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数字影视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
——以阳光学院屏南乡村振兴项目为例

2020-02-24

视听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作评价课程

□ 高 霞

一、乡村影像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并指出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文化,在于乡贤。如何守望乡土情结,留住美丽乡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要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彰显乡土社会现实、透视民族品格,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一系列的扶贫助农活动中,乡村影像作品已成为提升乡村形象、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通过影像挖掘乡村文化种子,将乡土中国的社会形态演变成丰富的艺术形象,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感召力。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到来后,短视频、微电影的兴起使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2018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实施,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高校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该积极主动将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改革内容,有针对性地为乡村文化和精神建设等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人才输出。

三、高校数字影视实践类课程改革服务乡村影像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数字影视实践类课程的建设目标

以笔者所从教学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例,数字影视实践作为影视动画方向的重要实践课程,是摄影与摄像、视听语言、影视编辑技术课程结束后的影视模块课程的第一次综合实践训练。这一课程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一次完整的影视作品创作。学生既要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学会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包括作品的选题策划、实地调研、构思、立意、叙事手法、后期素材的编辑、解说词撰写以及作品节奏的把握等。

(二)数字影视实践类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创作主动性,受网络短视频影响,在作品选题方面容易追求粗浅的娱乐性,缺乏对生活和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关注。他们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缺少思考和关注,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其他课业负担重,创作周期短,畏难情绪严重,害怕走进社会,大部分题材局限在校园内,缺乏开阔的创作视角,对题材深度挖掘的意识薄弱。

2.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各个创作小组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及时反馈,采用“任务布置+学生创作+作品汇报”的传统粗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在拍摄和后期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往往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出现创作方向上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后期作品的质量。

(三)数字影视实践类课程改革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可能性

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笔者所在的阳光学院在传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的基础上,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为切入点,以智力助农、文化扶贫项目为平台,逐渐探索并构建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抓手、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主线、以促进科学研究为支撑的四位一体乡村振兴战略,在福建屏南县多个乡镇开展文化扶贫活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连续多年选派实践队伍参与“乡村影像”制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该专业将“乡土”题材影像制作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目光从自己、手艺、美食等狭小领域转到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注上。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在选题上的茫然,同时能够响应“课程思政”要求让学生走出校园,打开学生的视野,使其深入农村社会,了解国情民生,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陶冶青年学子的心智,并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从而创作出更有社会价值的作品。

四、基于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数字影视课程实践改革方案

(一)在课程内容改革上强化现实题材,增设“乡村影像”创作方向

在以往的实践中,学生受活动范围和生活经历所限,主要的关注点在校园新闻、周边区域的人文与风光。在课程改革中将“乡村影像”相关主题的作品创作作为特色项目,在课程开展前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乡土题材”作品。例如在一年级的假期实践中引导学生开展乡村文化调研,布置学生拍摄一组乡村(家乡)照片以及微视频,使学生在正式进入课程学习之前对乡土题材有初步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期创作的难度,提升了课程创作的效率。

(二)分阶段教学,跨学期开课,理论与实践无缝链接,注重作品创作前期的调研环节

数字影像设计是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第一次接触的综合性创作课程,由于创作经验缺乏,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因此在课程设计阶段需要通过承接式的课程结构与贯穿性的课题设置,将繁多的知识节点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形成整合性的设计认识。将教学分阶段并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每个小组5~6 人,课程开展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完成,保证在全过程中建立真实的工作情境,在校企、校地合作中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中做”与“做中学”的状态。第一阶段为影像创作理论指导与优秀分作品分析。第二阶段为作品创作阶段,根据本学期的选题要求(包括企业真题、乡村影像计划、企业形象宣传片、竞赛设题等方向)进行选题调研,并在充分调研沟通的基础上形成拍摄计划(导演阐述),进行一轮开题汇报答辩,审核通过后开展作品创作。第三阶段为作品的汇报与推广阶段。在学期末学生完成作品成品后进行汇报答辩,邀请课程组老师、企业导师共同参与作品的评价。

在不增设学时的情况下,适当延长创作周期,尝试跨学期完成,结合学生假期实习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充分开展调研活动,提高作品内涵。一部社会现实题材作品的调研工作,会给一部片子的成功奠定50%的基础,没有这些珍贵的田野调查资料,创作就如“无源之水”,没有充分的调研更谈不上“真题真做”。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主要在正常教学时间来完成,学生难以进行全面的调研工作。对此,可以考虑在课程改革中尝试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开展跨学期开课,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平台,由指导教师与毕业班影视创作方向学生助教带队到乡村开展田野调研,了解乡土乡情,沟通影像传播需求,形成调研报告,制定拍摄方案。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调研质量,使学生聚焦“景、情、人、事”,有声有色讲好乡村故事,也可以增进不同年级学生专业方面的交流,同时提高作品的指导力量,解决教师“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保证课程的质量。

(三)通过“校地合作”“竞赛驱动”模式开展项目式教学

结合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县市乡镇府文化宣传部门建立校地合作协议,设立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长期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贫困乡镇提供农产品宣传、旅游形象宣传片、乡村纪录片拍摄服务,并结合“讲好中国故事”等影像作品竞赛以赛促教,提升学生作品的创作质量。媒介融合时代,影像创作和互联网产品呈现出相交的趋势,以短视频为主的新媒体崛起,学生在服务乡村文化影像创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成本身的作品创作,同时可以通过为乡村居民传授短视频制作与传播技术,提升乡村影像实时更新的速度,帮助农民们用自己手中的镜头随时随地展现本土文化资源。

(四)结合线上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建设“乡村影像”教学资源库

通过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在线教学互动工具,建立教学“乡村影像”资源库,由教师、学生和学生助教共同收集与乡村相关的影像、文字资料,进行精品课程资料、优秀纪录片、历届学生优秀作品的整理归类,形成教学资源库。在学生外出作品创作过程中,通过在线学习工具开展线上互动,如发布阶段教学通知,作业提交定期开展分组教学,线上“观影沙龙”,让学生及时提交各个创作阶段的工作小结,及时了解学生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反馈。课程结束后,通过校内作品展演汇报、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推广展示课程学习成果,并在线上学习工具中建立本学年作品资源库,既达到交流与互动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作品本身也间接宣传了乡村故事。

(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制度,细化评价体系,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作为考核性课程,在评价过程中以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期末需要进行作品总结汇报与答辩。期末总评成绩中,小组作品成绩占50%,个人表现占50%。作品成绩按照评价标准细化为前期稿本、构思、创意、解说词、摄影、后期、配音等,采用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个人表现包括小组互评成绩、个人自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等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在作品完成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总结与分析能力。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可以增加评价考核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结果的公平性。

五、高校数字影像课程改革服务乡村影像建设课程改革的成效

在“互联网+”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经过三年的课程改革,学生课程学习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结合“校地合作”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关注自身所学与社会需求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真题真做”,提高了职业岗位能力。倾向于乡土题材作品创作,使学生在选题上有良好的价值观导向,作品内涵深度和质量得到提高,在课程实践活动中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和沟通合作能力,课程结束后学生工作室陆续承接了学校多个院系的宣传视频制作,参与并负责多个乡村宣传视频,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民居文化宣传、乡村人物纪录片的制作任务,课程改革的成果呈现纵深发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猜你喜欢

创作评价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一墙之隔》创作谈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创作随笔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创作心得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