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在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体会

2020-02-22任玲龙

北方药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耐药性耐药抗生素

任玲龙

(厦门市海沧医院,福建 厦门 361022)

药品为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人体疾病的特殊物质,用药主要目的为发挥药物有效性,也可注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有学者[1]提出细菌耐药机制指导时可有效控制耐药度,减少医院感染,提升合理用药。现选取厦门市海沧医院抗生素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管理方式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6月—2019年9月厦门市海沧医院120例抗生素治疗患者,患者均通过多位医生诊断需接受抗生素治疗。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0~54岁,平均年龄(42.09±2.37)岁;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2~53岁,平均年龄(42.25±2.31)岁,患者基础信息差异小(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近期并未使用抗生素治疗;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患者;②严重出血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用药指导。叮嘱患者依据医师指导用药,保证定期回医院检查。

观察组接受细菌耐药机制干预。建立专项讨论组,小组人员至少10名,其中主要为:药剂科医师、药师。小组成员主要工作为汇总收集细菌、耐药机制。细菌耐药类型为两种不同类型:分别为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

重视病原学诊断。细菌耐药多为获得性耐药,也为病原菌和药物接触后筛查结果,临床需采集感染标本并对其进行细菌培养、敏感试验分析。使用抗生素药物患者均需接受病原学检查。具体对策:经过小组分析后发现对于标本实施细菌培养,整个操作流程依照指导原则操作,特殊患者需特殊培养,但需留取痰液、血液以及尿液标本。对耐药性、药敏性进行分析以及论述时发现,选择适当药物品种,扩大药物数量,通过制定制度对药敏性进行分析便十分重要。干预过程中建立分级报告制度,尽可能降低用药指导报告时间。

强化临床用药选择。定期统计细菌耐药趋势,同时也对药物使用机制以及耐药性分析,深入分析和了解使用过程中各种问题,结合患者自身状况予以处理。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主要为专题管理,通过此种方式提升检出率,判定细菌自身耐药度以及基因型、耐药表型,深入了解耐药趋势,确保合理用药。

定期研究药物内存在问题:1个月之内大环内酯抗生素使用状况,把控药品使用量。同时使用药敏设备进行对比,也需对设备予以分析。建立细菌耐药机制,对耐药趋势分析和判定,进而提供最佳药讯。

设立论替用药以及药物使用周期,分析药物耐药性,研究药物起效原理知识。同时收集文献数据深入分析:四环素、环丙沙星药物耐药趋势,其中左氧氟沙星为低耐药药物。对于患者自身病情、药物使用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保持均衡使用药物,合理安排抗生素药物使用。对于一类药物使用机率较高科室则需于一定程度限制药物应用频率。

检测药物动力学,依据药效相关特点、使用药物浓度,确保患者感染位置有足够药物浓度。控制联合药物使用频率,保证合理用药,继而发挥最佳药物协同作用。

1.3 观察指标

(1)医院感染管理,深入对比:医院感染、高耐药性药物使用、联合用药、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多重耐药菌检出。(2)抗生素合理掌握,分析:耐药机制、药物动力学检测指导、病原学诊断指导意义、药物轮替制度、耐药性药物及划分。其中每项0~20分,20分表示知识度更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观察组管理方式下抗生素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以及医院感染等各种问题出现机率更低,差异较大(P<0.05),详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n)%]

2.2 抗生素合理使用

观察组患者干预之后耐药机制以及药物轮替制度等各种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抗生素使用知识掌握度分)

3 讨论

分析观察组管理方式,首先成立专项问题讨论小组,由药剂科和检验科医师组成,通过对各种耐药机制和细菌分类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大类,为之后病原学分析诊断打下基础。新型抗生素合理用药指导上最为重视病原学诊断,各种感染标本均需进行敏感性分析,细菌培养。在标本检测过程中要求严格遵循操作要求和流程,通过标本培养确定耐药性,继而为患者的药物选择打下基础。为提升整个检测到决策流程速度,对于整套流程进行制度化检测,通过此种方式保证医师可尽快获得数据,调整用药种类和用药量。由于耐药性属于趋势性、动态发展过程,因此需重视药物和耐药趋势之间关系,通过此种关系分析确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管理办法。为降低感染、耐药等问题发生机率,每个月进行标本检测,耐药趋势分析。同时建立药物使用轮替表,主要目的为对研究药物使用频率进行调整,确保药物符合患者自身需求,最大程度降低耐药性。

对比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新型细菌耐药机制指导之后,患者出现抗生素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以及医院感染等问题机率有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种状况主要原因为:新型指导方式更为重视耐药问题动态性,趋势化,为降低耐药性问题也建立轮替用药和周期用药等制度,通过定期检查分析患者机体变化,因此可最大程度降低感染、不合理用药等各种问题发生机率。对比其他学者研究[2],多数分析认为细菌耐药机制指导下可有效降低耐药性等问题,和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检出、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等发生率,同时也可提升病原学诊断指导意义、耐药机制和药物轮替制度等评分,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耐药性耐药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抗生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