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文本巧点拨 读写结合妙渗透
——谈《写出人物的精神》的教法

2020-02-23

语文天地 2020年26期
关键词:抒情鲁迅细节

王 洁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不仅文章内涵好,语言表达以及写作技法也堪称经典样本,教材的写作部分注重单元文本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点的切分和选择,在单元课文内容和写作上进行了有机配置。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资源,依托文本,读写结合,对该单元文本内容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的亮点进行精巧点拨,体味作家写作上的巧妙之处,有意识地强调学生要积极地学习借鉴和模仿化用,依托文本教写作,可以突出随文学习的实效性,以此来渗透写好作文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一课,本次习作指导,旨在教会学生抓住具体事件中的典型细节、运用适当的写作手法、合适的抒情议论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从题目“精神”二字入手,理解精神二字是指品格、品质、个性、气质等,怎样写出人物的精神呢?课本中明确地罗列了写好人物精神的三条途径,在教学中可以依托本单元经典篇目中的精彩语段巧妙点拨,获得写作启示。

路径一:细节真实

抓住典型细节表现精神风貌。从人物的细节描写、物品的细节刻画、环境描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1.还原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的特点,正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我们印象中的鲁迅是严肃的,根根头发都竖起来的,可是在萧红的笔下他是可爱的、乐观爽朗的。在写鲁迅先生走路的特点时“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脚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这一系列动作其实就是鲁迅先生一往直前、义无反顾、直率的性格写照。

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作者臧克家紧扣文章题目“说和做”两个层面,截取了闻一多先生言行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他抓住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不同身份下言行观点的差异。作为学者,闻一多“目不窥园,足不下楼”,作为革命家,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在这里,我们既感知到了闻一多先生的专注、执着、务实的一面,又感知到了他的那份刚正和无畏。所以,在针对同一个人物不同身份的行为表现,可以尝试学习这种对比对照的方式,使人物的形象更为立体。

2.还原与人物相关的物的特点,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能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剪得整整齐齐。这些叠词强调物品的排列整齐、规规矩矩的特点,同时也是对人物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的凸显。

3.通过典型细节中的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人物性格。生活处境:如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在这个语段中,鲁迅先生始终是坐着,但萧红通过还原场景,通过在黎明、在夜晚的变化和人物动作始终坐着的不变形成一种对照,从而体现鲁迅废寝忘食、忘我的工作精神。自然环境:“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严酷的自然环境会为体现人物精神蓄势。时代处境:如“‘文革’时期……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许多行为只有在时代处境之下才能展现人物内在的精神。由此可见,细节描写不仅仅通过还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进行描写,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人物精神相关的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更可以通过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场景进行描写,精彩的细节描写是对生活体验的一个最好的还原。

路径二:形象真切

借助一些对比、衬托、正侧面结合、先抑后扬等的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人物的精神品格。

1.对比衬托。邓稼先的忠厚朴实的气质,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和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对比,凸显邓稼先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对比的方式主要是提供人物行为的参照,加深了我们对主要人物精神的理解。

2.侧面描写。如果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性格特征,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这就是侧面描写的妙处。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后我们想起这件事,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这里借鲁肃对吕蒙的评价体现吕蒙经过刻苦学习后才略过人,借许广平先生之口反映鲁迅为人的实事求是、深入实际,这样人物的形象会更真切。

路径三:感情真挚

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记叙、描写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抒情和议论只起到点睛的作用。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议论,抒情)。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议论,抒情)。抒情和议论放在开头可以为文章情感奠定基调,放在结尾,能升华主旨,也能使文章显得更为完整,也可以夹叙夹议,或随事情的发展不断地点明作者的情感,使文章处处有我,处处有体会。想真正写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观察体验是必不可少的,在写作中,要将生活体验中的细节进行还原,通过对人物的真实的细节描写,塑造出真切的人物形象,并通过真挚的情感抒发,从而传递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写作指导:习作《这样的人让我——》。提示:题目横线处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写出精神品质。梳理写作思路:明确写作对象:“这样的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可写的人物很多,包含老师朋友家人、以及历史名人、当代名人、文学作品中的文学人物等。聚焦人物精神,确定关于精神实质的关键词。强调选取典型事件和典型细节。写出我的感受。

在这次的习作训练中,通过依托文本,深钻细研,充分挖掘文本的特性,挖掘教材的价值,选取重点片段语句进行引导,通过学生品读片段巧妙点拨,将教材中的写法渗透到写作中,读写紧密结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总结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真正实现了用教材教写作的目的。

猜你喜欢

抒情鲁迅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春 日
鲁迅,好可爱一爹
会抒情的灰绿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借物抒情
鲁迅《自嘲》句
细节取胜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双阳』抒情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