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作品翻译研究20年*

2020-02-23张淑敏夏迪娅伊布拉音

民族翻译 2020年6期
关键词:译本隐喻译者

⊙ 张淑敏 夏迪娅·伊布拉音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鲁迅(1881—1936年),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的作品风格独特、意义深远,更富有美学价值,近百年来不仅影响着国内读者,更被译成英、日、俄、泰、法、韩、德等50多种语言,蜚声国际。进入21世纪,随着翻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视角转向对鲁迅作品翻译的研究,通过多角度剖析原文,以期完善译文,从而达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及思想的目的。本文通过数据统计,以语言学及翻译学相关知识为载体,旨在对20年来鲁迅作品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研究重点,探究其发展趋势。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鲁迅作品翻译研究相关文章为数据来源。时间起始日期设定为2000年1月1日,终止日期设定为2019年12月31日,检索后,通过人工筛选的方式辨析鲁迅译作与鲁迅作品翻译,同时不局限于期刊,与之相关的学位论文及会议论文也一并采用,共计得出401篇文献。

(二)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法是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研究主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量化分析方法。本文运用Excel统计并处理文献数据,通过绘制相关图表,对年份曲线、翻译语言、翻译作品、文献占比等进行统计,根据统计数据采用定量及定性分析法,形成最终结果,以此来归纳鲁迅作品翻译研究20年来的发展趋势。

二、鲁迅作品翻译研究的现状

(一)论文数量分析

20年来鲁迅作品翻译研究大体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至2009年,鲁迅作品翻译研究相关论文篇数相对较少。2010年后,随着相关课题的设立和人文社科基金的投入,相关论文篇数也水涨船高。据统计,2010年至2019年产出的部分论文来自于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总课题数量达87个,如图1所示:

图1 论文篇数及课题数曲线

通过筛选得出的数据显示,20年间对鲁迅作品翻译进行研究的期刊论文总数为401篇,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及会议论文集。其中期刊论文数为199篇,学位论文数为191篇,各占总数的49%和48%,会议论文集则从2012年开始出现,数量相对较少,仅11篇。虽然只占总数的3%,但其高度上升到全国性的学术研讨层面,也足以证明学界对鲁迅作品翻译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二)作品出现频率分析

如表1所示,鲁迅的作品翻译涉及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杂文等多种文学体裁。

表1 作品的文学体裁

由表1可以看出对鲁迅作品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小说主要功能在于作家通过对现有的社会环境进行思考,批判当时的社会状态,能够有效地提升当时社会群众的思想觉悟。[1]

不同文学体裁的作品,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翻译策略及翻译技巧不尽相同,作品出现的频率印证了翻译的难易度及译文的接受度,且作品出现的频率越高,其相应的文学价值也就越大。作品出现次数如图2所示:

图2 作品出现次数

以出现次数最多的《阿Q正传》为例,鲁迅用幽默尖锐的语言塑造出一个靠着“精神胜利法”生活于世的底层小人物,以此批判当时社会的封建,揭示当时人民的辛酸。《阿Q正传》被翻译成不同语言,有多个译本,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可见其经久不衰的文学价值和研究意义。相对而言对其他作品的涉及相对较少,这表明对鲁迅作品翻译的研究还有相当大的延伸空间。

(三)翻译语言分析

鲁迅作品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广为流传,读者遍布全世界。为了更清晰地描述各种语言对鲁迅作品翻译研究的现状,以下分为国外语言研究和国内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两部分加以讨论。

国外对鲁迅作品的翻译中,日本起步最早,始于1924年。然后是美国、法国和苏联(俄),均开始于1925年。随后对鲁迅作品的不同语言翻译相继展开。在统计出的401篇文章中,有393篇文章涉及鲁迅作品海外翻译研究,其中英译作品研究占87%,其次为日译作品研究,这可以侧面印证不同语言学习者的数量及偏好程度。相反,一些小语种的翻译研究却鲜少涉及,如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捷克语、印地语等。具体篇数如图3所示:

图3 各语言类翻译研究相关文章篇数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对鲁迅作品的翻译紧锣密鼓地展开,如维吾尔语、藏语、蒙古语、哈萨克语、锡伯语等,鲁迅的作品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桥梁。本次选取的论文中关于少数民族语言鲁迅作品翻译研究相关文章有8篇,其中涉及维吾尔语有7篇,蒙古语1篇,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活动受起步较晚、译本较少的限制,因而对鲁迅作品翻译的研究鲜少有人涉足,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四)研究热点分析

为了了解20年来鲁迅作品翻译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收录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整理,由于一些会议论文集及赏析作品不含关键词,故最终提取了374篇文章的关键词。通过计量分析,除了鲁迅和翻译这两个高频词外,出现次数排名前十的关键词如图4所示:

图4 关键词排名情况

三、鲁迅作品翻译研究归类

(一)切入角度不同

401篇论文研究的切入角度各不相同,经过筛查,笔者选取出了具有代表性且出现次数最多的3种角度,即从理论范式角度进行研究的论文有193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进行研究的论文有111篇,从文体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论文有45篇。

1.理论范式角度

范式的理论和概念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范式是“在科学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2]这一概念被引入翻译学后,一些研究者习惯在某一理论框架内进行翻译研究,如翻译策略的相关理论、图里翻译规范、哲学解释学、行动者网络理论、社会符号学、纽马克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适应选择论、模因论、巴赫金对话理论、格式塔意象再造、多元系统理论,等等。其中从翻译策略相关理论出发的论文较多。古今中外的翻译家提出了不少翻译策略,如尤金·A·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归化与异化;严复提出的“信”“达”“雅”;钱钟书提出的“化境”说;鲁迅提出的“宁信而不顺”等。翻译策略的选择奠定整篇译文的基调,但殊途同归,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从翻译策略角度进行研究的72篇论文中,28篇选择了归化与异化理论。归化与异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要探讨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异质性。另外,20篇选择了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3]65,主要强调的是翻译的交际功能。还有5篇选择了“信”“达”“雅”,即准确、通顺、得体,严复首次将“雅”纳入翻译标准中,凸显了文学翻译的韵律性和观赏性。1篇选择了“化境”说,“化境”即“不因语言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4],译者对此高度的攀登永不止息,因为这对译者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对语言的转换、内容的挖掘、风格的把控,而是更深层次的对两种文化的熟稔。还有18篇论文从翻译策略综合使用的角度进行研究。

2.译者主体性角度

随着文学翻译的日益繁荣,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在与日俱增。译者主体性研究不仅对翻译研究,同时对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和翻译文学史的撰写都具有重要意义。[5]译者主体性受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等的限制,但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语言的再构建者,译者应尽可能保持客观而中立的态度,这不仅有助于正确且透彻地理解原文,对翻译过程更是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即“译文能否忠实于原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译者能否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6]筛选出的111篇论文大都通过探究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来阐释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能否正确传达原文思想及译文水平,决定因素在于译者的主体性。

3.文体学角度

鲁迅作品文体涉猎广,对不同文体作品的翻译也不再限于简单的流畅一致,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鲁迅作品以小说为主,且小说的翻译具有实用性较强、理解较易、掌握较快等特点,因此从小说文体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多。小说翻译中最突出的问题为“假象等值”,即:译者认为原文中的某些虚构事实有违常情,因此有意进行“情理之中”的改动。译者以为这样一来,自己的译文形成了与原文更为合理的对应,实际上却损害了原文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7]所以小说体裁看似简单,也未全然达到翻译的顶峰。相对于小说翻译而言,诗歌翻译不仅要考虑题材、字数、行数——题材是在翻译过程中遣词用字的前提,字数和行数是与原文一致的参考标准,还要考虑韵律、重音、格律——三者都赋予了译文更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保持原文文体特征是值得探究的。

除此之外,也有从影响与传播角度对译介历程及特点进行探究,从重译角度对错译、误译现象做出梳理,从文化、思维及意识形态差异角度对翻译产生的影响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的论文。从理论范式的选择上可以看出,跨学科研究正趋于主流,虽然理论范式视角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是为翻译研究服务。跨学科研究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运动的大趋势,还能为翻译学注入新鲜血液,全面而综合地为翻译学发展提供助力。

(二)研究内容不同

选取的401篇论文其研究内容也不尽相同,正因如此才可以帮助我们从多维度审视鲁迅作品,进而发现翻译活动的无限魅力。研究内容出现频率较高的分别为:文本整体翻译研究相关文章有197篇,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相关文章有115篇,特殊句式翻译研究相关文章有22篇。

1.文本整体翻译研究

文本整体除了指字、词、句、段、篇的具体翻译,还有对其承载的文本风格再现的研究。这与译者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翻译方法的选择与转换密切相关,涉及翻译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其中文本风格翻译研究的论文较多。风格是文本的灵魂所在,它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特质、作者的成长经历、性格特征、作品的行文结构、语言特色等一系列因素休戚相关。因为文本风格具备以上特点,故风格再现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特殊要求,也是文学翻译的艺术生成的关键问题。[8]鲁迅作品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特色,就其英译本而言有杨译本、蓝译本、莱尔译本等。不同译者对原文风格的把握和译文风格的体现都有差异,译者采用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也略有不同,但都对文本风格翻译的可译度做了扩充,译者的谋篇布局也是文本风格的重要体现。如鲁迅作品中有不少双声叠韵词,不仅读起来生动悦耳,更蕴含韵律美感,但与之等值的英译几乎不存在。杨译本则利用英语的修辞特点,既准确保留了原文含义及特色,又使译文押韵,灵活变通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因此,文本风格的翻译不仅常被视为评估翻译质量的有效手段,也逐渐成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2.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

鲁迅作品针砭时弊,包含了大量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9]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重点往往不在于文本本身,而在于文本这一载体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读者的理解程度,还关系到是否能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产生助力。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相关论文多达115篇,如熟语的翻译、方言词的翻译、科举文化词汇的翻译、民俗文化的翻译、典故的翻译、成语的翻译等,占总篇数近三分之一,足以证明其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受文化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及文化差异的限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除了采用常用的直译和意译方法,特殊情况下也会采取添加注解的方式用以拉近不同文化间的距离。

3.特殊句式翻译研究

特殊句式翻译研究包括对隐喻、幽默、反语、讽刺、反讽、修辞、白描、“把”字句、“能”字结构等方面的翻译研究,其中隐喻翻译研究的论文颇多,隐喻蕴含着对社会的鞭挞和人性的思考,如“动物”的隐喻、“疾病”的隐喻、“颜色”的隐喻、“情感”的隐喻、“心”的隐喻等。由于隐喻认知本身就是需要理解转换的过程,因此隐喻的翻译也成为了不小的挑战。很多研究者试图从不同理论的不同角度来探析隐喻翻译,对隐喻翻译的研究经历了从其修辞功能到其认知功能的过程,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可认知语言学为隐喻的翻译提供了新途径这一观点并进行了探索。因为人类对客观事物认知的相似性,不同语言中概念域映射一致的隐喻方式必然存在,因此隐喻的翻译可通过对等转换来实现。除此之外,还有移植、增补等翻译方式。概念域映射的移植不仅是处理蕴涵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的翻译方法,在目的语中移植进原语文化还可以丰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3]279

除此之外,译本的影响与传播研究相关文章有9篇,其中4篇研究了译者误读和误译现象,为完善译文建言献策。还有些研究内容相对零散,如有译介及其特点研究、译作外宣研究、鲁迅精神及形象研究、复译研究、不可译性研究、读者接受度研究、欧化现象研究、文化差异研究、译者思维模式研究、译本标记研究、译者过度翻译研究、译本评估研究、诗歌押韵研究、语言变异研究、翻译中缩合现象研究、标点语用功能研究,等等。

(三)研究方法不同

英国著名的翻译学家纽马克认为翻译批评有五大目的:提高翻译质量;为翻译教学提供实例;阐明特定时期特定领域内的翻译观念;帮助理解名家名作;比较原语和译入语在语法上的异同。[10]针对鲁迅作品翻译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比较研究法,包括原文与译文对比研究相关文章有204篇,同语言译文对比研究相关文章有164篇,不同语言译文对比研究相关文章有3篇。

1.原文与译文对比研究

原文与译文对比研究涉及词汇、语法、句法、对话、谋篇布局等多个方面,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汉英语篇衔接对比研究、汉英形容词重叠式对比研究、汉英白描语言对比研究、汉英自由间接话语对比研究等。如:因为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上的异同,所以通常采用保留、转换(主客体转换,主被动转换,主语调整)、增减等方式进行翻译。因此原文与译文的对比不仅可以探求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思维模式和语用表达上的异同,了解并掌握这些客观规律,还为翻译过程中技巧的灵活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能在翻译教学中充当有效素材,促进翻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同语言译文对比研究

同语言译文对比研究中英译本占比最大,因为梁社乾、冯余声、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蓝诗玲、威廉·莱尔、王际真等翻译家先后将鲁迅的作品翻译成了英语,这为译文对比分析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从不同角度对多版译文进行对比研究,如:词汇翻译对比、语法选择对比、风格保持对比、传播范围对比、接受程度对比等,不仅可以判别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情感是否到位、是否符合译文读者语言习惯、起承转合是否生硬等,还可以了解译者翻译特色及个性标签,更是衡量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尺,这都为读者选择译文,对译文内容做出正确判断提供了帮助。

3.不同语言译文对比研究

这方面的文章中2篇是英译本与日译本的对比研究,通过建立三语平行数据库,输入关键词进行筛选,从而找寻两语译本翻译表达的异同点及原因。就幽默文本的英日翻译而言,日译本保留了绝大部分幽默,英译本幽默缺失较多,译本幽默效果相差较大。其原因在于中日文化的相似性以及同型汉日语词汇的普遍性。另外1篇是朝鲜语译本和韩国语译本的对比研究,通过两种译本的全文对比,发现朝鲜语译本重点倾向于作品思想价值,韩国语译本则侧重于艺术再现,证明翻译活动与两个国家的大环境密切相关,这也为三语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研究对比分析,多所高校都基于语料库设立了相关课题,课题的设立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对比分析的重要性。其余论文大多立足于译本本身,采用个案分析法进行研究,如译本中语用预设的传递、译本标点语用功能、译本特点、译本影响与传播、译本赏析、译本批评等。除此之外,文献梳理法、历时研究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也穿插其中。

结语

鲁迅的作品,有文言文,也有白话文,甚至还有杂合语言,这无疑增大了翻译的难度,再加上作品中白描艺术,画龙点睛艺术,性格塑造艺术的运用,暗喻、幽默、反语、讽刺等语言风格贯穿始终,无论秉承何种翻译策略去翻译鲁迅作品都是巨大的挑战。鲁迅作品的译介工作已存在近百年,但翻译的脚步从未停止,重译、复译的呼声层出不穷。译为英语的《祝福》有5版;译为法语的《孔乙己》有8版;译为日语的《阿Q正传》有10多个译本……由此可以看出翻译家对鲁迅作品的高度肯定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通过上文的量化分析,可以看出鲁迅作品翻译研究的趋势,即对文化翻译的重视程度日益凸显。为了让鲁迅作品传播更广,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笔者提出以下4点建议以供参考:首先,截至目前,鲁迅作品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诗歌、散文、杂文、回忆录的研究相对较少,可以横向拓宽研究范围,以此传达文学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其次,对不同语言译文的对比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通过纵向对比研究不仅可以探究不同语言及思维的异同,而且对语言教学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再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辅助翻译研究,选择原文与译文最优匹配项,以此提高译文准确度和接受度,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最后,鲁迅作品翻译研究的语言中英语占最大比例,因此国内可适当向少数民族语言倾斜,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外可适当向小语种倾斜,补齐短板,以此扩大传播面,提升影响力。由此可见,鲁迅作品翻译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译本隐喻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英文摘要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英文摘要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