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研究
——以安徽外国语学院为例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产学研产教育人

(安徽外国语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推进产教融合改革,2017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又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目前,产业转型升级严重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持,特别是应用型人才,产教深度融合势在必行。早在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在辛辛那提大学推行了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成立,从此合作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教育改革先锋。而这种合作教育模式就是融入了产教融合的思想和主旨。安徽外国语学院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新技术应用对于教育的推动作用,将新技术外语应用人才的优势凸显出来,为安徽省地方经济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产学研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

产教融合是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但由于其存在覆盖面小、层次低、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1]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通过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达到合作育人的效果。但在具体实施上,还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一)合作育人长效机制还不尽完善

尽管政府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出台了大量的方针和政策,但是由于没有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和实施细则,仅仅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契约很难对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也就导致无法对双方形成约束力,从而导致国家发布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难以落地,实际执行较难。高校与企业合作关系仍然比较松散。产学研合作仍然停留在技术转让以及单一的项目合作的浅层次阶段,围绕某一领域的点对点合作项目比较多,但围绕产业链进行合作创新的机制还比较少,特别是企业、高校结成战略联盟,在发展战略、项目开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所以,最终导致企业尽管参与了基地的建设,但也只是站在以营利为目的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进而导致高校的一些科研成果无法应用在企业,而企业的需求无法从高校得到满足,两者相脱节。高校的科研成果,尤其是文科类专业,产生效益的周期比较慢,研究成果不能直接解决企业相关单位的生产难题。再加上,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后还必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地及实践资源,当利益达不到预想结果时,企业将会考虑下一步的合作基础和今后的成本问题,及大影响了企业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达不到预期效果,又要保证学生在学校要完成相关的课程,高校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高校师资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学校毕业就直接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其所接受的相关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是在自己的母校完成的。而现代的应用人才需要能熟练运用现代外语专业中,年青教师缺乏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经历。尽管在教师自己在学校学习期间有过一定的实践积累,但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技能训练,所学的知识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社会的发展迅速,对专业教学内容和实践方法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知识更新步伐跟不上现代教育发展理念。目前的年青教师面临着评职称的压力,时间都花费在教学科研上,实实在在把精力和热情放到外语应用实践的活动上来的教师少之又少。

(三)校企双方的交流存在障碍

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催化剂,也是催化合作教育奔向更深层的催化剂。在增加各方深入了解彼此需求,高校调整学科和研究方向,和企业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入进行的重要保障。但目前由于企业、高校的评价机制社会保障体制不同,导致校企间的人员交流出现障碍。高校评价以职称论文为主,而企业的人才虽然擅长解决应用性技术问题,而且有着丰富的一线生产经验,却并不擅长发表论文。同时,如果高校的人才取企业,会失去保障,并要放弃在高校的学术经验积累。从目前的数据分析来看,高校在吸引人才、引进人才方面有着比企业更好的优势。而真正被企业评为优秀人才的人却又难以适应高校的评价标准。校企双方只能各自为战,很难融入到一起。

(四)合作教育模式未能走入深层次

目前,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覆盖面较小,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没能够走入 “深水区”,仍旧是浮于表面。合作形式主要还是教师申请到纵向科研课题,由高校搭建平台,和委托企业一起进行建设,以企业为项目基地,部分学生参与到课题中来,进行实践和实习。这种临时合作模式没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景,同时,无法开展长期的合作。科研课题如果结项成功了,合作也就中止了。更重要的不利点在于,学生的实习实践仅有一个整学期,参与其中主要是为了完成实践或实习学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合作企业发现未能获得实际利益,还要免费提供指导人员、场地和资源,便将不会再合作下去。这种较低层次的合作,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低,甚至到最后不再接纳高校。

二、安徽外国语学院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创新做法

安徽外国语学院是一所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中部地区唯一一所本科外国语学院,学院语种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朝鲜语、泰语和阿拉伯语等九个。学校成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全面统筹指导,各教学单位具体实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出台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育人文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制定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同时,坚持以“合作共赢、互惠互利”为原则,积极探索、主动实践多渠道多方式合作育人。近年来学校依托“小语种”语言优势,积极推进校府、校际、校企、校所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目前与用人单位建有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15 个、校外实习基地 96 个,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单位 121 个。

(一)多学科渗透,全方位出击

学校在产学研究合作教育上大胆摸索,首先是力求形成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支持。学校在确定顶层设计的过程中,确定了办学定位必须服从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出一条具有安徽外国语学院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专业设置上,突出以语言类为主的主干课程,同时也重点建设非语言类的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形成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支持,形成多学科的学术环境。在原有的英语、日语、德语、朝鲜语、俄语、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等11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2014年起到2019年新增了待电子商务、经济与金融、商务英语、网络与新媒体及视觉传达设计等22个本科专业,由于专业相互渗透,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上,学校全方位、多渠道主动出击,与安徽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多形式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二)以实践课程建设为抓手,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学校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开设课程就要结合专业特性,以产业需求为主题,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强化专业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目的在于拓展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增加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专业相关的产业进行全面客观认知和了解,为产业储备更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产学研一体化能够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研究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按照市场规律形成合作共同体,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企业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知识传递、知识消化、知识转移、知识生产的教育形式。[2]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实行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同时,在课程体系中设立多门实践课,加大实践教学学分,并制定完整的实践教学大纲。同时,也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所签署合作教育协议的企业都为学校学生的实践和实习提供了场所和环境。如UPS联合包裹外包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世博中心、万豪国际集团、科大讯飞集团、德邦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等企业。

(三)与企业形成协同育人,打造共同体

早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也是首次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布的专门关于产教融合的纲领性文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利用外语优势,与科技创新企业进行深度融合,打造 “学院+基地+园区”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全方位、分层次、多元化的合作育人模式。同时,学校以电子商务为“精品专业”,采取“订单式”“双向交叉”培养模式,与云集集团、安徽梵谷有限公司以需定招,让电子商务企业从招生就开始介入,参与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合作育人模式。同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中心,以跨境电商为纽带,将合作范围扩展到外语类专业,目前,已在日语、英语、法语及朝鲜语等专业中开展了合作教育。

同时,在产业园与企业共建“安徽外国语学院产业园区教室”,变输血为造血;以企业项目为依托,在学校共建“云集(梵谷)企业课堂”,开设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企业冠名班,形成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体”,打造了开放多元的育人平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的人才,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战略储备,形成上下游链条、推动向纵深发展,从而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园区的四方共赢。

安徽外国语学院在产学研合作育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如下不足部分:

首先,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仅仅作为学生实习的创新途径,目的是为了强调专业对口,提升毕业对口率。并没有把合作教育摆在首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任务依旧没能够完成。同时,对口人才就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的结果是知识较单一,而不适用于其他企业。

其次,学校的目的性较强,主要是为了实习,为了今后的就业率。因此,总是向一家企业推送学生,造成学生选择面较窄,同时容纳几十名学生的企业也较少,造成初期产学研基地接纳压力大,积极性不高。

第三点,产学研合作也是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由于学校是外国语言文学类为主的文科院校,年青教师忙于评职称,还不能把学术和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校企共同体的路还很长。

三、未来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走向

现在,促进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和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助力地方高校转型,需要从厘清思想认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及产教双方融合等方面着手改进。[3]同时,产教融合的同时,也就是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就要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当下,高校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还没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导地位和能力,还没有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就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外部因素。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改善市场大环境。第一,引导资金和人才到实体经济;第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主导方向需要向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方向引导,如电子商务等。同时,必须改进高校和企业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点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评价体系和科研项目评审体系。企业才是市场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对市场信息反应最灵敏,能够从市场需求变化中产生创新灵感和创新意愿。鼓励和支持企业把创造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战略导向。对于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政策和投入上给予优先和重点支持。

其次是内部因素。企业自己要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并能自主地提出研发要求和具有市场开发能力。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突出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地位,由企业来主导创新过程,在技术创新课题提出、技术研发投入、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同时,高校距离市场较远,单靠高校的科技开发能力显然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企业必须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和水平。企业的研发主要是解决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问题,理解并帮助高校解决转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校企双方才能形成有效对接的互补协作关系。

从市场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只有企业拥有了独立的研发机构,自主组织开展项目,才能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目前校企合作主要还是热心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而后再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服务平台。这就导致必须有多种形式的合作教育模式共存。如: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模式,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导,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将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和企业的实际工作,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相结合,联合多方在企业共建研发平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各方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各方人才、技术、信息的交流和融合;再如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再来联合科研机构等组建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使产学研合作更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产教融合的主线,探索产教融合方式下,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以产促教,实现实践、教学、科研相辅相成的良性人才培养模式,[4]对合作教育人才培养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产学研合作教育,从长远来看,如果企业能拥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但是企业因为自身资源等方面的局限性,通常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全部研发,仍需借助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力量来攻克难关。因此,照目前市场发展的形式看,高校未来的产学研模式将是多种形式共存的局面。

猜你喜欢

产学研产教育人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