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走入文本”到“走入心灵”
——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

2020-02-23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牧羊人植树心灵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教材分析或者说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让学生走入文本。多年的教学经验让笔者认识到,“走入文本”作为对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的描述是可以的,而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走入文本又不适宜作为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因为这无法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有清晰的认识,相比较而言,针对初中课文中直接或间接描写人物较多这样一个基本特征,明确提出“走入心灵”这样一个目标,显得更加实际。认同了这一观点之后,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就面临着一个从“走入文本”到“走入心灵”的问题,本文试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观点。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从“走入文本”到“走入心灵”并非一个全新的观点,对它的理解也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从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两个角度思考这一问题,然后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在“看”“听”“说”“读”“写”中,激发学生与教材的共鸣,这样就可以真正让学生通过“走入文本”从而“走进心灵”,从而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在心灵的沟通中感受文本的韵味,体悟文本的情理。[1]

一、“走入文本”是教材分析的基本要求

走入文本的基本内涵,就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能浮于表面,更不能满足于一些现成答案的记忆与“运用”(实为死搬硬套),因此可以说走入文本是教材分析的基本要求。这在《植树的牧羊人》一文的解读中会有充分的体现。

比如教材设计在预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要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

虽然这是一个预习问题,但它实际上也是学生阅读整个课文时必须思考的问题,很显然这个问题无法从课文中找到直接的语句来回答,因此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走入文本的过程。教学形态之下学生走入文本的过程,首先是一个阅读课文、理解文意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这并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任务,而对于教师而言,这又是一个需要悉心引导的任务。从宏观角度来看,《植树的牧羊人》围绕布菲耶在普罗旺斯高原多年的种植行为展开,老人通过长期的坚持使陷入生态危机的村庄恢复了生机,他的救赎指向了人类的精神世界。[2]从走入文本的角度来看,则需要引导学生抓住两个关键:村庄为什么会陷入生态危机?老人又是如何完成救赎的?

从课文直接描述的角度来看,这两个问题并不容易寻找到答案,而某种程度上讲,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更加强调走入文本。走入文本的过程,某种程度上讲是在解读文字的过程中进行想象与推理的过程,课文中有这样两句,一句是“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另一句是“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这两句一旦呼应,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就呼之欲出了;老人所完成的救赎,其实也可以从文本细节中解读出来,老人数年如一日,广种薄收,日积月累,终于将荒芜的沙地改造成一片沃土。

由此可见,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走入文本,确实应当是教材分析的基本要求,而有了这一要求作为基础,走入心灵也就成为了可能。

二、“走入心灵”是教材分析的根本指向

走入心灵强调的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灵沟通,文本是描述人或事的,因此走入心灵的过程,又可以理解为学生与文本中的人对话的过程,与文本中的事互动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相关,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系统、高效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挖掘文本内涵。[3]

在《植树的牧羊人》一课的教学中,标题本身就值得研究,牧羊人植树是一个看起来有些悖反的命题,引导学生从这对矛盾的角度切入,可以更好的实现从“走入文本”到“走入心灵”。这里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是对课文标题内涵的探究。首先必须承认这个标题是朴素的,看不出太多的内涵。但是正如上面所说,牧羊人植树又是有一些矛盾的——羊吃的是草,牧羊人却在植树,这个围绕自然生命进行的剥夺与再造,其实象征着一种价值取向;再往深处研究,可以发现数年之间在山下村子里植树的只有老人一人,而原来一个村子的人之所以背井离乡,很显然就是剥夺了自然界里绿色生命后的必然结果。于是通过课文的标题,又可以看到众人的破坏与一个人的坚守之间的矛盾。看到这些矛盾的存在,才可以让学生解读课文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是对课文中老人言行背后的心理透视。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语言并不多,相比较而言,描写牧羊人行为的语言比较丰富,比如有这样一句描写“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整篇课文中这一句显得有些不够引人注目,但是实际上这句话却暗示了牧羊人之所以能够数年如一日的植树造林,正因为他“自信、平和”的品质——因为自信,所以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变沙为林,因为平和,所以能够在坚持的过程中不焦不躁。哪怕“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它原因死掉。”只要“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就是成果。

因此从上述分析来看,牧羊老人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又是能够为课文标题赋予新的内涵的,因为没有了“坚韧”的品质,“牧羊人植树”是不值得书写的。同时可以发现的是,在文本解读中让学生走入心灵,可以让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譬如对“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一句的理解,好多学生的理解都是深刻的,比如有学生认为“这句话非常辩证,同时又非常具有‘力量’,这给我们(指学生)有非常大的启发。我们不植树,但我们一样需要‘像上帝一样创造’的力量”……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就意味着学生已经走入了作者的心灵了,又或者说与课文中的牧羊老人的心灵契合了。

三、努力从“走入文本”到“走入心灵”

上述两点强调了走入文本与走入心灵的价值与作用,并且明确了走入文本更多的是相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的,而走入心灵则更多的是相对于学生的文本解读而言的。虽然说两者的主体不同,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却必须两者兼顾,因为在课堂上教师掌握着主动权,只有语文教师有了从“走入文本”到“走入心灵”的意识,才有可能有相应的教学行为,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有同行提出在教学《植树的牧羊人》时,要抓住默读这个点学习语文知识,要通过文本、助读资料、个人体验感悟人文情怀,要通过评判和质疑提升思维品质。[4]。

其实在笔者看来,无论是让学生体验感悟人文情怀,还是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本质上都要以学生与文本互动为前提,而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又不是抽象的,其必须以学生解读文本中的字词,进而建构意义为基础,同时又必须更进一步,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人与事进行互动,从而实现心灵上的互动,认识文本中的人与事的意义与价值。如此,类似于《植树的牧羊人》这样的文本的价值才能更加充分的体现出来,学生也才能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猜你喜欢

牧羊人植树心灵
植树
去可可托海,做一个牧羊人
植树真快乐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植树鸟的来信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牧羊人
唤醒心灵
牧羊人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