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硕博自杀报道的叙事模式研究

2020-02-24毕维娜

视听 2020年2期
关键词:自杀者寒门硕士

□ 毕维娜

作为异常事件,自杀因其具有的冲击性往往为公众所关注,硕士和博士因学历的显著性,他们的自杀尤其如此。硕博自杀事件通过媒体的报道为人所知,媒体在对事件进行叙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价值判断。研究媒体硕博自杀报道的叙事模式,其实质是在揭示媒体的价值倾向。本文以媒体的硕博自杀报道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这些报道的叙事模式,以及这种叙事对公众和自杀预防的影响。

叙事是“一种能把不同的角色、场所和事件统理在一起的方式”①。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通常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的,即将记者采访到的新闻素材组织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记者的叙事不可能做到纯粹的客观中立,总会受到媒介立场、受众需求、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形成媒体对事件的特有解读。

本文选择了新浪网2018—2019年对硕士和博士自杀事件的所有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共收集到11 篇硕博自杀报道,其中硕士5 篇,博士6 篇。通过文本分析,笔者发现在硕博自杀报道中存在着固有的叙事模式。

一、故事主题:学业困境导致的极端选择

在11 篇硕博自杀报道中,媒体所构建的故事主题无不与学业有关,指出自杀是硕士和博士在面临学业困境时的一种选择。在对自杀原因的呈现中,“论文”“科研”“毕业”“导师”是提及最多的字眼。《南大博士失踪9日后,警方证实跳江自杀,失踪当天参加师门谢师宴》中,博士的自杀被导向“实验课题太难,导师没有提供太多帮助,毕业又是悬在头顶的剑”。《研究生疑因毕业论文自杀,本计划与女友年内结婚》《28 岁中南大学研究生跳楼,疑因论文未通过》更是在标题中就直接将研究生的自杀归因于毕业论文。

迪尔凯姆认为自杀是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结果,而硕士和博士主要的生活环境在学校,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主要与学术研究和与导师的关系有关,理所当然地被媒体构建为自杀的原因。媒体关于硕博自杀的故事叙事也以此为核心展开,自杀成了他们摆脱困境获得解脱的方式。硕博是高知群体,关于其学业困境的叙事主题能够引起公众的阅读兴趣,但媒体大肆渲染学业困境的主题危害极大,容易给那些现实生活中面临同样困境的硕士和博士错误的引导。

二、故事讲述:因果线性结构下的自杀建构

讲故事时使用的叙事结构一般包括因果线性结构、缀合式团块结构和双线交织式结构等。经过文本分析,笔者发现因果线性结构是新浪网硕博自杀报道中最常用的结构。因果线性结构即记者按照因果关系来安排新闻事实②,这种因果情节的布局在11 篇硕博自杀报道中可以轻易窥见。

《中国博士生在美国自杀,遗书称导师逼其学术造假》的开头就展示了自杀博士陈慧祥的遗书:“我以后的生活会生不如死,完全进退两难。我反复考虑到了所有情况,觉得无路可走。”遗书中直指自己即将发表于业内的顶级会议论文中数据漏洞百出,导师不同意撤稿,之后通过倒序的手法,将一系列关键事实组织在一起,陈慧祥被导师逼迫而死的线性结构跃然纸上。

在杨宝德自杀的报道中这种因果线性结构更为明显。杨宝德女友的文章《还原事实真相,愿你在天堂安息》涉及的事实行文以“男友的自杀和他的博士生导师周某有很大的关系”开篇,随后呈现出杨宝德被导师要求浇花、拎包、挡酒等遭遇,并辅以聊天截图证实。记者站在杨宝德女友的立场上对事件进行了解读,这种解读加剧了涉事双方之间的冲突。

用因果线性结构对自杀事件进行报道,将自杀硕士或者博士与其导师、学习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就使得导师和硕士或博士的自杀行为之间具有了直接的因果关系。而这种将自杀的全部责任推给导师的叙事方式,违背了《自杀预防:供媒体工作者参考》中“切忌将自杀归为单一原因”的禁忌,容易造成自杀原因的片面化,不利于自杀预防。一方面,自杀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累积而成的负性事件,报道过多着墨于引发自杀的诱因,会使真正需要关注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忽视;另一方面,自杀行为得到媒体关注后,客观上能达到惩罚诱因方的效果③,然而媒体报道对此大肆渲染却可能促使自杀行为产生。那些在现实中处于同样困境的硕士或博士看到诱因方被惩罚后,也许会出于报复心理选择以同样的方式自杀。

三、故事人物:“寒门学子”呈现的刻板印象

报道中,自杀者本身的性格也常常是记者呈现的一个重点。通过文本分析笔者发现,硕博自杀报道中呈现的自杀者不仅具有某种刻板印象,而且多数自杀者是积极正面的性格。

首先,在新浪网的11 篇硕博自杀报道中,自杀者往往被刻画为“寒门学子”。《研究生留血书自杀,万字文章被曝光,跳楼疑因导师压榨》通过对陈泽民家庭情况的呈现(“他的父母均务农,且身体不好,父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母亲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均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但他很争气,本科就读于河南农业大学,每年都拿到一等奖学金……”),刻画了一个家境贫寒却品学兼优的学子形象。《寒门博士之死》中的杨宝德也类似:“他来自湖北农村,父母在外地打工,家中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知道家里负担重,从读大学起,除了学费,基本没找家里要过钱。”叙事中刻画的这种“寒门学子”形象,更能打动读者,激起读者的同情心,但是同时也会给公众造成“寒门学子”心理脆弱的歪曲认知。

其次,对自杀硕士或博士的报道倾向于呈现其正面阳光的性格。《中国博士生在美国自杀,遗书称导师逼其学术造假》中,同学形容陈慧祥是一个“阳光开朗、乐于助人、待人真诚”的人。《华南理工大学一研究生坠楼身亡校方:系个人原因》中,同学称自杀硕士“平时开朗活泼”。《武汉自杀研究生:导师的管家助理和“干儿子”》中的同学一致认为“陶崇园很阳光,和大家关系都很好”。《研究生留血书自杀,万字文章被曝光,跳楼疑因导师压榨》里,在家人和朋友眼中,陈泽民是个“乐天派”,“性格不错,与人为善”。这些报道在叙事中将自杀者的正面性格呈现给公众,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淡化了自杀硕士或博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支持了报道中的因果线性结构,使受众产生了“性格开朗的硕士或博士自杀完全是其导师造成”的片面认知。

最后,硕博自杀报道中关于人物的叙事,除了自杀者之外,鲜有报道关注自杀者的亲属,也即报道对自杀者亲属的呈现过少。只有《25 岁理工硕士旅店楼顶自缢始末》这篇报道中呈现了硕士自杀对其家庭造成的影响。《自杀预防:供媒体工作者参考》中规定了媒体自杀报道应遵循的六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在报道时应提到自杀者的行为对其亲属和心理方面的伤害”。媒体对自杀者亲属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自杀的作用,那些具有潜在自杀意念的人看到自杀者对其家人造成的巨大伤害后,可能会放弃自杀。

四、结语

作为高知分子的硕士和博士为什么会自杀?他们的自杀是个人原因所致,还是由高校硕士、博士的培养机制造成?硕士和博士的自杀历来为媒体所关注,但媒体在对自杀事件进行呈现的过程中往往有着固定的叙事模式,它所反映的是媒体对自杀事件的判断和解读。

本文对新浪网2018—2019年发布的硕博自杀报道进行研究,考察了其叙事模式,发现这些报道在故事主题、故事讲述和故事人物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故事主题倾向于凸显学业困境,故事讲述以因果线性结构建构自杀原因,故事人物的刻画则呈现出“寒门学子”的刻板印象。

注释:

①Lisa Taylor, Andrew Wills.Media Studies:Texts,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②周海燕,梁靖雯,张乐,冯佳.凶手的媒介呈现与叙事模式研究——以《南方周末》报道(2007-2008)为例[J].新闻记者,2009(08):12-17.

③徐艳红.健康传播中的刻板印象探析——论诱因式自杀报道的叙述模式[J].新闻战线,2018(10):70-73.

猜你喜欢

自杀者寒门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自杀案件如何定罪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寒门不能出贵子吗?
日本将出台新法防范自杀
自杀公寓
教育观察:“寒门出贵子”缘何越来越难?
700寒门学子上北大,没什么好骄傲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