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课”建设背景下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设计要素

2020-02-24赵晋英谭潇肖非黄泽智

关键词:金课寄生虫医学

赵晋英,谭潇,肖非,黄泽智

(邵阳学院 医学检验学院,湖南 邵阳,422000)

当前我国各高校正积极响应国家高等教育司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金课”的号召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而如何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教学效果的“金课”,课程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设计就是为优化教学效果,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1]。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做好教学设计,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医学寄生虫学是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不同的专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也不同,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设计文案,将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1 教学设计的理念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理论性较强、虫种繁多、知识点易混、教材章节体例基本相同,因此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已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实现了教育范式的转换,适应了社会及企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入OBE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利用任务式、表单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以不同专业特色的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医学寄生虫学知识,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教学设计要素

按照“两性一度”课程建设的要求,在进行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学生在学习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的OBE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策略、教学评价4个方面,探讨在不同的医学专业进行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设计时的撰写要点。

2.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大纲要求,描述通过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学习,不同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三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2.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是沟通医学基础性学科和临床实践性学科的必修课程。不同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对应的知识及技能目标也有差异。知识目标的确立要结合专业培养方向,按照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将知识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来制订。其次,要结合不同的高校高等教育目标和临床医务工作实践要求形成专业为导向的技能目标。

本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临床专业学生就业方向是临床医生,按照OBE理念,除了最基本的识记目标,学生应获得对常见人体寄生虫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能够对人体常见寄生虫感染的防治给出合理建议及治疗措施;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临床护理,因此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对常见人体寄生虫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寄生虫病流行因素的认识,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防护或解答患者抗寄生虫药物使用方面的咨询的能力;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方向是临床检验、试剂研发、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岗位,因此通过课程学习,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对常见人体寄生虫疾病诊断能力,启发学生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获得指导临床医生科学用药的能力,具有开发新检测试剂的思维。

2.1.2 情感及价值观目标

无论是临床医学专业疾病诊治,还是护理专业的临床护理、检验专业的医学检验及试剂研发,医学院校培养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救死扶伤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环节来体现课程思政目标。如讲授蛔虫时,结合“吃蛔虫卵减肥”的误区,教育学生要崇尚科学、杜绝伪科学;讲授毛囊蠕形螨时,结合青年皮肤痤疮高发,让学生了解面部清洁的重要性;讲授食源性寄生虫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等时,倡议学生逐步建立健康饮食意识等。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如:在讲“日本血吸虫”时,要介绍血吸虫防控目前取得的成绩,逐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在讲疟原虫时,引入屠呦呦研究抗疟药青蒿素的例子,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引导学生建立服务人民大众、救死扶伤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2.2 教学内容

《医学寄生虫学》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了寄生虫学基本术语及基本理论;各论包括了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三部分,每一部分均包含了形态、生活史、致病性、诊断、流行及防治,编写体例基本一致。由于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教学学时有明显差别,普通五年学制本科临床专业设置32学时,护理专业设置28学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56学时,因此授课教师在教材选择、章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取舍上也必然有所区别。遵循OBE理念,根据各专业学生后续职业发展对应的业务素质方面的要求确立教学重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重点放在常见寄生虫致病性及诊断治疗,护理专业教学重点放在致病性、流行及防治,检验技术专业教学重点放在形态、生活史及诊断。而教学难点的确定要结合具体学情分析进行细化。教学内容取舍上遵循“三讲三不讲”的原则,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即使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虽然理论课不讲,但可以通过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成课外教学环节,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以实现。

2.3 教学方法及策略

根据学习的金字塔理论[3],通过传统的教学讲授、阅读、音视频等被动学习方式,学生对知识的留存率较低,而通过讨论、实践、教授其他人的主动学习方式,知识留存率高达90%。同样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4],在医学寄生虫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调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方式,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调整为“教师提供标准和要求,学生通过协作完成自己知识建构”的“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方面要结合具体章节知识内容及目标,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调动多种媒体手段加以实施。

本文采用的“五星教学模式”[5]为例进行分析,首先是“聚焦问题”,将教学内容转化成现实问题加以呈现,医学寄生虫学各章节学习可以引入误诊病例,具体问题要与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相关联,临床专业可以要求分析误诊原因、鉴别诊断方法,护理专业则要求分析流行因素及防治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问题的设计应该是有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度学习的系列问题,如检验专业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某一寄生虫鉴别方法,现代检验手段的应用等,总之要让学生清楚通过本章节学习,可以获得完成什么任务或解决什么问题的能力。第二是“激活旧知”,医学寄生虫学属于基础课程到临床课程的桥梁课,所以在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描述、应用各专业前期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知识,使之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第三是“论证新知”,可以采用多种课堂组织形式,紧紧围绕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生动形象展示论证,让学生明确正确与错误,如临床误诊病例误诊原因、与其他虫种鉴别诊断的要点、流行因素分析等,也可以采用相关的媒体或内容等多样化方式和手段促进学习。第四是“应用新知”,要给学生提供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尝试和练习的机会,如可以提供分组讨论的多个病例,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变式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期间可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和指导,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第五是“融会贯通”,要创造学生展示其所学知识的机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思辨、创造与探索,如组织一些兴趣小组进行寄生虫致病性机制的探讨、防控策略的设计、诊断方法的比较和应用展开探索,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迁移)到其他场景的能力。

2.4 教学评价

多元化考核方式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制订评价方式也要根据不同专业教学目标有所侧重,通过期末考试及平时在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分组讨论、学习报告、科研命题撰写的综述、实践报告等多元化考核方式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避免学生突击式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如:临床专业不仅考察学生对致病性、临床表现知识点的识记能力,也要考察病例讨论和疾病鉴别诊断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平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撰写寄生虫致病机制小综述,对学生知识和技能应用(迁移)能力进行考察;护理专业则侧重于疾病表现、流行因素及防治策略的考察,可以收集疾病护理及防治方面的应用资料,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在课堂上交流等作为平时成绩;检验专业则侧重不同寄生虫种的检验方法的建立及鉴别诊断,平时也可以布置讨论性课题,让学生通过检索资料,设计检验方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临床见习,写出见习调查报告等作为平时成绩。形成性评价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章节甚至每一堂课,也可以综合应用一些非正式的评估活动来评价每一章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如非等级评定测验、疑点调查、一分钟报告、课堂投票、学生自主出题、应用卡等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提供的信息持续改进教学。

3 小结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顶层设计。任课教师应根据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同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遵循OBE理念,精心编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策略、教学评价,撰写针对不同专业的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设计方案,让教学活动有据可循。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金课寄生虫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医学的进步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