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文本解读中洞察人性
——以《雷雨》一文的解读为例

2020-02-23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周朴园洞察雷雨

对于绝大多数与人相关的文本而言,读懂文本中的一些重要人物,显得非常重要,而所谓读懂人物,最重要的就是洞察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进而洞察人性。从宏观的教材分析角度来看,这是此类文本教学的战略需要,从微观的文本解读角度来看,这是此类文本教学的战术选择,而从作者行文的角度来看,洞察人性原本也是读者走进作者的关键步骤。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文本,构造了一个个经典的形象,从传统的人物形象解读角度来看,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好的形象,也有坏的形象,但是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又不能停留在好与坏的判断之上,因为人性是复杂的,仅用好坏是难以判断的,认识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实际上就是认识人性的复杂性,而只有认识了人性的复杂性,才能更为全面的构建一个人物形象。这一教学取向,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吻合的,所谓语言建构与运用,其重点不仅在于语言本身,还在于透过这些语言去看到更为深刻的人与事,当然这也需要借助于思维,某种程度上还指向文化。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选择《雷雨》一文来阐述相关观点。《雷雨》的经典地位毋庸置疑,其中的人物形象也深入人心,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通过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的性格塑造,可以为解读《雷雨》打开一扇别样的窗户。[1]

一、理解人性是人物形象的建立基础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建立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不能满足于仅仅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人物在文本中的言与行,去认识其人格特点、人性善恶等,而这些都与解读文本的形式有关。《雷雨》第二幕入选高中语文课本,至今已近三十六年。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营造多样性的、尝试性强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生为本,引导学生亲自尝试,以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二者的交融。[2]

其实好多高中学生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之前,是知道有这个经典剧本的,也是知道剧中有周朴元和鲁侍萍这样的人物形象的,但也正如同上面的分析一样,往往都是用好人与坏人去评价的。这种粗线条的勾勒,自然无法准确的建立起对人物的认识,而如果只满足于这种好坏判断,实际上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一个人也没有帮助。这个时候来思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笔者以为,如果满足于这样的教学,那人文性是得不到保证的。反之,如果引导学生去认识人性,就可以帮学生建立起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从而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在面向生活中,建立起一个个真实的、生动的、丰满的人物认知。

应当说,这样的教学思路与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相适应的,其实好多学生都能够认识到人性是复杂的,好人身上难免有错的一面,坏人也不可能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坏的。坚持这种客观辩证的观点,看待人物形象,既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也能够丰富高中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在文本细致解读过程中洞察人性

面向经典文本,从人性的角度去认识文本中的人物,这还只是一种宏观构想,真正的要想洞察文本中经典人物的人性,最根本的还是要对文本进行细致的解读。

比如对于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就应当立足文本,看看文本中是如何描写其言与行的。“我要我的旧雨衣”这句话就值得琢磨,俗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周朴园为什么要那件旧雨衣呢?“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这一句描写也值得琢磨,周朴园为什么会觉得他很奇怪呢?“(沉思)无锡”这一句同样值得琢磨,周朴园为什么会沉思呢?……

当然对于这些问题的提出,教师心中一般是有答案的,又或者说教师是知道如何引导学生的。但是对笔者来说,笔者还是倾向于让学生去解读这些细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去洞察人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去仔细解读文本本身,而不要过早的引导学生走向答案,最好的课堂形态则是让学生生成问题,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智慧地利用课堂新生成的教学资源的问题,尤其是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也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对人性的洞察。[3]

比如在《雷雨》的教学中,笔者就尝试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觉得周朴园这个人是好还是坏?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坏”,笔者稍等片刻之后,学生就发现似乎不能简单的用好坏来形容,也有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不完全是假的”……借助于学生的这些认识,笔者就明确告诉学生:认识课文中的一个人物,切记过于笼统,应当追求细腻,要真正的认识一个人,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一个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课文进行仔细的解读。

在进行了这样的引导之后,学生解读课文的视角就变得更加细致。事实上学生的视角一旦细致,他们就会对同一个人物的具体言行进行研究,并且提问。于是上面的问题学生自然就能够自己提出来,并且尝试着寻找答案。尤为可贵的是,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并不完全是自己发挥想象,而能够做到将上下文联系,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课文解读的整体观,与语文学科所强调的整体感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对周朴园这个角色,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认为他对鲁侍萍的怀念之情是真挚的,至少这么多年没有忘记,甚至还记得许多生活中的细节等。于是学生得出了周朴园“重情”这一认识。当然这个认识是有争议的,反对这一观点的学生立刻搬出了课文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这句话,并对其中的“忽然”进行解读。其实好多学生阅读到这儿的时候都感觉有些突然,不少学生在初次阅读的时候,以为有可能出现破镜重圆这一温馨画面,被“忽然”这两个字打破了。有学生自发的提出问题:“‘忽然’翻脸不认人,说明了周朴园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呢?”

对性格的追问实际上就是对人性的追问。毫无疑问,原先形成的“重情”这一认识,与画风突变后的“无情”形成了一对矛盾:原来判断得出的重情是错误的吗?还是因为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回头重新梳理剧中周朴园的言与行,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不像有假”,那又如何与后来的认识相协调呢?……最终学生得出的观点是:周朴园的人性是自私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虚假的,正是这样一对看似矛盾的性格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才显示出人性确实是复杂的……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可能洞察人性

如同上面所强调的一样,面对像雷雨这样的经典,文本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必须洞察他们的人性。比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对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重新建构,并非要为其翻案,只是想让学生对一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变得更加具体与全面,从而支撑起他们的生活认知。

其实也有相关的研究者指出,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对周朴园的解读流于表面,给人物贴上阶级标签,用道德来衡量好人和坏人。尤其对于《雷雨》第二幕,如何看待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往虚伪性上引导,但仔细推敲,也许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称不上爱情,但对侍萍的怀念却不是虚伪的,而是真诚的。曹禺先生曾说过:“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4]

尽管曹禺先生说的是“可能”,但笔者更倾向于“确实”,其实分析下来也不复杂:在情感世界里,周对鲁的感情不必贬低;而到了现实世界,尤其是面临利益的时候,情感世界的天平远不敌利益的需要。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不就是很多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吗?

猜你喜欢

周朴园洞察雷雨
高考满分学长带你洞察数学奥秘
雷雨天
“洞察号”在火星
《雷雨》中的“雨声”
雷雨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汇聚全球智慧 洞察生态未来
雷雨
《雷雨》(节选)
命制历史试题要强调科学性和洞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