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农商银行: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0-02-22王炜通讯员李德品

山东国资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联社农商

本刊记者 王炜/通讯员 李德品

在山东,各级农商银行按照“服务农户500 户左右、服务半径3 公里左右”标准设立4.8 万个村级金融服务点,布设各类电子机具17.2 万台,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普惠金融服务的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显著提高。同时,全省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农金员队伍作用,按照每名农金员服务500 户、服务半径3 公里的标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电子机具布设率达到100%,让百姓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背后,是山东农商银行聚焦服务“三农”,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中快速发展壮大的不断探索。

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

作为山东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山东农商银行,扎根齐鲁大地,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在服务“三农”中规模实力不断壮大。目前,全省共有机构网点4947 个,辖办事处1 家、审计中心13 家、市级联社1 家、农村商业银行110 家,从业人员7 万余人,资产总额27154亿元,是全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地方金融机构。

今年前三季度,山东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1945.6 亿元,较年初增加2258.6 亿元,同比多增735.4 亿元,较去年全年多增507.8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677.3 亿元,较年初增加1645.5 亿元,同比多增424.7 亿元,较去年全年多增316 亿元。2018 年以来,新增贷款1.63 万亿元,不良率仅为0.23%。

省联社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写入省联社章程,制定《全省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意见》和《全省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操作方案》,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家庭”市场定位,扩大贷款投放,满足乡村振兴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为强化统筹部署、整体推进服务乡村振兴,主动对接农村发展需求,指导各派出机构和法人机构向当地政府汇报沟通,指导110 家农商银行全部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丰富金融产品,为“五大振兴”保驾护航

山东农商银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创新推出了“兴农贷、宜居贷、先锋模范贷、治理有效贷、富农贷”五大系列50 余种符合农村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通过创新推广“兴农贷”“强村贷”系列产品,通过“鲁担惠农贷”“创业贴息贷”等信贷产品,各级农商银行重点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截至9 月末,产业兴旺类贷款余额1246.9亿元。通过“富民农户贷”等信贷产品,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截至9 月末,生活富裕类贷款余额875.1 亿元。

通过对接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程,通过“惠农消费贷”等信贷产品,支持农村居民进行危、小、旧房改造,助力“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态旅游项目,提高乡村宜居水平。截至9 月末,生态宜居类贷款余额106.1 亿元。

针对乡村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退伍军人等群体的需求,助力乡村新风尚培育。山东农商银行创新“先锋模范贷”系列产品,通过“家庭备用金贷”“幸福亲情贷”等信贷产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截至9 月末,乡风文明类贷款余额134.4 亿元,“拥军贷”余额29.87亿元。此外,针对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的村两委成员、乡镇(社区)干部,开辟“绿色通道”,优惠贷款利率,鼓励乡村干部干事创业。截至9 月末,治理有效类贷款余额58.2 亿元。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服务质效

全省各级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打造独具特色、政银互动的金融服务模式。选派懂金融、爱农业、亲农民的优秀员工入驻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乡村建设“出资”“出智”“出力”,深入一线,扎根基层,为农民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全省先后选派4538 名优秀干部到乡镇、村居挂职副乡(镇)长、村主任助理,有效参与了乡村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截至9 月末,选树省市县三级金融服务样板村4408个,对样板村授信29.77万户、382.02亿元。

通过“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和628 名省派第四轮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服务队对口服务250 个村,为基层授信11109 户、11.69 亿元。

发挥线上优势,在全省设立小微贷中心123 家,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优化办贷流程,建立限时办结制度,精简申贷资料,推行线上自助申贷服务,通过手机银行、信e 贷等电子渠道实现7×24 小时“随用随贷”。

全省农商银行针对农村、农户产权资产少、缺担保的问题,依托营业网点和根植“三农”的农金员队伍,积极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集中评定、批量获客、整体授信”方式,全力推动整村授信工作,提高小微企业、农户建档、授信覆盖面。截至9 月末,整村授信村庄覆盖面60.55%,农户建档评级覆盖面56.82%,城区居民建档评级覆盖面32.65%,小微企业客户建档评级覆盖面32.27%。

今年,全省农商银行以开展“行业规范建设深化年”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及各类产品营销等,让农商银行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金融管家”。截至9 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开设金融知识讲堂、金融夜校3000 多场次。

推动精准扶贫,为脱贫致富提供新动能

聚焦金融扶贫,省联社围绕重点区域、关键环节进行不定期调度和督导,将金融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对各级农商银行党委的年度履职评价,狠抓精准扶贫落实,持续加大贷款投放,有效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通过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形成扶贫强大工作合力。省联社设立100 亿元专项资金,为有扶贫资金缺口的单位提供低息资金支持,分3 批选派9 名优秀共产党员,赴菏泽成武、济宁鱼台等地9 个村开展定点帮包扶贫;组织农商银行广泛与政府职能部门、镇(街道)政府及贫困村委开展党建共建,“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扶贫”。目前,共开展各类共建活动6000 余次。

山东将在2020 年基本解决60 多万黄河滩区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省联社印发《金融助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方案》,加大对接力度和异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保障滩区居民迁建顺利进行,帮助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截至9 月末,山东农商银行累计帮扶带动1.6 万户居民脱贫迁建,累计发放贷款22.6 亿元。通过“农民住房贷”“惠农消费贷”等信贷产品,弥补新居认筹资金缺口,满足滩区居民装修、购车、婚庆等消费资金需求,累计发放消费贷款8.1 亿元,其中农民住房贷款及弥补住房认筹资金缺口贷款4.3 亿元。

据统计,2016 年至今年9 月末,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向17.82 万贫困户发放各类精准扶贫贷款8.96 万笔、51.55 亿元,其中5 万元以下小额扶贫贷款48.6 亿元,占全省银行机构的86%。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08万笔、176.45 亿元,带动30.83 万贫困人口增收,有力践行了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的责任与担当。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联社农商
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互联网上再造一个青岛农商银行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5>60,青岛农商银行发展的真命题
岳池联社开办兴趣课堂
资中联社:存款破110亿元
内江市中区联社:做“小微”金融服务专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