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
——以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0-02-22戴志敏

文化产业 2020年35期
关键词:纸本馆藏数据库

◎戴志敏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长沙 410128)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师生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包括大学生、教师等,其服务涵盖物理空间服务和网络信息服务。现在各高校新建的图书馆面积扩大,馆舍空间布局进一步迎合读者需求,纸本图书采购稳中有增,而数字资源的采购费上较以往都有成倍地增加。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不仅是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也应该包括馆内场所的合理应用,馆员为读者教学科研提供的各类服务,其中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大有可为,应主动渗透到高校的教学科研中。本文着力研究影响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为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提出对策和建议:科学管理馆藏资源,合理优化图书馆布局,创新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加强信息服务能力,使图书馆在网络新媒介大爆炸的大环境下,提高软实力,发挥好文化载体的作用。

一、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各类馆藏资源构成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环境舒适,布局合理,馆藏文献覆盖农、理、工、法、文、管理、经济、教育等学科,载体形式多样,收藏系统完整。学校馆藏丰富,其中:中外文印刷型图书200万余册,电子图书160万余册,中文电子期刊58090种,外文电子期刊39628种,中外文印刷型期刊2188种(2787份),6883篇学位论文,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共享数据库16个,自建数据库4个,光盘资源20828种。

二、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一)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为湖南农业大学全校师生,调研采用问卷调查,通过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调研信息,在图书馆大厅摆放海报展架,在各类教师和学生群转发等方式收集信息,在本次调研中,共收集到有效问卷898份。

(二)调查结果

1.参加调研的读者分类

本次参加调研的898位读者中,本科大一有513人占比57.13%,其次是本科大四有173人占比19.27%,本科大二有81人占比9.02%,参与人数最少的是专科生、博士生和退休人员。读者覆盖全校21个院系的83个专业,以及部分职能处室。从男女比例上分析,女性552人占比61.47%,男性346人占比38.53%。这些数据表明,本科大一学生对图书馆的关注度最高,女性读者对图书馆的关注明显高于男性。

2.读者到图书馆的频率及原因

读者到馆的频率。以一个星期为周期调研读者到图书馆的频率:一次都没有60人,占比6.68%;1-2次327人,占比36.41%;3-4次191人,占比21.27%;5次以上320人,占比35.63%(见图1)。整体来说,读者的到馆频率是比较高的,读者喜欢来馆和拒绝来馆的原因也各有差异。

图1 读者每周到图书馆的频率

读者到馆的原因。92.54%的读者认为图书馆安静,是个自习的好去处;40.2%的读者到馆借阅一些小说文学作品等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32.96%的读者到馆查找与专业相关的资料;23.72%的读者到馆是因为图书馆有空调环境舒适;6.46%的读者到馆查阅报刊了解时事;极少数读者到馆借助机房上网或者使用免费无线网络。

读者不到馆的原因。66.15%的读者认为课余时间少,去图书馆太麻烦;33.85%的读者认为图书馆占座现象严重不想去;30.07%的读者认为需要的资料可以在网上查到;17.82%的读者认为离图书馆路程遥远,不想走;10.02%的读者认为图书馆走廊朗读的声音太大,影响学习;极小一部分读者认为图书馆学习气氛不好,有干扰。

3.读者期待的阅读环境

数据表明603人倾向于自己单独安静阅读,占比67.15%;229人倾向于和一群人安静读,占比25.5%;66人更喜欢和一群人分享阅读,有交流讨论,占比7.35%。由此可见,读者绝大多数希望图书馆有个安静的环境,少数读者有个性化需求。

4.读者对图书馆馆藏得满意度

对于图书馆馆藏,20.27%的读者认为图书馆馆藏非常丰富能满足需要,64.03%的读者认为图书馆的书能基本满足需要,15.70%读者认为图书馆的馆藏不能满足需求。数据表明图书馆的馆藏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5.读者查找纸本图书的方式

图书馆纸本图书的查找方式。38.98%的读者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小程序“我的书架”找书;27.62%的读者通过电脑检索查书;27.39%的读者随便逛,看到喜欢合适的就拿下;5.12%的读者逐排书架找书;0.89%读者通过其他方式找书(见图2)。数据表明,大开架环境下图书馆大部分读者都是有目的地进行查找,少数读者的找书目的较随意。

图2 读者查找纸本图书的方式

6.图书馆电子数据库的利用情况

63.70%的读者表示不怎么用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10.91%的读者表示经常用,4.68%的读者老师提醒会去用,极个别的读者根本不知道数据库(见图3)。

图3 读者对电子数据库的利用情况

中文数据库的利用情况:533人占比59.35%的读者完全不了解,除少数读者使用过CNKI数据库外,其他中文数据库很少使用。

外文数据库的利用情况:619人占比68.93%的读者完全不了解,除少数读者使用过SCI数据库和Springer数据库外,其他外文数据库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电子图书使用情况:55.9%的读者完全不了解,35.19%的读者使用过中文电子图书、13.81%读者使用过方正电子图书。

服务平台使用情况:61.69%读者完全不了解,29.73%读者使用过移动图书馆,11.02%的读者使用过智汇云系统,极少数读者了解纬度学科服务平台、纬度学术搜索系统。

数据显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投入比重与利用率存在极大反差。

7.读者对图书馆书籍分布的了解情况

54.34%的读者只知道一点点,5.23%的读者很了解,29.18%的读者了解,11.25%完全不了解。由此可见,图书馆需加强新生入馆教育和信息推广工作,以提高读者信息素养。

三、图书馆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馆纸本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图书馆纸本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馆藏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知识文化的载体,也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1]。来馆的读者以本科大一的学生居多,还有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考研备考的同学,教职工入馆较少。学生的到馆率较高,考试高峰期一座难求,座位预约系统已经运行一年多很好地缓解了座位供需矛盾和占座顽疾。因学校经费预算受限,每年投入到纸本图书的采购经费有限,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网络大环境下,移动终端的广泛运用让读者有了更多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

(二)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读者对图书馆阅览区的需求不同,目前的功能分区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图书馆常规的布局就是阅览区书架和自习桌椅,方便读者查阅书籍和学习。因为学校场地有限,读者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小组学习活动的空间,便于开展学习研讨、学术交流活动等。甚至有读者希望图书馆能开设朗读区域。

(三)读者信息素养有待提升

读者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了解和利用非常有限,读者信息素养有待提升。占图书馆采购经费80%的数字资源利用率却不尽如人意,除了CNKI等几个常用检索平台,个别资源库形同虚设。一方面图书馆没有进行广泛宣传,另一方面也没有对读者进行必要的信息素养培训。

(四)传统阅读模式受到冲击

读者入馆率与纸本图书的借阅量相比悬殊,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网络新媒体对图书馆传统阅读模式造成了很大冲击。10年来图书馆借阅流通量,每年都呈递减趋势。

(五)读者反馈意见的途径比较窄

读者向图书馆反馈意见的途径受限,读者对图书馆硬件环境和信息需求难以及时反馈。虽然图书馆每年都会发放2次问卷征集读者对图书馆的意见,但是每次参与的读者数量不多,涉及的群体也受限。大开间、全开架的管理,读者能找到值班馆员反映问题的概率也不高。大厅总服务台是读者反映问题的主要途径。在学校网页也开通了“阳光服务平台”收集读者意见,馆里需要及时给予书面回复。有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读者会在后台留言,但没有专人24小时负责收集和处理这些意见,导致问题解决不及时。

四、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对策

(一)多渠道征集纸本图书采编建议

纸本图书采购前可多渠道征求读者意见:征求学校学术委员会、各学院博导、硕导及青年教师的购书意见,图书馆在大厅设置读者荐书留言本,收集读者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后台的荐书留言信息等。近年来,各新华书店在“芸台购”线上开展的“你买书我买单”活动很受读者欢迎,满足了小部分读者的需求,但是需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读者了解这个挂在图书馆公众号上的小程序。

(二)合理布局图书馆空间

除了常规的自习桌椅和阅览区书架。调整部分阅览区和办公区,进行适当空间改造。为读者开辟小组交流和学习的空间。在图书馆建设红色书屋,展示思想政治理论专著和党建系列专著、报刊等资料,配套视频播放设备,为全校各党支部提供一个共享的党员活动阵地及学习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屋顶花园等不影响其他读者的地方设置朗读区域。

(三)加大数字资源的宣传和推广

抓严抓实新生入馆培训,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对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信息资源获取方式有所了解。除了传统的视频宣传和馆员宣讲,应充分利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和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助力信息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有高校就在寄录取通知单时附上图书馆使用示范的光盘及程序二维码,网上演示图书馆借阅、入馆流程、馆舍分布等。在图书馆网页公布每个数据库的涵盖内容和使用流程。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架起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向读者推荐数据库,定期开展数字资源使用相关培训。相对固定一天开展系列讲座或者送课入学院,加强读者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了解,提高读者信息素养和检索能力,让图书馆资源物尽其用,同时对馆员的成长也是很大的挑战和促进。另外,参考某些商业区分布在各楼层的机器人,图书馆也可以尝试开发利用机器人放置在图书馆大厅和各层电梯口,解决读者实时咨询。

(四)创新阅读推广活动方式

改变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容[2]。对于图书馆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图书馆应合理设置馆员岗位,抽调更多的馆员从事读者信息服务工作:在线上或馆内开展新书推荐、主题书展,组织读者进行朗诵比赛、读书心得分享会等,结合音乐、茶艺、书法、曲艺等文化活动开展阅读推广;联合学校多部门开展经典阅读方面的比赛,利用社团开展符合读者兴趣的阅读活动;与区域内社会力量一起推进书香阅读新局面;结合党支部“五化”建设要求,吸引各党支部踊跃参与“红色读书会”,一起读原著、读经典、传承精神。

(五)及时反馈解决读者诉求

线上及时更新图书馆最新动态,发布通知公告,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图书馆的安排和要求。在图书馆大厅设置意见收集箱,开通馆长信箱并每天查看及时回复。所有馆员都要承担起解答读者咨询需求的责任,耐心给予读者在馆藏和办公场地问询、物业改进、图书借还、信息检索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能仅仅重视反馈到学校“阳光服务平台的”投诉和建议。另外,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后台可以开发一个自动回复程序,设置虚拟机器人在非人工工作时段回答读者的常见问题,机器人回答不了的问题可由馆员在工作时段提供人工解答。“馆领导接待日”也是深入读者的好途径。

(六)创新服务意识

图书馆应从服务与数据、资源、系统、管理及用户之间关系的视角,思考各部门在图书馆核心架构中承担的角色和作用。清醒地认识到即使处在信息爆炸、网络高速发展、电脑等移动终端、新媒体载体广泛运用的时代,纸本借阅将仍然是读者使用图书馆的主要需求之一。纸本借阅量的下降不代表传统需求的消亡,只是在网络的冲击下被削弱。在此背景下,图书馆要调动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和阅读推广服务,向读者推介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同时融入教学、助力科研,进行空间改造,创新服务,传承文化,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寻求多方协同发展模式,打造图书馆权威文化品牌。把图书馆的力量汇聚到支撑学校“双一流”发展中来,为学校发展赋能,让图书馆更好地服务教学与科研。

猜你喜欢

纸本馆藏数据库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熊明非作品选
陈芳桂艺术作品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