升,在新闻报道中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为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报道创新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在新闻报道中合理使用图表,既能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又能起到对相关报道主题进行解读和深化的功能。

文字报道中一些繁琐的数字信息、流程描述等重要信息,往往隐藏于繁复的文字之中,经常会对读者的阅读造成障碍。对这些信息提炼并制作图表,可以对隐性信息进行显性描述,让读者直观了解报道主旨和意图。今年4月,工人日报客户端发布的图表《可以离鄂的湖北健康码长啥样?如何管理?一图了解》,其中的文字信息散落在1000 多字的文字报道中,单靠读者从文字中去寻找并加以比较,显然比较费时费力,而用图表的形式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之后,增强了可读性,提升了传播力。

新媒体环境下美术编辑文化素养的提升

1.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在新闻出版大力发展的今天,美术设计已然是创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在做好设计创意的同时,美术编辑必须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美编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是画画、照片拍摄、设计等一些专业的艺术技能,在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美术编辑还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对自身的眼界和视野进行开拓,培养广泛的兴趣。

一方面,可以从自身的专业出发,关注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对其中所蕴含的设计技巧和设计方法进行把握和借鉴。应该突破专业知识的限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拓展。另一方面,美术编辑在进行作品的编辑时,要注重文字与图像的相辅相成,提高自身的文字理解能力,了解文字的内涵与图画之间的联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对作品的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有宏观的了解。通过文化学习,掌握艺术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掌握不同艺术元素的历史背景。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艺术知识,才能全方面地了解艺术元素,提升内在的艺术素养,进而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2.创新、优化审美理念与艺术素养

审美能力是美术编辑的核心素养。在实际工作中,美编要善于对图像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找出其文化内涵,进而进行创新。在日常工作中,美术编辑要打破自身固有的认知观,不仅要对优秀的传统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感悟,还要留意当下流行的审美观点,揣摩大众的审美心理,编辑的作品要紧跟时代。

传统媒体中,读者关注文字内容大于其版面设计。眼下,新闻、信息的获取方式倾向于快节奏。用户不仅仅满足文字,还更关注图画和影像。这对美术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编辑要从多维度对作品进行设计,从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寻找灵感。注重信息的融合与创新,学习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升审美的多样性、表现的丰富性。

3.培养美术编辑的个性化设计素养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在设计方面注重个性化,如果美术编辑模仿他人设计,或者随波逐流,就很难利用个性化的作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严重影响新媒体作品的文化品位。

在具体工作中,美术编辑不仅要理解出版物的内容,还要挖掘自身的文化潜力,通过自己的艺术技巧,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找到具有个性化编辑设计的方式。应该厚植自己的文化底蕴,明确自身的艺术风格,熟练掌握各种艺术设计技巧,将创意和想法转变为艺术作品,形成良好艺术风格,满足新媒体时代下对美术编辑所提出的要求。

结 语

在信息碎片化、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发生了深刻改变,媒体的类型和内容也更加丰富。新媒体美编不仅是美化界面的工作者,同时也是新闻信息的传递者。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美编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应该做好自身角色的定位,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要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变化;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文化素养,打造新媒体时代媒体的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文字美术素养
文字的前世今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热爱与坚持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