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多校区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校区干部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一、绪论

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国家教育方针的引导,高校开始驶入了扩招的轨道。在1999—2007年间,我国高校每年的扩招人数均保持在40万以上,8年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3%。[1]高校扩招有其积极利好的一面,但扩招也不可避免会带来“阵痛”,其中大多数高校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难以满足扩招所产生的种种需求。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不得不增设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在土地资源有限的约束下,许多学校只能就近选新址设立新的校区,有的学校甚至因为资金困难的关系,不得不选择在异地的偏远地区建立新校区。多校区办学从物理空间上加大了办学规模,解决了硬件设备不足的问题,然而它也因而带来了新的难题。

一般认为,中国多校区高校可分为合并型多校区高校、扩建型多校区高校、混合型多校区高校三种类型。[2]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扩建型多校区高校中高年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这类型的高校“是校本部或主校区建在城市中心地带,向外征地扩大办学空间新建一个或若干个校区”。[2]在这类型的高校中,学生的培养方式往往采取1+3或2+2的模式,即学生前1年或2年在副校区学习生活,后3年或2年在校本部学习生活。这种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生大学四年求学生涯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利于构建完整的、具有传帮带特质的校园文化。由于学生干事一般都是低年级学生担任,高年级的学生往往无心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因此通过对高校多校区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一定的研究,也许可以为解决高年级的校区可能面临的没有学生干部可用,或学生干部“不给力”的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二、多校区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真正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投入到新的环境。他们往往充满了好奇、表现得比较兴奋和激动。与中小学两点一线的生活相比,大学校园的生活更为精彩。有社团、学生会等组织向新生招手,且热情地鼓励他们加入其中。许多新生也因为想要丰富自己的生活,多获取生活经验,结识好友而参与到学校的一个个小组织当中,或为学校的活动出谋划策,或为同学们服务尽己所能。这一阶段的学生呈现出乐于奉献,愿意干活,积极听话等特点。从活动的策划、班级的管理、上级任务的落实等系列的活动和实践中,一批出色的学生不免会浮现出来。他们从大一的干事或社员,经过一年的锻炼,成长为部长或社长,其中小部分甚至成为学生会主席团的一员。熟悉了“套路”之后,这些学生干部对自己的工作不再那么兴致勃勃,他们可以指挥新入学的学生做事,自己亲力亲为的需求减少了,然而因为经验加持,又有新的一批学生作为“手下”,他们还能将工作做好,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而离开了低年级集中的校区,去到另一个校区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三、多校区下高年级的学生干部开展工作遇到的难点

(一)没有学生干事协助开展工作

学生干事指的是在学校里学生成立的各种群体组织中,负责执行各项工作的人,这一类人往往是上文中提到的大学新生。他们因为自身的一些特点容易被指挥、被使用。然而无论是1+3或2+2的培养模式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类听命令、肯干活,有一定数量的群体仅存在于高校中的某一校区。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往往是分开在两个校区的,这就导致高年级的学生干部“手下无兵”。

学生工作种类繁杂,仅靠寥寥几位学生干部,实在难以应对。而高年级的普通学生许多已成为了“老油条”,对学校的事务并不关心,很多时候,不会、甚至是不愿意帮助学生干部。有些长线条的工作,根本找不到足够的人员来跟进更新。既没有低年级的学生充当干事,分担工作,又没有同年级的学生愿意参与帮忙,高年级的学生干部们很多时候只能“硬着头皮”苦撑。

(二)学生干部身份认同感低

学生干部是在老师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大学中每个班级每学期要完成奖助学金的评比、贫困生的建档、五项常规的量化考核、各项活动的开展等工作,这些工作基本上是由班委来负责的。”[3]这些工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兼顾学业。他们默默付出,却得不到同学们的重视和肯定。

更糟糕的是,在平常的工作中,有些学生会将学生干部视作老师的“跟班”,认为学生干部是老师们的“耳目”,自觉地与学生干部们拉开距离。有时候学生干部为执行老师下达的命令,也难免会与同学出现矛盾。

(三)高年级的学生更关心个人事务,难以兼顾干部工作

高年级的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他们是较为成熟的个体,也难免会展现出经济学中的“理性人”特征。所谓“理性人”,更广泛的定义是每一个从事社会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每一个人所采取的行为都是试图以最小代价去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4]就学生干部而言,高年级的学生会评判担任学生干部自己会有哪些得失。前文也提到,学生干部是“干活”的,会牺牲很多个人的时间,耗费大量的精力,而在这样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因为“无所获”而感到“不值得”,从而不愿花心思在学校的工作上。

高年级的学生还面临着毕业的压力。这一阶段,他们迫切需要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到底是继续升学,还是准备找工作,抑或备考公务员…在这种关乎自身前途命运的压力下,高年级的学生干部不得不首先从自身出发,关心个人的事务,也难免出现无法好好开展干部工作的情况。

四、多校区下高年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的探索

尽管多校区的情况下高年级学生干部面临着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但校园工作事务要有条不紊的开展,依旧离不开学生干部的积极参与和有效付出。笔者认为可以从高年级学生干部的培养入手,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干部的地位,给予学生干部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干部的责任心、荣誉感和获得感,从而使学生干部队伍稳定、切实发挥作用。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课程,也是加强学生干部,甚至是普通学生思想建设的契机。它能够帮助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导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学生干部通过参与“青马工程”培训、特殊的纪念活动等等受到熏陶,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方式,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历史和英烈们的精神,树立起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转变部分学生干部思想认识不清、只顾自身利益等不良想法,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让他们有志向是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普通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相应的教育,提高自身的修养,切实按照大学生的行为守则的规定,努力为人民服务,积极主动帮助学生干部,承担一定的学生义务。

(二)适当提高学生干部地位

学生干部尽管有各种头衔,如部长、社长、主席等等,本应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同学们的领头人,给同学们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却因为身份得不到认可,而显得工作出师无名,自身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一些“基层”的学生干部,如班长、班委等,一直从事服务学生的工作,却不受重视,愈发有工作没有意义的滋味。

学校层面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学生干部积极正面的形象,确立学生干部排头兵、示范榜样的地位,营造一定的认识氛围,让同学们提到学生干部有敬佩感、有服从意愿、有看齐意识。自觉成为学生干部,或帮助学生干部一件自豪光荣的事,而非一种负担、一份压力。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奖励机制

学校应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奖励机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干部。对那些弘扬正气,因敢于开展工作、坚持原则而受委屈受伤害的学生干部要适时充分地给予安慰和支持。对那些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能力强、有干劲的学生干部应在奖励机制上有一定倾斜,同时如有机会,应该将他们推荐到更高更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对犯错的学生干部,应秉持严管和厚爱并进的原则,一方面要批评和指正,另一方面,应对他们多加关爱,帮助他们卸下心理上的包袱,重新振作起来。

五、结语

在高校多校区的形势下要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困难的,却又是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而在高年级学生集聚的校区里,高年级的学生干部面临着没有人帮忙干活的困境,承受着对自己身份认同的压力…这些都对培养和建设一支高年级学生干部队伍构成重重挑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承担意识,使学生干部的身份不仅是一种义务,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其次,学校应该适当的提高学生干部的地位,树立学生干部的普通学生中积极向上的形象,让学生干部的身份成为一种光荣,让普通同学尊重学生干部,自觉看齐。最后,建立一套合理的奖励机制,对学生干部的付出给予肯定,让学生干部找到更大的舞台,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干部的付出的到一定的物质或心理上的回报,使他们觉得工作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校区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保证公司持续发展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