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视域下体育解说员的职能升级与重构

2020-02-24刘志恒

视听 2020年12期
关键词:解说员转播人工智能

□ 刘志恒

里约奥运会期间,百度智能机器人“度秘”直播解说了多场篮球赛事,成为奥运转播史上首位人工智能解说员。“度秘”还搭档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解说了澳大利亚对阵立陶宛的奥运男篮1/4决赛,进行了世界首次人机同台解说。此次“人机约战”后,“人工智能解说员”是否会在未来取代真人解说员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一、人工智能在解说领域的现状

(一)无休止工作,运营成本低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合成主播可以随时在岗,每天无休止地工作,这是人工智能相较于真人解说员的一大优势。AI主播的工作是程序化的,只需要基于数据库进行自动生产语音输出。且真人解说员需要通过工作获得社会收入,而人工智能解说员所需要的投入只是技术的运维成本。

(二)海量的资料库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或人工存储的方式实时更新数据库,而且一旦数据存入,人工智能便可“过目不忘”,这是真人解说所不能比拟的。人工智能解说员可以在解说时准确调取比赛相关的各种数据和信息,这些备稿工作需要解说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度秘”在解说中能第一时间回答立陶宛队首发阵容、澳大利亚男篮在奥运赛场上的历史战绩等问题。在中场休息期间,还可以带来精确的数据统计。在真人解说中,即便是第一时间获得一手资料的现场解说员,也要等到赛会组织统计好数据打印出来交到解说员手里,但是AI解说员可以在解说的同时就记录好数据。

(三)可以进行多语种传播

2019年,科大讯飞就推出了多语种AI主播“小晴”,可以依托翻译技术进行多国语言翻译、播报工作。如果有一天这项技术投入到体育解说中,将是一大裨益。以拳击解说为例,拳击比赛在局间一分钟休息时,教练会针对性地对运动员进行提点和战术安排,镜头这时就会对准角落,转播中可以清楚地听到教练的话语,观众也迫切想知道教练说了什么。但是很多顶级拳击比赛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练,例如美国人说英语,墨西哥教练说西班牙语,俄罗斯教练讲俄语,菲律宾人说塔加洛语。国内解说员遇到这种听不懂的情况就会选择直接略过不说,这种方式没有起到解说员应有的职责。国外的赛事转播中会配有一名翻译,专门负责翻译局间休息时外语教练的战术安排。如果多语种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到这一环节中,就可以丰富和完善体育赛事转播,也可以节约人工成本。

二、人工智能在体育解说领域的局限性

(一)有声语言表达能力薄弱

体育解说作为无稿播音,考验着解说员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张颂先生在《中国播音学》中提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①。体育解说员语言内容需要丰富多变,语调变化合理,节奏紧扣比赛。“人工智能解说员”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提前录入大量解说词,比赛中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根据画面进行智能化输出。这就导致人工智能解说语言非常单调,腔调也很固定,没有语流音变现象。这种语言表达上的局限性在人工智能新闻播报中不算明显,但在体育解说这种无稿播音领域则非常突出。例如,“度秘”在和杨毅搭档解说时每到三分进球就会说:“三分弯弓射大雕,命中。”杨毅不禁调侃:“又是弯弓射大雕,我看有几回大雕让你射。”某位球员上篮不中时,“度秘”的解说词则是:“上篮,咣当。仿佛听见打铁的声音。”这就是目前AI模仿人类解说所造成的局限性。

(二)视点选择单一

对于体育解说员来讲,转播画面就是“稿件”。但是转播画面上可以选择解说的视点不是单一的,画面中的视点可以是比赛本身的精彩场面,观众席中来自各行各界的知名人物,也可以是比赛背后戏剧性的故事等。作为世界上最顶级的MMA(综合格斗)赛事,UFC的比赛总是充满着“恩怨情仇”,而且对决双方的场外故事越丰富,冲突越强烈,比赛的收视率越高。所以很多粉丝在观看UFC比赛时更感兴趣的实际上是场外的故事,那么解说员的视点选择就应该更偏向于此。但是目前AI解说的视点基本都停留在描述比赛画面上,没有满足观众对比赛信息多维度的需求。

(三)缺乏情感表达

目前,AI解说还处于传递表层信息的阶段,无法做到“以理节情,以情融理”,更不要奢望对于情感宣泄的分寸拿捏。但体育解说中有评论和抒情的成分在,体育解说员要坚持导向意识,要做好宣传与传播的统一。2014年FIFA世界杯巴西队和德国队的半决赛,德国队在东道主巴西人的主场7比1大胜对手。这场比赛对于巴西球迷如同噩梦一般,看台上不少巴西球迷已经失声痛哭,电视机前的巴西球迷想必也都错愕无语。这个时候如果解说员一味称赞和恭喜德国队,那么这种解说一定是缺少人文关怀的。当场的解说员段暄充分照顾到了失落的巴西球迷的情绪,比赛结束后的解说词是:“这个时候来自墨西哥的主裁判吹响了全场比赛结束的哨音。比分最终定格为7比1。对于所有的巴西人来说,这是令人心痛的一刻。我相信此时此刻,在巴西的所有境内,无论是在任何的一片海滩,无论是在任何的一条街巷,所有巴西球迷都和场上的球员一样都在祈祷,都在哭泣”,并在最后用切格瓦拉的名言来鼓励巴西人:“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三、体育解说员的职能升级与重构

科学技术和艺术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有这样的认识。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脚分手,在山顶会合。”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给整个播音主持艺术带来新的变革,未来也有可能涉及到体育解说行业。体育解说员不能坐以待毙,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进行体育解说工作的职能重构与升级。

(一)人格化传播是关键和本质

“传播是各种各样技能中最有富人性的”②。体育解说员在工作中以真实、自然的主体人格出现在受众前是成功的关键,这样才能拉近和受众的关系,从而提升感染力和引导作用。人格化传播,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多么完善都无法做到,因为人工智能终究不是“真人”。北美知名体育记者史蒂芬·A.史密斯个性十分张扬,经常在节目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运动员的评价态度鲜明,这样个性化十足的体育评论员在人工智能时代就很难被取缔。

(二)进一步深化专业素养

夏青说播音员要做到“小总理意识”与“服务员身份”的有机统一。体育解说员则应该做到“小教练意识”与“服务员身份”的有机统一。对于体育解说员来讲,专业素养可谓是核心竞争力。很多人认为体育解说员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把兴趣作为了职业。诚然,很多解说员报道的体育项目都是他们热爱的,但是一旦入职,就要以职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如果继续作为一种兴趣,未免过于不称职。随着体育市场的蓬勃发展,如今的体育解说员越来越专注于一个项目的解说,甚至是只解说某一个联赛,这对于解说员和观众来讲都是一件好事。体育解说员的专项越是垂直细分,准备得就越是充分。真人解说员无法像AI解说员一样通过互联网更新数据库,只能靠充分的备稿,既有每天关注体育新闻,也包括针对当天解说场次的细致备稿。国内知名冰球解说员李龙谋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研究冰球的各种历史和数据,所以如今才能在解说时能脱口而出:“NHL(北美冰球职业联赛)是从1957-58赛季才开始统计射正数的。”

(三)拓展知识领域

体育解说是一项充满遗憾的艺术,体育解说员根据转播画面进行即兴评述,永远会觉得有表达不到位的地方。为了减少遗憾,体育解说员应该认识到“功夫在诗外”,在平常多做积累。体育解说员詹俊曾在采访中说:“体育解说员是没有休息日的,哪怕你看一部电影,看一部电视剧,看一本书,你在里面汲取到的知识都很有可能某一天在你的直播里用到。”体育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康复学、运动人体科学以及文史哲等人文知识,在体育解说中都有帮助。体育解说员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才能将体育解说提升一个档次,而不是单纯局限在体育比赛本身。杨健在解说田径比赛时经常提到运动人体科学和康复学的相关知识,为观众解释“髋关节供能”“运动员肌肉类型”等,从而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比赛;刘嘉远在比赛中引用王菲的歌词“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詹俊为运动员编诗,“卿本神锋,奈何背锅”“烟熏的太岁,火燎的金刚”;贺炜引用英格兰的传说故事解说英格兰队的失利,“如果说鲁尼是英格兰的亚瑟王的话,可惜这个亚瑟王身边没有兰斯洛特、加拉海德、葛温这样的圆桌骑士。”这些知识的拓展可以帮助体育解说员在人工智能视域下仍旧保有竞争力,仍旧被观众喜爱,不至于被机器取代。

四、结语

人工智能视域下,科技的革新十分迅速,体育解说员要懂得在“变”与“不变”中坚守。要做出的改变是更加注重人格化的传播;不变的是对这份职业始终保持一颗赤诚之心,保持高度的职业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知识储备。AI主播的出现可以为我们驱逐两类人:固步自封的教条主义者和无专业信仰的投机者。

科学技术中渗透着艺术元素,艺术中也渗透着科学技术元素,真正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时,对双方的发展都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注释:

①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485.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李启,周立方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4.

猜你喜欢

解说员转播人工智能
什么是北京冬奥会“云上转播”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小小解说员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水果总动员
数读人工智能
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法律保护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从著作权法适用的角度谈对网络实时转播行为的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