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大原则 助你提高降压质量

2020-02-22黄高忠汤晔华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0年2期
关键词:收缩压心血管病降压药

黄高忠 汤晔华

“血压控制得好不好”是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非常关心的事。降壓治疗不仅要“量”,更要“质”,即血压值要达标,降压的质量也要高。

原则1 更低

强调的是降压治疗应该达标,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年龄(男>55岁,女>65岁)、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腹型肥胖,以及存在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者,血压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人应将收缩压降至150毫米汞柱以下。

原则2 更早

指的是尽量在病变早期把血压控制好。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者,在高血压前期(血压水平处于120~139/80~89毫米汞柱,尚未达到140/90毫米汞柱的诊断标准)就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原则3 更持久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只有少数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经正规治疗半年以后,可在密切监测下暂时停药,一旦发现血压再次升高,应重新服药。

原则4  更平稳

平稳降压包含4层含义:①避免降压过快,一般1~3个月内缓慢达标即可;②避免季节性波动,有些患者一到夏天就减量或停药,而不管血压是否达标,这是不对的;③避免频繁更改降压方案,如有的患者频繁换医生、换药或增减药物,人为加剧血压波动;④避免一天内血压波动过大,恢复血压昼高夜低的正常节律。

原则5  更重视收缩压

研究表明,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增大是比舒张压升高更为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发生靶器官损害及其相关危险性更高。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长期接受适度降压治疗。

原则6 更重视个体化用药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若合并冠心病,可首选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拮抗剂、ACEI或ARB;若合并左心室肥厚,可首选钙拮抗剂、ACEI或ARB;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如无禁忌症,可首选ACEI或ARB。

原则7 更重视联合用药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使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都降至正常,约2/3的患者需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在高血压治疗中,提倡小剂量联合用药,如果一种药物疗效不理想,宜加用另一种降压药(不同类型),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

原则8 更重视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病风险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摄盐过多、肥胖、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缺乏运动、性格暴躁等),因此,要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起。

猜你喜欢

收缩压心血管病降压药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你知道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吗?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2.9亿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发布
各司其职的“长中短”降压药
长期滴鼻药 更易患鼻炎
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血压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