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大局中对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思考

2020-02-22蔡妮代睿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4期
关键词:博弈中华文明

蔡妮 代睿

【摘 要】疫情是对一国的经济实力、政府决策、制度设计和文明取向的一次检阅。中国交出一份人民认可的答卷。本文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中华文明传承和中国特色文化自信构建中,运用中国智慧应对百年大局。

【关键词】博弈;中华文明;中国特色文化自信

一、前言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并断言资本主义不会心甘情愿的退出历史舞台,必然形成某种形式和程度的反扑。

二、中日美经济发展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9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了14.4万亿美元(按汇率换算,约为99.1万亿元)。美国的GDP总量约为21.02万亿美元(按汇率换算,约为146.93万亿元),比我国的GDP总量高出6.62万亿美元,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经济体。

三、疫情之下中国之治和欧美之乱

(一)不同的经济实力

从表中可以看出,国家GDP仍以美中日分列前三,美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跨入20万亿美元的国家,日本的经济总量总体难以实现规模的扩张;人均GDP以美德加英日分列前五,都是老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有美德在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数据上都在前五。

(二)不同的政府决策

疫情焦灼期间,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全国全民一心抗疫,才高效将疫情传染传播的支流斩断。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统一部署,层层落实,雷厉执行,以最稳妥的方式和代价取得抗疫的决定性胜利。而反觀国外,疫情目前处于严峻形势。

(三)不同的制度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执政党的初心和使命,也体现制度设计以“人民至上”为核心取向,这样的制度价值取向,必然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四)不同的文明取向

首先,《易经》的核心是“变”。在面对不同的挑战,能“唯变所适”,而不拘泥于成法,这体现的中华文化的中外融合,融会贯通的灵活性。

其次,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古老的中华文明有容乃大、兼爱非攻、协和万邦的中华文化包容性,这种文化传承,文明积淀,使得中华民族在遇到天灾人祸时,不是悲天悯人,而是最为积极的态度去化解矛盾,处理危机。

第三,提到中华文明,我们援引外国学者的观点来理解,更为深刻。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如今是伦敦经济学院LSE亚洲研究中心IDEAS的高级客座研究员。据马丁·雅克的见解,他认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以我之见,有多方面深刻的含义。我举出其中两个。第一,中国人最重要的政治价值观是团结一致,是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2000年前,欧洲分崩离析,圣罗马帝国分裂解体。它分裂之后,再也没有统一。而处于同样时期的中国则截然不同,它艰难地维持着庞大的文明体系,以一个文明国家存在着。”

以农耕文化为主,以游牧文化和海洋文化为辅,三种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相融的中华文明,使得古老中国经历不同的改朝换代、分分合合,都能在大一统的国家体系下继续向前推移。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整个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能自觉遵循这个政治价值观指引,推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这也能解释中华文明为什么是古老四大文明中世界上唯一没有被历史中断过的文明。作为一种诞生在2000多年前的文明,可以在战争为表文明冲突为里的各个历史时期,以其仁政、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的融通性化解矛盾,形成新的包容。这说明两种不同的文明之间产生冲突时,高层次的文明会对低层次的文明形成新的包容,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格局。

最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理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故此,中国已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愿同各国在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分配等各环节加强合作。

四、抗疫彰显中国道路自信下构建中国特色文化自信思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文化的结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在20世纪初,在危机乱局中,找到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智慧相融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带领中华民族结束在黑暗中漫长摸索的艰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经济基础

兼爱,非攻,协和万邦的仁人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传承的核心和宗旨。在筚路蓝缕的求索中,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形成邓小平理论,带领中华民族摸着石头过河中形成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融通的经济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表与里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表

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精髓,即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就是当代中华文化的最新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里

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核,即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根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就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增强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五、结语

告慰英烈,告慰马克思,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新风尚和历史大势。

参考文献:

[1]2019年世界GDP排名前十国家头哥迷,2020年8月17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204849942952788&wfr=spider&for=pc

[2]马丁·雅克:我们为什么需要了解中国?观察者网,2020-11-23.https://www.guancha.cn/MaDing-YaKe/2020_11_23_572312.shtml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文化----孙正聿、陈来、韩震先生中西马高端对话,北大中国文化研究[J],2013年00期,第3-26页.

作者简介:

蔡妮,(1980-3),女,汉族,副教授,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研究和高教管理。

代睿,(1984-4),女,汉族,副教授,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猜你喜欢

博弈中华文明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浅析紫砂壶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博弈与共振:涉警网络舆情关键点研究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下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