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工程人才的“九双”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0-02-24肖志刚肇立春

关键词:基地考核体系

高 路, 肖志刚, 路 飞, 肇立春

(沈阳师范大学 粮食学院, 沈阳 110034)

0 引 言

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贯穿始终,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1]。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

在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对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教育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教学教育模式的创新,需要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1 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下面的原则:贯穿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交叉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及区域性原则[2]。也就是说,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始终贯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也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根据高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确定实践教学活动要素;把综合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和交叉点,摆正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密切关注实践教学对整个教学体系的影响,不断优化和调整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制定与职业岗位标准和专业差异性相适应的多样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高素质高等教育工程人才的培养要贴近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其内涵的拓展和变化要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求,实践教学体系要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及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 “九双”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更加科学化、高效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本科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知识面广、理论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上,要结合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特点,制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九双”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构成。

2.1 确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结合专业特点制订的专业总体及各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的集合体,它是实践教学应达到的标准[4]。目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先导,同时,目标体系也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起驱动作用,它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体系的结构和功能[5]。

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实践教学目标是以产业需求为依据,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制定的具体要求。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很好地就业。而技能培养主要由实践教学来实现,从这个角度上说,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主体,理论教学是服务于实践教学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适应工作岗位。这体现了高等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高校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应以学生就业为目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

2.2 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化,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培养方案,包括一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以及对应职业岗位的生产训练和对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门训练。

1) 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方案的设计尽可能简洁、明了、富有弹性,具有可操作性。培养方案在体现实践教学内容的重点的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特性及专业发展趋势,既达到专业训练目的,又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

2) 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安排应科学合理、循序渐进

结合学生培养过程和知识学习水平,各实践教学环节定位于不同的层次,设置各环节不同的实训项目类型。即项目的设置应根据不同年级的课程开设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情况等而定,提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吻合程度,做到学与做相结合。第一、二学年主要安排基本实验、认知实习以及社会调查等基础性的实践环节;第三学年安排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等专业性的实践环节;第四学年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综合性、研究性的实践环节。各实践环节循序渐进的安排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丰富实践教学的条件体系

实践教学的条件体系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

1) 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创设职业情境,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专业实习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和矛盾。由于企业生产方式日趋自动化,对前来实习学生的培养大多只能停留在参观阶段,这对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造成了一定影响;还有一些企业因担心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而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即使接受实习,也仅把学生安排在无关紧要的工作岗位,这都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因此,建立并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应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原有资源。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专业建设目标、培养计划及招生规模来确定基地建设规模。实践基地建设要服务于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体现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从整体性、职业性、先进性、开放性等方面提升建设水平。即,整体上,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围绕职业能力目标和要求,适合完成多种实训项目和综合实训;职业性上,力求体现职业的真实情境,建立模拟、仿真、全真的校外实践基地;职业情境的设计等方面要体现职业的先进性;满足学生课余训练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技能训练、发明创造提供条件。

2) 有行业特色的、设备齐全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主战场,校企合作双方参与实践教学全过程,共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让企业方不仅是实践教学的场地和机会提供者,也是实习实践质量的检测者和提高者[6]。概括起来其作用如下:

① 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校外实践基地能真实反映行业的发展动态,学生通过与企业的接触,可汲取新知识;与企业员工的接触可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可指导他们未来的学习方向;通过顶岗实习,可加深对本行业的认识,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极大提升。

② 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校外实践基地的现场教学,因为有实物可以观摩,能带给学生真实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③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的顶岗实习,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生产岗位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理念,同时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和团队精神[7],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便利。同时,也便于企业在顶岗实习的学生中挖掘人才,在目前知识经济条件下,拥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企业竞争的核心已聚焦在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人力资源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而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招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聘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顶岗实习,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可近距离、较长时间对实习学生进行考察,能够第一时间招聘到优秀人才。现在有的学生在毕业实习结束即被实习单位录用,也有个别学生在生产实习时就被实习单位预定。

④ 使学生对创业有正确认识,端正创业态度

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全过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触社会和行业的机会,使学生对个人择业态度和职业规划有正确认识,并且对市场经济下迫切需要创业型人才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自主学习、自主创业、自主服务社会的氛围下养成自谋职业的意识和良好创业行为[8],也为学生的创业教育开辟了一条通路。

⑤ 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对企业资源的利用[9],促进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使学校始终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专业的建设与行业发展密切结合,朝着实用性与先进性的方向发展,企业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高校最新科研成果,使校企合作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器[10]。

3) 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理实一体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11]

针对当前高校实践教学的师资问题,引进新型人才和培养人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两个重要手段[12]。建立一支熟悉生产领域、教学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以解决学生在实践和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4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管机制是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其重点是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加强对整个实践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协调和质量监控,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监控实验、实训、实习全过程。

教学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任课教师编写的实验指导书、实验大纲、实验(训)方案等文件,检查学生的实验(训)报告、记录等,对实验(训)进行实时监管。检查结果与教师的实绩考核挂钩。

对于实习,各学院和相关管理部门要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把控整个实习过程,确实保障实习的效果。各实习指导小组撰写实习计划,院系审核通过后提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报批,并在实习实施过程中随时接受检查。实习结束后及时对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同时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考核。

2.5 评价体系的建立

考核评估对教、学双方起着指挥棒作用,它影响教学的全过程。考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风和教师的教风,以至校风。实践教学考核有其自身特点,既有理论知识的考核,也有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的考核。将规范性管理和多方式考核方法应用到实践教学体系中,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方式[13],对考试方式方法进行改革。考核要切合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

实践教学考核及其管理应遵循真实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及客观性原则[14]。考核要真实反映教学两方面的真实水平。实践教学的考核要充分考虑实践教学自身特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实践证明,抓好考核会增强和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15]。

评价体系既包括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学生每次的实践教学活动都有报告、成绩;也包含教师评价体系,结合同行评价、学生评教,学年度末对每位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考核[16]。

以上构建的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简要概括为“九双”模式:

1) “双轨”同步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践教学模式;

2) “双基地”建设指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含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硬件的两个方面;

3) “双师”施教指文化理论型教师和实践技能型教师结合或两者兼能的教师及专兼职教师结合施教;

4) “双证”融通指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毕业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即两类证书内涵(综合文化水平与职业技能等级)的衔接与对应;

5) “双元”合作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办学模式;

6) “双纲”并举指既制定理论教学大纲,也制定实践教学大纲,二者互为参考;

7) “双边”互动管理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校企合作,聘请企业具有生产第一线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管理,使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

8) “双能力”培养即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9) “双考核”评价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

“九双”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把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岗位化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岗位实用技术、岗位职责的实施能力。

3 结 语

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要素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还须相互协调配合,来实现体系的总体功能。在“九双”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起引导驱动作用,内容体系起到受动作用,管理体系起到信息反馈和调控作用,条件体系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4]。构建科学的“九双”实践教学体系,重点打造了实践教学的动力体系、完善了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体系、丰富了教学内容体系、强化了教学条件支撑体系、健全了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使实践教学成为知识、理论转变为素质、能力的中间环节,使实践活动成为整合与活化知识的途径。

强化实践教学,构建高等教育工程人才科学的“九双”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转变了过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将实践教学由过去从属地位上升为主体教学地位;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等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整个教学呈螺旋上升过程,将过去实践教学零散状态变为自始至终受控的系统状态;通过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改变过去封闭的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相脱节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基地考核体系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我的基地我的连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家庭年终考核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