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豆轮作下土壤培肥及养分管理对玉米铁研58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2020-02-22朱海荣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玉米产量

朱海荣

摘要:为指导田间土壤培肥及养分管理,对高产玉米品种铁研58进行不同处理试验,通过玉米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的株高、根系形态指标调查和考种,并对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玉米缓释肥处理有利于玉米抽雄期侧根的生长,根体积变大,有利于灌浆期株高的增高、地上生物量的积累和侧根伸展以及成熟期根体积的扩大。2017—2018年,玉米植株从大豆固氮后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再继续施用氮磷钾肥效果甚微,其产量和不施肥相比差别不大,反而玉米缓释肥能发挥不错的效果。到2019年,亦是如此,不施肥效果最差。研究结果为粮豆轮作集成示范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粮豆轮作;土壤培肥;养分管理;玉米;生长生理;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23-0079-05

玉米生育期内,合理施用氮肥能协调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生长,增加玉米干物质量,从而影响玉米产量[1]。玉米对氮素吸收量最多,钾次之,磷最少[2]。肥料利用率过低,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大豆固氮可提供绿色的氮肥[3],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而磷钾肥对玉米增产影响较小[4]。大豆—玉米轮作是一种用养结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种植模式,该模式可利用大豆自身的根瘤固氮作用,为下茬作物玉米提供氮素营养;另外,玉米收获后创造的土壤环境有利于促进大豆的生物固氮[5-6]。近年来,辽宁省粮食生产面临着玉米种植面积剧增、玉米连作焚烧秸秆、大豆产量不稳、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科学合理施肥对于实现作物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具有重大意义[7]。各科研单位实行减施化肥,为实现国家提出的“化肥零增长”[8]而一直在努力。 玉米品种铁研58具有耐密、抗倒、抗旱、耐涝的特点,抗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生育期为128 d,产量为9 892.5 kg/hm2(水分含量≤14%),具有产量 16 500 kg/hm2 以上的增产潜力,适宜在辽宁大部分地区种植[9],为铁岭地区主栽玉米品种。本试验通过研究铁岭地区氮磷钾肥、缓释肥用量对玉米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合“玉米—大豆”体系设置不同肥料施用量处理,为粮豆的合理施肥、铁岭地区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集成玉米—大豆种植模式下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更好地指导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粮豆轮作供试品种和肥料

玉米供试品种为铁研58,大豆品种为铁丰31号,由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提供。供试肥料为根瘤菌、叶面液肥、氮磷钾肥、玉米缓释肥。

1.2 粮豆轮作技术措施与田间设计

整体试验于2016—2020年在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海拔69 m,123°48′E、42°14′N) 进行。2019年5—9月,总积温3 350.1 ℃,总降水量 755.5 mm,日照时数1 600 h。整体试验以较大面积综合技术试验、示范为主,进行技术优化与组装;以优化组装后技术进行示范。

1.2.1 轮作方式 大豆—玉米—玉米—玉米—大豆;培肥方式为玉米秸秆深翻还田(25~30 cm)。

1.2.2 耕作方式 第1年大豆茬采用免耕方式,第2年玉米秋季秸秆粉碎-打茬-深翻-粑茬,第3年玉米秸秆秋季高留茬、春季免耕,第4年玉米秋季秸秆粉碎-打茬-深翻-粑茬,第5年大豆免耕。

1.2.3 栽培方式 玉米大垄双行(或标准垄)、大豆平播窄行密植(或大壟密植)。

1.2.4 施肥方式 玉米、大豆养分专家系统推荐各地优化施肥(NE);玉米追肥时期为拔节期,种植大豆的处理2、处理3使用根瘤菌剂拌种。

1.2.5 病虫草害防治 玉米、大豆采用种衣剂拌种、低毒低残留除草剂。

1.2.6 试验概况 2016年对超高产大豆铁丰31号进行不同处理试验,通过大豆分枝期、开花期、鼓粒期、成熟期的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系形态、根瘤干质量指标调查和考种,并对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2017、2018年对玉米铁研58进行不同处理试验,通过玉米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的株高、根系形态指标调查和考种,并对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本试验为第4年玉米部分,2019年开展区域粮豆轮作下土壤培肥与施肥技术及配套机械集成与示范,共8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72 m2(6行×0.6 m×20 m),每小区测产面积13.68 m2。2019年5月7日播种,垄上一侧穴播施肥,穴深10~15 cm,施肥后覆盖2~3 cm 土壤,种子点在另一侧避免烧苗。8个处理(表1)为处理1(NE)、处理2(NE)、处理3(NE)、处理4(NE)、处理5(NE)、处理6(NE)、处理7(CK)、处理8(FP) 。

1.3 调查记载项目

1.3.1 调查项目 气象资料(温度、降水量、日照);分别于玉米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调查株高、根系形态等指标,所有处理小区选取5株长势相近的玉米植株进行考种。考种后,对地上、地下生物量 105 ℃ 杀青 30 min,经 80 ℃ 烘干至恒质量,测定干物质积累量,以平均值计数。

1.3.2 收获考种 成熟期每个处理选取5株植株对玉米农艺性状进行考种,并对所有小区玉米穗进行收获、测产,测量玉米籽粒水分含量(标准含水量为13.0%)。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喇叭口期的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玉米喇叭口期8个不同处理中,处理1株高最高,地上生物量最多,根总长最短;处理2侧根最多、根体积最大,处理5正好相反;处理6地下生物量最多;不施肥处理根总长最长;施用玉米缓释肥处理株高最矮,地上、地下生物量最少。可见,施氮磷钾肥处理在玉米喇叭口期时,除根总长外其他因素数值出现最大,不施肥处理更利于主根的生长,施用玉米缓释肥处理抑制这一时期株高的生长、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积累。

2.2 玉米抽雄期的农艺性状

由表3可知,玉米抽雄期8个不同处理中,处理1株高最高,地上生物量最多,根总长最短,同喇叭口期一致;处理4地下生物量最少,根体积最小;处理5地下生物量最大;处理6侧根最少;不施肥处理株高最矮,地上生物量最少;施用玉米缓释肥处理侧根最多,根体积最大。可见,施氮磷钾肥处理在玉米抽雄期时,株高生长快,主根生长不稳定、地下生物量积累不稳定,侧根少,不施肥时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生长慢,施用玉米缓释肥时侧根数增多,根体积增大。

2.3 玉米灌浆期的农艺性状

由表4可知,玉米灌浆期8个不同处理中,处理1地上生物量最少,与前2个时期相反;处理2地下生物量最多,根体积最大,但主根最短;处理4主根最长;处理5地下生物量最少,根体积最小,与处理2相反;处理6侧根最少,与抽雄期相同;不施肥时株高最矮,与抽雄期相同;施用玉米缓释肥处理株高最高,地上生物量最多,侧根最多。可见,施氮磷钾肥处理在玉米灌浆期时,株高、主根生长变慢,地上、地下生物量积累不稳定,侧根少,不施肥时株高生长最慢,施用玉米缓释肥时利于株高、侧根的生长,利于地上生物量的积累。

2.4 玉米成熟期的农艺性状

由表5可知,玉米成熟期8个不同处理中,处理1地下生物量最多,根总长最短;处理3侧根最多、主根最长;处理4地下生物量最少,根体积最小;处理6株高最高,地上生物量最多;不施肥处理株高最矮,地上生物量最少;施用玉米缓释肥处理根体积最大。可见,施氮磷钾肥处理在玉米成熟期时,除根体积外其他因素的最大值均出现在这6个处理中,不施肥处理株高最低,施用玉米缓释肥处理根体积继续增大。

2.5 玉米产量表现

由表6可知,玉米成熟期8个不同处理中,施用玉米缓释肥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不施肥处理平均产量最低;施氮磷钾肥处理居中,除处理6外,其余处理间产量相差不大。由于气象、地力及人为不同因素影响,8个处理3个重复间也有差异。综合表2至表6可知,8个不同处理间,玉米平均产量与4个时期生理表现有关联,玉米不施肥处理和缓释肥处理产量的高低表现,与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一致。施用玉米缓释肥处理利于玉米抽雄期侧根的生长、根体积变大,灌浆期株高的增高、地上生物量的积累和侧根伸展,成熟期根体积的扩大。不施肥处理不利于玉米抽雄期、成熟期株高的生长、地上生物量的积累,灌浆期株高的增高。氮磷钾肥处理间产量不稳定,有高有低。

2.6 生理指标分析

2.6.1 株高 分析玉米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株高指标,由图1可知,前3个时期株高逐渐增高,成熟期玉米植株水分含量下降,生长缓慢,处理7下降最快,不施氮磷钾肥时,株高受到抑制。

2.6.2 地上、地下生物量 分析玉米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地上、地下生物量指标,由图2、图3可知,4个时期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多,增长稳定;地下生物量前3个时期逐渐增加但不稳定,成熟期迅速下降,说明灌浆期之后到成熟期之间消耗根部营养最多。

2.6.3 根系形态 分析玉米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侧根数、根总长、根体积指标,由图4~图6 可知,前3个时期受各种因素影响侧根数忽多忽少,但总趋势一致,在成熟期数目达到最多;根总长在灌浆期时达到最长,成熟期波动下降,说明根部营养已经消耗殆尽;根体积在前3个时期迅速变大,灌浆期达到最大,之后开始下降,在成熟期下降到抽雄期以下水平。

3 讨论与结论

在2016年大豆4个时期中施用根瘤菌和叶面液肥,均利于根部固氮,大豆成熟期不同處理平均产量相差很大,施用氮磷钾肥大豆产量最高,施用氮磷钾肥、根瘤菌和叶面液肥时,大豆产量最低。2017—2018年,玉米植株从大豆固氮后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再继续施用氮磷钾肥效果甚微,和不施肥相比差别不大,反而玉米缓释肥能发挥不错的效果。到2019年,亦是如此,不施肥效果最差。

资料显示,禾本科作物灌溉后及夏季集中降水后会发生硝酸盐浸出现象[10],加入豆类作物的种植系统却减少了氮氧化物的排放,硝酸盐中氮的淋溶降低[11]。大豆与玉米轮作时,土壤保持不受干扰的免耕管理,每年精确地在相同的种植行上种植作物,并且植物密度的优化创造了一种可持续技术,可最大化玉米产量[12],并且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可忽略不计[13]。利用玉米—大豆轮作的潜力来解决玉米生产中肥料短缺的问题势在必行[14]。有专家指出,连续玉米耕作种植,能够减少土壤中早期磷的吸收,在减少耕作条件下,大豆轮作中的磷吸收刺激与玉米连作一样容易发生,易出现早期芽生长缓慢的问题[15],影响后期产量,以后应继续深入研究大豆、玉米种植系统对作物产量、土壤环境的影响,及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赵 靓,侯振安,黄 婷,等. 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14,51(2):275-283.

[2]张 颖. 不同产量类型春玉米养分吸收特点及其分配规律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7,5(3):70-72.

[3]Anne-Sophie V,Guéguen J,Huyghe C,et al. Legumes for feed,food,biomaterials and bioenergy in Europe:a review[J].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4,34(2):361-380.

[4]纪德智,王 端,赵京考,等. 不同氮肥形式对玉米氮、磷、钾吸收及氮素平衡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4,28(4):104-109.

[5]Stella A E,Clegg M D. Effect of soybean plant populations in a soybean and maize rotation[J]. Agronomy Journal,2001,93(2):396-403.

[6]张 阳,黄炳林,张明聪,等. 氮磷调控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19,38(5):762-769.

[7]李士良. 氮素对大豆和玉米轮作下植株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3):5-8.

[8]张永杰,符小文,杜孝敬,等. 有机肥和氮肥周年组合对麦豆轮作中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9,38(10):2975-2981.

[9]高伟政,栾化泉. 抗倒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铁研58选育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6,36(8):41,65.

[10]Yang X L,Lu Y L,Tong Y,et al. A 5-year lysimeter monitoring of nitrate leaching from wheat-maize rotation system:comparison between optimum N fertilization and conventional farmer N fertilization[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15,199(1):34-42.

[11]Moritz R,Jens-Martin H,Gran B,et al. A cropping system assessment framework evaluating effects of introducing legumes into crop rota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16,76(5):186-197.

[12]Rafiq I,Glenney D C,Lazarovits G. No-till strip row farming using yearly maize-soybean rotation increases yield of maize by 75%[J].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5,35(2):837-846.

[13]Barker J B,Heeren D M,Koehler-Cole K,et al. Cover crops have negligible impact on soil water in nebraska maize-soybean rotation[J]. Agronomy Journal,2018,110(5):1718-1730.

[14]Okogun J A,Sanginga N,Abaidoo R C. Evaluation of maize yield in an on-farm maize-soybean and maize-Lablab crop rotation systems in the Northern Guinea Savanna of Nigeria[J]. Pakistan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2007,10(21):3905-3909.

[15]Mcgonigle T P,Murray H M,Young D. Mycorrhizae,crop growth,and crop phosphorus nutrition in maize-soybean rotations given various tillage treatments[J]. Plant and Soil,1999,210(1):33-42.鄭云珠,田晓飞,翟 胜,等.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冬小麦生长及土壤水分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3):84-88.

猜你喜欢

玉米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收玉米啦!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