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华是无效信
——评析电影《情书》的艺术特色

2020-02-24郄欣萌

视听 2020年2期
关键词:井俊二渡边情书

□ 郄欣萌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道:“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的确,青春、回忆和消逝的年华,似乎是当下导演最热衷于表现的。爱是电影永恒的主题,而“暗恋”这种特殊的爱,在影片《情书》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情书》是由岩井俊二导演、编剧的日本纯爱影片,改编自其同名小说,于1995年公映。影片中,一封原本要寄往天国的情书,却意外地收到了回信。在两个女孩的书信往来中,一段埋藏多年的纯真恋情渐渐被挖掘出来。影片运用特有的叙事技巧与视听语言,形成自己独有的干净、唯美、清新的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一、独特叙事呈现影片风格

影片中主要围绕三个人展开叙事,即渡边博子、男藤井树和女藤井树。博子与女藤井树通过书信往来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整个故事有着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即渡边博子对未婚夫男藤井树的怀念,暗线即女藤井树对少年时代男藤井树的回忆。从开头的渡边博子参加完男藤井树葬礼后翻开其毕业纪念册开始,到她寄出那封看似通往天国的情书,收到回信,全片无不围绕着回忆展开。

首先,影片运用平行蒙太奇手法,使得叙事更加清晰。如博子为了解开心结、了解真相,不断给藤井树写信,在处理两人通信场面时,导演分别用了两组平行关系的镜头来交代两个人写信和阅读来信。虽然动作肯定不是同时发生,但动作之间的因果关系却得以解释清楚。

其次,导演将文字影像化,塑造出唯美动人的故事情节。小说《情书》的创作先于电影,而使用电影媒介,可将文字影像化。“像一首清新淡雅的抒情小诗,以含蓄优美、哀而不伤的笔调,书写了一部极具东方文艺气质的回忆录。”①如影片开头博子躺在雪地里,随后起身拍打落在身上的雪,然后向着远处的山村走去。这一场景用大全景展示,白雪一望无垠,而博子在雪地中看起来更显渺小与无助。此时导演将人物内心活动外化,用自然景物展现出来,给予观众更多视觉美感。

最后,同一个演员对不同角色的演绎也为叙事增添了不少色彩。片中博子和女藤井树的扮演者为同一人,在影片中两人不断交错,令影片叙事风格更加浓烈,暗恋主题更加突出,意味深长。由此可见,通过场景空间、剪辑手法、人物塑造等方式,均可对电影叙事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展示主题、建立关系,实现独有的视觉风格。

二、视听语言的构成

美国电影理论家李·R.波布克说:“视觉元素的性质赋予影片以可辨认的标志。”可以说,画面是电影艺术的主要叙述手段,每一个画面都是体现影片内容的一个组成要素。油画专业出身的岩井俊二以色彩来最大化地凸显画面意象,运用喜欢的色彩表现在电影中:漫天的白雪,穿黑色衣服的渡边博子,黑白的反差搭配给人一种单纯而鲜明的美感和温暖而淡雅的意境。简洁的街道,红砖砌成的房屋,街道上红色的邮箱,灯光映照的暖黄的房间……每一帧画面都美到极致。

另外,《情书》通过色彩传递独特的视觉印象。在刻画现实的回忆时,画面偏蓝,饱和度较低,以冷色调为主;而在刻画男藤井树与女藤井树之间的回忆时,画面偏黄,饱和度较高,以暖色调为主。导演用暖色描摹回忆,用冷色书写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使观众对回忆部分的印象加深。

而从用光来看,影片运用了高光、逆光拍摄。逆光常被用来拍摄一些特殊场面,营造视觉心理上的恐慌或神秘感。而在《情书》中,逆光运用独特技巧,统一提高曝光量,从而能够看清人物的面孔,同时让人物的轮廓融化在稍微曝光过度的背景中。例如影片55 分钟时,女藤井树在整理书,身后的窗户照射进很亮但却不刺眼的强光,柔和地包裹着她;影片59 分26 秒时,两个藤井树面对面交谈,男生拿着卡片对她说:“藤井旋风。”这时两人身旁的窗户透出了巨大的白色光线,笼罩着彼此,给人梦幻奇妙之感。片中所有存在窗户、门等会透光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光线效果。这是由于高光太过充足,人物因此被虚化,轮廓若隐若现,变得不那么真实。

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曾说:“景别就是画面包括的范围。景别决定全片的叙事风格。‘没有我的环境就没有我的人物’。”影片开头,博子起身走在雪地中,运用大远景,一开头便是冬天、大雪,展示了空间、环境,交代了背景,表现了多层次的景物。而特写主要用来拍摄重要的物件细节和人物瞬间的神态变化。《情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结尾的特写:女藤井树收到了学妹们送来的书,在借书卡片最后发现了男藤井画的少年时候的她。此时运用特写,进行解释说明,令人回味无穷,印象深刻。由此可见,景别可以暗示、描绘电影空间,建立影片与观众、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建立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

“当语言不能到达时,音乐就出现了。”电影音乐在配合与表达剧情上,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电影《情书》的背景音乐带有一种温馨的色彩,不快不慢,没有大悲大喜,夹杂淡淡忧伤,配合着整部影片的叙事顺序,将剧情娓娓道来。《情书》中的主要乐器是钢琴和大提琴。在影片第9 分钟时,渡边博子在看男藤井树的毕业纪念册,此时应景的校园铃声叮叮当当响起,使人立马陷入关于校园的回忆;9 分40 秒左右,博子找到了男藤井树的地址,随之轻快的钢琴曲响起,博子将地址抄到了自己的手臂,随着其母的到来,音乐也戛然而止,博子激动而又不安的心思被打断;随之一段轻巧的大提琴将人们带入此时生活在小樽的女藤井树的生活,由此展开了叙事……影片的经典桥段出现于58 分29 秒左右,女藤井树望向正在看书的男藤井树,白色的窗帘被风吹起,男藤井树在窗帘后时隐时现。此时,大提琴的音乐就像一首写意的诗,从提琴共振箱里传出的弦音晕开淡淡的朦胧的情愫,多情的钢琴曲像一首叙情诗,撩拨人心,含蓄地将埋藏在男女藤井树心底没有表白过的朦胧初恋表达得恰到好处。另外,影片1 小时10分53 秒时,男藤井树与女藤井树一起骑单车的画面,仍旧配以轻柔的大提琴,男藤井把戴在自己头上的袋子套到了女藤井头上,自己快速骑走……简短的画面配以恰到好处的音乐,足以表达两个少年之间模糊的小情愫,仿佛在告诉人们,这就是青春。感性的音乐是人物情感既具体又抽象的外化表现;而提琴音色悠扬,琴弦的音色含情,表现力丰富。能较好地反映人情感的提琴,也对电影的“传情”起了决定性作用。

三、残酷青春与回忆主题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认为:“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我甚至认为,抓住一个好的剧本是导演艺术的第一步。”从《情书》《梦旅人》《燕尾蝶》,再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的影片无不围绕青春与情动展开。导演将《情书》的主题定义为青春与爱,分别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情节的把握以及细节的描写来诠释主题。

人物创作要具有真实性。美国影视理论家赫尔曼在《电影电视编剧知识与技巧》一书中指出,要写好人物,就必须让其“处在一种不得不做出断然决策的局面中”,人物的性格只有“在人物发现自己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时才特别鲜明”。在片中,渡边博子性格执拗而单纯,想着寄给未婚夫的信对方能够收到,并认为就是男藤井树写的回信。得知真相后,执意到小樽寻找女藤井树。在看到女藤井树回眸的面貌明白一切后,还在雪地里哭喊着问:“你好吗?”然后自问自答:“我很好。”她是执着的,同时也是坚忍、善良的。而女藤井树则与渡边不太相同,年少时的她懵懂单纯,青涩美好,低调纯真。为了把拿错的试卷给男藤井树而等他到天黑,为了让他看清楚试卷上的内容而转动自行车脚踏板给灯发电。成年时候的她看似大大咧咧,却通过点滴回忆,渐渐领略到当年的情愫。她同样也是善良的,善良地回复了博子的“情书”,善良地帮她回忆那时候的男藤井树。

情节由一系列表现人物、人物关系和矛盾发展的相互联系的事件构成。情节的核心要素是矛盾冲突。影片的第一个冲突出现在10 分钟左右,渡边博子把藤井的地址抄到了手腕上,以此构成了情节开端,引出故事发展。另外的冲突体现在秋叶与博子之间。收到女藤井树回信的博子竟然坚信是男藤井树回信给她,而秋叶对于其坚持继续书信往来的举动表示诧异且不支持;女藤井树对于要不要继续回信的纠结,博子去小樽找到女藤井树,看到她回眸的瞬间……故事由无数的情节组成,而这些情节也构成了独特的一部部影片。

细节是刻画人物心理、性格和展示情节发展的有力手段。真实是细节描写的首要追求。影片对场景和人物的刻画看似唯美,实则真实。现实中,相信每个人关于青春那些微小细节的回忆,都是暖色调的;也不乏博子那样对一个人、一件事充满执念的女孩。影片着重刻画的男女藤井树的回忆,便是通过一点点细节拼凑而来。男藤井树在图书馆不断地借几乎没有人看的书,在空白的借书卡上写他和她共同的名字;傍晚的自行车存放处,女生手摇自行车脚踏板来为灯发电,他对着试卷答案,为了多几秒与她相处的时间;骑自行车把自己头上戴着的纸袋在经过女生时套到她的头上,只为了逗逗她并看看她可爱的反应……这些微小却真实的细节,其实都暗藏在我们的回忆里,即使细节不同,但感情相似。直到最后女藤井树看到借书卡背后自己的画像,终于明白了一切。这时候的她,心情不一定是惋惜或痛苦,而是一种温暖,成为一种让人嘴角扬起且忘不掉的回忆。

该片虽如散文诗般优美,但也藏匿着死亡的元素。现实的情节中穿插着男藤井树的祭奠典礼、女藤井树父亲的过世、冻死在冰雪中的蜻蜓、旧屋搬迁、抢救女藤井树等一系列传达着死亡信息的符号。这也与导演的某些个人风格有着些许关系。几乎在所有影片中,岩井俊二都从不同角度暗示了青春的残酷,试图拨开死亡面纱。例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穿插了斗殴情节,看似描绘青春却充满压抑,以及《梦旅人》中的意外、手枪和最后的死亡等。

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真挚的感情没有磨灭。生命是短暂的,而爱情是永恒的。岩井俊二在书中这样写道:“想着铃美对秋叶的感情,秋叶对博子的感情,博子对藤井树的感情,藤井树曾经对同名同姓的女孩的感情,以及那个女孩现在对曾经同名同姓的女孩的感情。”②

年华是无效信。《情书》里的年华,对于感情的即时性来说,已经无效,而对于感情的永久性来说却是永恒。

注释:

①汪洪梅.冬日里洒落的温情——电影《情书》的主题再浅析[J].电影评介,2010(02):45.

②[日]岩井俊二.情书[M].穆晓芳 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55.

猜你喜欢

井俊二渡边情书
环游世界的梦
你好,之华
岩井俊二首导华语片 《你好,之华》
一封情书
摇摆不定的青春物语
暖暖的等
写给电影人的情书
岩井俊二的电影叙事风格问题思考
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