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

2020-02-23施东琦金罗艺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南亚国际化跨境

文 施东琦 于 莎 金罗艺 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行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作为接壤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云南省,应如何发展高等教育以及如何使高等教育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当前一个亟需回答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

云南跨境高等教育背景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云南逐渐转变为深入全面开放的前沿、中枢,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连接点和交汇点。高等教育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云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省份,应充分发挥其辐射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区位优势,把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强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区域发展,认真贯彻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新使命和新方向。

要想以云南作为根基走向全国,最后扩展至南亚东南亚,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资源是根本依靠,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就必须在立德树人的同时加强内涵建设,在办学过程中需要高校彰显办学特色,注重融合创新,更要注重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能力,以便于为云南和国家建设培养不仅是专业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是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以及深厚人文素质的栋梁之才。

云南跨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地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的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飞速发展的推进器,为南亚东南亚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路径。

现阶段来说,跨境教育的大环境还是比较严格的,因为跨境高等教育项目和机构受社会、家庭和国内高等教育机构监督的同时还受教育进口国高等教育政府部门和机构的监督。这样良好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监管环境使跨境高等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参加跨境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之间有着明确的优胜劣汰制度,这与国外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跨境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必须不断努力学习才能满足毕业的要求。跨境高等教育的教育输入国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而就跨境教育项目中的引进国而言,引进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意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云南跨境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高校与企业的热情都日益高涨,但目前云南省高校培养跨境国际化人才还处于探索阶段,云南在境外投资的企业与日俱增,高校和企业协同“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一些省内高校信息比较闭塞、与国内外交流合作的院校比较少,在学校定位上出现一定的偏差,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重“ 引进来”、轻“走出去”,在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的支撑上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同时,还存在着留学生数量在增加,但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尚需加强的现实困境。

跨境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结合人才需求国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生源国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建整合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带动实验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逐步由验证性实验教学转变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并为创新性实验教学提供平台。

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引用英文原版教材加自编教材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各高校不仅应大力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同时还应该开发校本慕课资源,构建“互联网+”微课、慕课体系,建设慕课平台,推进“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鼓励开设跨学科课程、学科前沿课程、科研案例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推进本研课程衔接。

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学校探索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利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多种社会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坚持长短期聘用外籍专家,优化教师结构。持续扩大学校教师海外学习深造的规模,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开设足够的双语或全英语授课课程;注重南亚东南亚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在省内高校开设更多非通用语种专业,扩大培养规模,提高人才质量。

猜你喜欢

南亚国际化跨境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南亚》教学设计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尼泊尔是西藏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走向南亚的重要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