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疫物资出口质量

2020-02-22◆泰安/

上海质量 2020年4期
关键词:政治化产品质量物资

◆泰 安/ 文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应对,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不断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努力为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广泛认同。但我们也看到,在国际抗疫斗争的关键阶段,国外一些政客和媒体散播污名化中国的谎言。比如,说从中国购买的口罩等医疗物资出现质量问题,并由此指责中国政府,将产品问题政治化,需要我们警惕和审慎对待。

将国家形象与出口产品质量挂起钩来,在国际贸易和消费选择中并不罕见,通常有两种理论来解释这种联系。一种被称为“原产国理论”,即消费者对一个国家的印象会影响其对该国产品的感知,并改变购买行为。另一种被称为“国家形象理论”,即消费者对一国产品的感知会影响其对该国整体形象的判断。但无论哪种理论,都无法解释目前我们所遇到的情况——借由产品质量问题直接攻击中国政府。

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国外一些媒体常用的攻击中国政府的“武器”。同样的产品、同样被召回,放在别国可能就是普通的商业行为,对企业处以惩罚。但若是中国产品,就经常被冠以“监管不力”“制度不严”,甚至“邪恶”等字眼,将产品问题政治化。针对国外媒体的报道,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多方了解调查后,商务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也做了专门的反馈,指出有关报道并没有客观反映事实全貌,所谓“中国产品质量不过关”,实际上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外产品的质量标准不同、使用习惯上存在差异,甚至使用者如果操作不当也能引发一些质量问题。

为严防出口防疫物资出现质量问题,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药监局发布了《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号)》,要求出口防疫物资应同时满足中国标准和进口国标准,并取得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相关资质。但此举又被一些媒体解读为“限制防疫物资出口”的措施,真是动辄得咎!

在习总书记指挥下,中国正在全力以赴为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这既是回馈国际社会前期对中国抗疫的支持,也是积极支持全球抗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针对这些别有目的的“污名化”“政治化”倾向,我们应该在更加严厉地打击制劣售假不法份子的同时,坚决维护中国形象,加强传播力量,用好新媒介,宣传正能量,让国际社会和各国民众了解中国防疫的决心和努力,团结人心,维持公道!

猜你喜欢

政治化产品质量物资
被偷的救援物资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石油:石油是否在走向政治化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
救援物资
西方生态问题政治化及生态民主的学理分析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合作社管理的政治化转型——以慈溪县为例(1953—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