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

2020-02-22王雄伟

生产力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岷县中药材加工

王雄伟

(甘肃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人民群众保健医疗的基础,也是部分地区发展地方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 年)》等一系列文件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依然需要作出更大努力,中药材质量不高,满足人民需求的能力不够,国际市场份额依然落后于日本、韩国[1]。社会实践的迫切需求吸引研究者的关注,如何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中药材质量问题是研究者关注的首要问题,目前中药材质量存在重金属污染[2]、农药化肥超标[3]、硫磺熏蒸过度[4]、储藏运输不合理[5]、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问题[6]。理清中药材质量问题的同时,研究者开始探求解决之道,提出规范化种植[7]、质量回溯体系等措施。部分研究者进一步关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提出强化监管[8]、创新供应链[9]、产业集聚等路径[10]。本文基于钻石模型理论视角,剖析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借鉴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的经验与不足,针对性提出中药材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一、基于钻石模型的地方中药材产业发展障碍分析

(一)钻石模型理论

钻石模型理论是迈克尔·波特于1990 年构建的一种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后经Cartwright(多因素钻石模型)、Dunning(国际化钻石模型)、Rugman(双钻石模型)、Moon(一般化双钻石模型)的修正和拓展,使得“钻石模型”具有更强、更广泛的解释力,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在钻石模型理论看来,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政府、机会。

中药材产业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且有独有的道地性特质,因此有独特的产业特征,但钻石模型依然对中药材产业有很强的解释力。第一,生产要素条件;中药材产业对资源禀赋的要求极高,水质地质气候等自然资源环境是保障中药材道地性的关键,基于文化技能传承的炮制加工储藏的特殊人才和设施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二,需求条件;中药材需求的层次结构和数量质量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消费群体的消费理念、支付能力、意愿目标是中药材产业发展道路方向。第三,相关支撑产业;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密切相关,种苗优化、标准化种植、质量检测、回溯体系等都需要相关科研服务机构支持,机械化种植采收、精深加工需要现代机械行业支持,高效营销需要现代信息产业搭建网络营销平台支持。第四,产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产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竞争力展示出来,中药材产业所属企业的管理制度、目标定位、资源基础、人才储备、理念策略都会影响企业竞争力。第五,政府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资源侧重都能影响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当前国家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对提升中国中药材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第六,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大健康理念的普及也为中医药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障碍

1.生产要素障碍。中药材产业高级要素不足,道地性要求的自然禀赋依然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专业化规模化种植、经营还不成熟,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科研机构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撑不足,种植户、经营者和相关企业专业技术欠缺,中药材生产加工储运的标准落实不到位、技术落后、设施陈旧,生产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

2.需求障碍。生活水平和健康理念的提升并没有推动人们对中药材产品质量和形式的提升,回归传统的中药材需求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煎煮依然是中医药的主要方式,需求对产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中药材产品的需求追随国外知名品牌,自身需求在引领产品发展趋势层面的影响力欠缺。

3 相关支持产业障碍。首先,中药材选种育种技术落后,种苗老化,制约了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其次,中药材种植、采收和加工设备研发、生产相对滞后,无法支撑起中药材产业的机械化,导致迄今为止大部分中药材种植、采收和加工依然以传统手工为主,落后于中国其他农业的机械化率。

4.产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方面障碍。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的家庭化导致中药材产业战略在微观层面的缺失;宏观层面政府的中药材产业战略当与种植户、经营户利益不一致时,政府主导的产业战略很难落实到位;中观层面的规模化种植产业战略正处于起步阶段。中药材产业中质量和品牌的竞争还不充分,利益竞争的非合理化导致质量的下降而非提高。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岷县当归产业发展分析

(一)结合优势,保障要素供给

第一,优越的自然资源奠定中药材发展的良好基础;岷县地处北秦岭、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东边缘接壤区。海拔2 200~3 872 m,年均气温4.9℃~7℃,年降水量600 mm 左右,岷县以山地为主,土壤肥沃,主要为黑土、黑垆土和黑钙土;总面积3 578平方公里,2015 年总人口45 万人,总耕地面积62.7万亩。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为岷县发展当归产业提供了明显的自然资源禀赋。第二,大力发展高级生产要素,提升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扬州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依托甘肃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中医药专利产品的研发中心,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优质新品种(系)选育、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生物肥料应用、低残留新农药、新肥料筛选、工厂化育苗技术、中药配方颗粒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三,加强专业化水平,推动规模化发展;岷县以中药材机械收获作业为突破口,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大农业机械服务力度,不断创新改良设备,优化作业效率和效果,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助推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岷县已发展农机合作社23 家,从业人员229 人,拥有农业机械设备387 台(件),服务农户4 613 户。

(二)提质增量,破解需求障碍

第一,不断强化品牌建设;积极推进“岷县当归”品牌为主体,龙头企业自有商标品牌为子系列的品牌模式;建立种植、加工、流通、检测档案,实施品牌当归产品电子标签识别认证和质量溯源制度;充分挖掘“岷县当归”道地药材文化资源,通过动漫、演艺、影视和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继承创新“岷县当归”文化产品,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增加岷县当归附加值。第二,不断开发当归新产品;在科研层面,鼓励医疗机构研发以当归为主要原料的院内中药制剂;在生产方面,做强以当归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生产,增强市场影响力,提升市场份额,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大力发展当归提取物和配方颗粒生产,建设当归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园,提升加工质量水平,扩大精致饮片比例,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延伸当归产业链方面,支持建设当归饮品、当归味糖果、当归药膳、当归系列洗护用品(润肤水、润肤霜、面膜、洁面乳、洗发水、浴液、牙膏等)等产业化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三,实施当归全产业链质量管控;加强当归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质量管理,种植环节要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种子种苗统供率,严格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建立当归种植档案,确保符合质量标准。当归药品、保健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必须在取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车间进行生产,企业严格生产过程管理,控制质量风险。销售企业参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加强对仓储、运输各环节质量管控,对出入库产品进行检验,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当归不准上市销售,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强化技术措施和手段,不定期对当归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实施监督抽查,切实保障优质产品上市。

(三)补齐短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中药材相关产业包括中药材种植、加工、储运的相关技术开发的研究机构和人才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储运设备的生产和研发的机械加工企业,中药材营销技术、设施、平台和渠道的组织、企业等,都属于中药材产业的相关产业。

首先,不断提升选种育苗质量;积极组织甘肃中医药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的相关专家展开相关研究,改进苗种品质,提升当归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广效益明显、抗病能力强的当归良种。其次,提高储运能力;改造提升当归仓储水平,建设标准化仓库,仓储能力达到10 万吨,解决储运能力相对滞后导致的成本高企、质量下降等问题;支持岷县当归专业市场改造升级,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建设集标准化仓储、物流配送和电商平台为一体的现代化交易市场。最后,电子商务的发展迅速,拓宽了销售渠道;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产品;目前岷县已培育出4 家天猫店、392 家淘宝店、587 个微店、电子商务企业69 家。

(四)抓好龙头,构建中药材产业经营体系。

通过支持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精深加工产品生产、国际标准检测中心、现代化仓储等建设项目,大力支持当归产业龙头企业。对以当归种植、加工、销售为主导的骨干企业,采取“一企一策”,从基地建设、新产品研发、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市场营销策划、大品种培育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支持企业开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提升加工集中度和标准化水平。建立当归龙头企业奖励机制,对精深加工产品达到40%、带动农民收入增长20%,且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三年增速达到30%以上的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类中药材加工营销企业136 家、合作社532 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 户,年加工量4万多吨,形成了以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提取物、化妆品及保健食品为主的产品格局。

三、政策建议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要增加要素供给

首先,强化要素供给的比较优势;各地区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利用差异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点的中药材产业,尽量避免一哄而上的跟风式盲目发展。其次,优化要素供给的政府引导功能;基于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高市场风险和所需的高技术特征,中药材产业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政府要充分利用所辖资源,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精准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增加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高级要素供给,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增加专业高级要素,加强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发研究;围绕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发,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形成中药材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合作,搭建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平台,组建一支集专业技术、现代管理和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专家团队,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标准化栽培技术、产地初加工新技术、安全性评价、新药创制和保健产品研发、仓储物流、市场营销和品牌培育等全产业链研究,组织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最后,大力发展中药材专业机械化设备生产,逐步实现中药材种植机械化,推动中药材生产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要适应市场需求

健康理念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导致消费者对中药材需求的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养生保健型消费成为中药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药材产业对于市场的回应滞后,养生保健型的高端的方便饮用的中药材供求不足,新时代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基本的抓手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以市场需求为靶向,推动中药材生产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大力发展高端中药材生产,推动有机中药材逐步普及,合理规划低端中药材生产。其次,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管理监督,确保中药材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提升中药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以品牌为载体,大力推动道地药材发展,逐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品牌。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要加强相关产业支持

第一,加大科研投资力度,提升生产加工工艺和设施,增强中药材精深加工,特别是立足比较优势,如岷县当归、西和半夏、渭源党参等,围绕这些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一批特色优势突出、效益明显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药用产品和食用保健品种并重,提升中药材的附加值。第二,加强中药材流通环节建设,以农村公路和田间道路为切入口加强中药材生产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中药材种植的基础条件;大力发展融合宽带、有线、移动互联网等在内的农村信息网络,构建网络化跨区域中药材物流体系。第三,大力推进中药材的电子商务,鼓励种植户、返乡大学生发展电子商务,引入顺丰、中通、圆通、邮政快递等知名物流企业,逐步形成中药材进城与生产物资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

(四)中药材产业发展要构建新型产业经营体系

首先,健全中药材产业经营模式。中药材种植对自然禀赋独特要求和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特征决定了我国中药材产业化经营不能采取单一的模式。家庭化种植虽然具有种植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监管难度大等问题,但对于一些道地药材的种植是适宜的模式;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是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趋势,种植、加工、销售形成链条,提高效率的同时质量得以保障;中药材生产需结合地域的特点、中药材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其次,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龙头企业自身管理能力,通过加强与中药材专业研究机构合作,提高龙头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致力于提升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引导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加强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强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推动中药材产业经营体系健康平稳发展。

猜你喜欢

岷县中药材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中共第一任岷县张明远“县长”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