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包的历史演变及发展新趋势

2020-02-23谢亚权范桂芳

关键词:轻钢蒙古包蒙古族

王 龙,谢亚权,范桂芳

(1.内蒙古民族大学 基建处,内蒙古 通辽028043;2.鄂托克前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质检站,内蒙古 鄂尔多斯016200;3.内蒙古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蒙古族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2]。千百年来,蒙古族民众应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建筑材料(例如木料、毛毡等)建造出造型独特、可以随时搬迁搭建的蒙古包,并且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造,这说明蒙古包是游牧民族为了适应蒙古高原而创造的民居[3]7—8。蒙古包一直沿用至今,不仅是因为它蕴含了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而且必定存在建造科学方面的合理性,充分展现了草原人民的宗教观、伦理观、美学观、自然观,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地域文化特征。近几年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农牧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受地域、认识、资金等因素制约,农村牧区住宅的升级发展速度缓慢[4]。为了进一步改善牧区农村的居住条件,我们很有必要对农村牧区住宅新技术展开研究。农牧区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让牧民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装配式建筑因具有降低能耗、清洁生产、减少施工垃圾量[5],根据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施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等优势而进入人们视野[6],“装配式蒙古包”的新概念体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最新动向[7]。

一、传统蒙古包的历史演变与合理性

(一)蒙古包的起源

蒙古包(“格尔”[gər]),汉语“家”之意,清朝时称为“博”,是蒙古族重要的民族文化产物[3]6。如果说农耕依托于土地、是以“定居”为主的文化,那么游牧就是依托草木、以“旅居”为主的文化[8]。游牧民族具有崇尚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意识,牧民居住的蒙古包从建造材料到拆卸搬迁都不会破坏大自然,是一种生态建筑[3]6,能够全方位平衡牧人、牲畜、草场三者之间的关系[9]。蒙古包是草原民族物质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居住文化的体现,是蒙古族民众适应草原生活的智慧结晶。

(二)蒙古包的历史演变

两千多年以前,匈奴人居住的房屋被称为“穹庐”或者“毡帐”(蒙古包最初的原型),后经柔然、突厥、契丹等多个民族传承和改造,演变为蒙古包。蒙古包是亚洲民居中独一无二的建筑,不仅是蒙古族民众的安身之所,而且是蒙古族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

蒙古包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元朝之前的基础演变阶段、元朝的鼎盛发展阶段、近代蒙古包建筑的发展阶段,蒙古包的发展是多民族几千年建筑发展的结晶。

1.蒙古包在元朝之前的基础演变阶段

从原始社会到元朝,蒙古包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基础发展历程,阴山岩画和乌拉特后旗岩画关于毡帐的图案是对蒙古包最早的描述。我们根据岩画的历史时间可以推断,蒙古包类建筑最早诞生于青铜时代早期且以毡帐形式为主[10]。匈奴时期和东胡时期,蒙古包类建筑演变为红柳条和毛毡组成的穹庐式建筑[11]备胡第三十八。乌桓和鲜卑部落的蒙古族民众用牛毛绳对穹庐的各个面进行绑缚,将蒙古包的门(乌德[u:d])向东开启,以减少北方草原西北风带来的伤害[12]卷九〇,乌桓鲜卑传。《宋书》[13]卷九五,索虏传《南齐书》[14]卷五九,芮芮虏传《南史》[15]卷七九,夷貊传下等史料记载,柔然汗国时期的居舍都是“穹庐”。突厥时期的文献对穹庐的记载最为详尽,例如《北史》[16]卷九九,突厥传《周书》[17]卷五十,异域下等著作都直接或者间接提到“穹庐”。强盛时的突厥幅员辽阔,衰败后举族西迁,一部分族人来到位于欧亚两洲之间的土耳其(东西方文化交界地带),拜占庭建筑的穹窿顶很可能是借鉴了突厥祖先使用的穹庐圆拱形包顶的造型元素发展而来。契丹时期,契丹族一直过着游牧的生活,保持着以毡帐为舍的传统居住方式[18]卷三一,营卫志上。我们从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旗二八地一号辽墓出土的一幅石棺画中可见,此时期的毡帐形制均为半圆形顶[19]。

2.蒙古包在元朝的鼎盛发展阶段

蒙古帝国时期,尤其是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蒙古汗国时,蒙古包的制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牧民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制造一种便于移动且较为舒适的毡帐,包括“草地之制”和“燕京之制”两种形式,一个可以直接安装在马车上,另一个易于拆卸安装[20]。这一时期,贵族和平民皆以穹庐毡帐为居所,居所大小由主人的身份地位决定。一头牛足以拉动小的毡帐,大毡帐需要数头乃至数十头牛来拉动,鲁不鲁乞《东游记》[21]的插图可见其宏伟,这是穹庐被运用到移动式车载毡帐建筑的有力实证。蒙古帝国时期由于战争需要,民众经常结成大的游牧集团,形成环形排列的古列延,首领的毡帐位于中间,普通族人以阿寅勒的方式结合,规模小,距离远。

3.蒙古包建筑在明清时期至近代的发展阶段

蒙古民族在明清时期退居漠北,不断将传统的民居加以完善,创造了连接式天窗蒙古包,并且将毡帐元素应用于其他建筑形式。近代以来,蒙古族的行政管理中心由牧区转向城市,各族设计师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使蒙古包传统建筑元素在固定式建筑中的运用有了长足发展,比如旅游景区、火车站、会议大厅、博物馆、商场等。

(三)传统蒙古包的设计特点体现蒙古族民众的智慧

蒙古包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变发展至今,主要由架木体系[22]54(套瑙[tɔ:n]、乌尼[oen]、哈那[xan]、支柱[tɔlgɔ:r]、乌德[u:d])、苫毡体系(蒙古包架木上的覆盖物,起保护和装饰的作用)、绳带体系(围绳、压绳、捆绳、坠绳)三大部分组成(见图1),建筑造型和结构特点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3]7。圆形建筑是所有建筑造型中承受风荷载最小的建筑造型,蒙古高原的大风是对建筑最大的考验,蒙古包准确利用自身的造型特点将大风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测算数据显示,搭建坚固的蒙古包最高可承受十级大风[23]。

蒙古包架木体系中的套瑙([tɔ:n])和乌尼([oen])组成了蒙古包的“屋面”,乌尼([oen])搭成一个斜坡,变成可移动的组合式建筑,安装简便,屋面荷载和自重均比普通屋面小。蒙古包承受大雨和暴雪的考验时,架木结构需要搭建得“陡”一些,即乌尼([oen])在套瑙([tɔ:n])和哈那([xan])之间搭建的坡度要比平时搭建坡度大,这样会大大减少雨雪对蒙古包造成的负担[24],体现游牧民众的智慧。此外,套瑙([tɔ:n])和乌尼([oen])的连接呈日月射光状,表达了萨满教尚日月、尚圆的审美心理。蒙古族崇拜火,火与套瑙[tɔ:n]都代表太阳,牧民在地面以火为中心,摆放家具和生活用品[25]。

哈那([xan])的发明,是游牧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如果说套瑙([tɔ:n])是蒙古包的脑袋,乌尼([oen])是蒙古包的胸和腰,那么哈那([xan])就是蒙古包的腿或者下半身骨架。哈那([xan])作为建筑的墙体,有三个独特的属性:伸缩性、巨大的支撑力、外形美观。

首先,哈那([xan])的伸缩性使蒙古包的整体造型随季节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也是蒙古包可以装卸和搬运的重要决定因素。

其次,哈那([xan])是蒙古包架木体系的主要承重构件,能够承受1000 公斤至1500 公斤的压力:套瑙([tɔ:n])、乌尼([oen])、苫毡的大部分自重在传至地面之前将全部集中至哈那([xan]),通过哈那([xan])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网眼均匀传至地面基础。

再次,哈那([xan])通常选用统一规格的红柳棍钉装而成,这种轻质木材适宜钉装,不易受潮[26]。

苫毡和架木一一对应,覆盖套瑙([tɔ:n])的是幪毡,覆盖乌尼([oen])的是顶棚,覆盖哈那([xan])的是围毡[27]。苫毡是蒙古包架木上的覆盖物,如同架木体系的保护层和装饰层,一般用连续的犄纹、鼻纹、回纹为题材的图案加以镶边装饰。

蒙古包绳带体系的作用是防止哈那([xan])变形[28],应用绳带固定可以阻止顶棚、围毡下滑,避免被草原大风掀起,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延长使用寿命。绳带除了固定作用之外,还具有较强的装饰功能,捆绑方式有一定规律,通过横捆、竖捆、斜捆等方式分割出不同形状(例如方形、梯形、菱形、三角形等),构成一种独特的美。

(四)传统蒙古包的文化内涵

蒙古包的内部空间划分、色彩运用、物品摆放等都体现了蒙古包的文化内涵。根据蒙古族习俗,蒙古包的门(乌德[u:d])要朝向南面,因蒙古族男人在打猎、打仗时,一般向西边祭天,以祈求好运,所以蒙古族男人及所属区域在右边(西),摆放打猎、打仗等工具;女人及所属区域在左边(东),摆放针线、碗柜、灶炉等。蒙古包也体现了蒙古族独特的色彩文化,蓝色、白色、红色是主要颜色。蓝色代表天空,表现蒙古族对自然的敬畏;白色代表希望、圣洁、光明;红色代表火,也代表吉祥。此外,蒙古族民众通过阳光从套瑙([tɔ:n])射进蒙古包的位置推断时间,计时原理与其他民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蒙古族民众把传统计时文化同住所相结合,这也是蒙古包的特色之一。

(五)传统蒙古包能够适应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从安装和运输角度来讲,蒙古包具有天然的装配式建筑属性,重要原因是牧民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方式要求牧民的住所必须方便拆装和运输,能够快速建造和便于运输的属性也是装配式建筑追求的目标之一。蒙古包的组装有较为严格的顺序,依次是:搭建地板—树立包门(乌德[u:d])—支撑哈那([xan])—系内围带—支撑套瑙([tɔ:n])—搭建乌尼([oen]),再铺盖内层毡,围哈那([xan])毡,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围哈那([xan])底部围毡,最后用绳索围紧加固[29]。方位为朝日,东南向,如此可抵抗西北风。人们需要寻找相对平整的地面来搭建蒙古包[22]55,不受季节和地点的约束,周围有供给牧民和牲畜生活的水和草即可。

经历长时间的拆装建设,蒙古包的搭建、拆卸已经形成固定程式,人们简单学习之后就能完成全部操作步骤。蒙古包拆卸后的各个部件比较容易搬运,通常情况下,一到两辆勒勒车就能轻松搬运一顶由四个哈那([xan])组成的标准蒙古包。这种集成式的房屋构造和宜家式的安装拆卸过程同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理念十分相似,从建筑角度来讲,不仅节省了建造成本,而且大大缩短了建造时间,这并非巧合,而是一种工程智慧的共鸣。北方游牧民族在几千年的游牧生活中总结的建造经验在当今领先的建筑理念中仍然受用,不仅反映了蒙古族对住所钻研程度之深,而且侧面反映了这种建造方式的合理性。蒙古包修造方便、成本低,所有建筑构件均来自周边环境,较为容易获取建筑原材料,架木结构和苫毡体系的制作都由牧民自己加工,蒙古包的修造任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二、现代蒙古包的发展新趋势——“装配式蒙古包”

(一)传统蒙古包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蒙古包作为一种文化常常在展览、旅游、餐饮等领域出现,搭建蒙古包的材料和形式不断被改变。传统蒙古包的哈那([xan])是易受潮变形的木条,稳定性低;蒙古包内一般依靠自然通风,夏季降雨的湿寒环境会降低居住舒适度,人们极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蒙古包的卫生问题和采光问题也亟待改善。国家实施草场承包制度,牧民定居放牧,交通越来越便利,蒙古包原有的以移动为特点的优势渐渐消失[30]。

(二)符合新发展趋势的“装配式蒙古包”

蒙古包和装配式建筑的建造理念基本相同,全部建筑构件在前期加工完成,建造现场只需要进行安装构件的工序;安装和拆卸过程形成固定程式,方便非专业人员学习和操作;大大缩短了建造的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尽量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建筑垃圾,为装配式建筑理念同蒙古包更好地结合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基础。装配式建筑理念与蒙古包之间建筑材料和安装工艺的差别也为二者的结合提供许多新思路。所以,能够将二者的特点和优势充分体现、适合牧区人民居住、兼具实用功能和民族文化、经济耐用、外形美观的新型建筑形式——“装配式蒙古包”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蒙古包的发展新趋势“装配式蒙古包”概念展示,见图2。

蒙古包的“屋面”(由“套瑙”[tɔ:n]和“乌尼”[oen]组成)同轻钢装配式建筑屋面结构体系中的屋脊梁和屋面板分别对应,均采用较灵活的承重搭配方式。屋面板的尺寸通常根据屋面的大小综合计算,保证各屋面板的尺寸和其他参数一致,保证乌尼([oen])的长短、大小、粗细整齐划一,这样既有利于工厂制作加工,也大大方便了现场安装施工。但是套瑙([tɔ:n])的通风及采光功能是屋脊梁不具备的,轻钢装配式建筑目前只能通过在墙板或者屋面板上开窗来满足室内的通风采光需求[31],套瑙([tɔ:n])的多功能性对单层轻钢装配式的发展是一种启迪。

哈那([xan])是蒙古包的墙体,同轻钢装配式建筑中的墙板对应。我们可以把苫毡体系看作钉装在屋面板和墙板骨架上的建筑板材,绳带体系则相当于将苫毡与乌尼([oen])和哈那([xan])固定在一起的“钉子”,围绳相当于轻钢装配式建筑构件中的圈梁。轻钢装配式墙板采用轻钢薄壁骨架拼装,内部填充隔音防火棉骨架,两侧分别钉装室内外板材,与屋面的设计方法相同,尽量将墙板设计成同一规格,方便加工和安装。

一直以来,搭建蒙古包对场地没有特殊要求,平整地面均可搭建,过去人们大多选择草地或者沙地,现在随着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也有人将蒙古包建在水泥地、瓷砖地、沥青路面上。地形条件不同,固定蒙古包的方式也不一样。在软基地面,例如草地、沙地上固定蒙古包,我们可以用长的钢钎地钉将蒙古包牢牢扣住;在混凝土地面或者沥青地面上固定蒙古包时,我们可以在柱底板上利用膨胀螺丝将蒙古包固定,同时需要防止膨胀螺丝破坏水泥地面。“装配式蒙古包”基础系统设计为拼装式,在地面等距位置设置墙体系统卡槽,方便现场安装和运输。

三、新形式蒙古包的可行性和优势

(一)新形式蒙古包的集成化程度更高

蒙古包搭建承重结构体系之后,需要铺挂苫毡和绳带、安装木门(乌德[u:d])等。装配式蒙古包在工厂已经完成墙板和屋面板与各种建筑板材的安装,进户门(乌德[u:d])和增设的窗户也在工厂组装完成,人们在施工现场只需按程序拼装楼板、墙板、屋面板,不需要铺设苫毡或者绑缚任何绳带,更不需要安装进户门(乌德[u:d])等其他构件,完成拼装的蒙古包同样拥有传统蒙古包的室内外装饰样式。

(二)新形式蒙古包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薄壁轻钢装配式蒙古包的骨架采用薄壁轻钢材质,刚度优于木材,搬运和安装时不易变形或者损坏。装配式蒙古包的连接方式多为螺栓连接,虽然与皮钉和鬃毛绳的捆绑连接都属于柔性链接方式,但是螺栓的连接稳定性和受力程度远远大于传统的蒙古包固定方式。薄壁轻钢骨架选用镀锌钢卷材拉制而成,不易腐蚀。薄壁轻钢装配式蒙古包的承重骨架的耐久性比传统蒙古包的木质骨架好[32]。

(三)新形式蒙古包更环保、更经济

传统蒙古包的承重结构部件长期承受荷载、被不断搬运和安装,属于蒙古包系统中最容易损坏的构件,损坏后只能更换新的木质构件,消耗了许多的木材资源,随着我国对森林和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这种蒙古包的维护成本越来越高;制作和维修苫毡、绳带也会大量使用动物皮毛,既是牧民家庭很好的经济收入来源,也会间接造成牧民的经济损失。薄壁轻钢构件是一种可以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轻钢骨架受损或者无法承受合理的荷载时,轻钢材料能够被人们回收再利用,大大减少牧民的经济损失;建筑板材的使用寿命远远高于苫毡和绳带的使用寿命,从整体经济角度来讲,新形式蒙古包的综合成本比传统蒙古包低。这种减少使用木材和动物皮毛的方法非常符合当今社会的环保理念,随着沙漠化的日益严重,草原上的林草生态系统更需要保护,减少砍伐草原林木,不仅是对草原的保护,也是对全社会负责。

四、结语

蒙古包始于毡帐,经过各游牧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和改良,成为草原牧民们最终选择的居住形式。蒙古包传承至今,足以证明这种房屋建造理念的成功和建筑技术的合理性。“装配式蒙古包”是人们在对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对建筑形成过程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蒙古包的一种新建造形式,也是未来新的发展趋势,既传承蒙古族文化传统,又适应时代的创新。当下是建筑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各种新的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百花齐放,为建筑行业的改革转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装配式建筑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改革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装配式建筑技术也正在被人们作为重点推广的新型建造技术理念逐步在我国各类建筑领域渗透。未来,蒙古包这种单元式的居住方式不再局限于居住、用餐、旅游,我们可以尝试将蒙古包式建筑应用于医疗健康或者养老产业之中。

猜你喜欢

轻钢蒙古包蒙古族
轻钢结构房屋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分析研究
分析轻钢结构构件的制作工艺和焊接质量控制
我爱我的蒙古包
新农村特色小镇建设中轻钢结构房屋的应用
别让利欲熏心毁了轻钢别墅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这是蒙古包吗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