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彰显速度 粤“芯”成就未来
——走访广州首家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粤芯半导体

2020-02-21刘启强

广东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粤港澳英寸大湾

文/刘启强

【导读】

坐落于中新知识城内的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芯半导体或粤芯)成立于2017年12月,这是国内第一家以虚拟IDM(集成器件制造)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2019年9月,随着粤芯半导体的正式投产,广州先进制造业“缺芯”的历史由此改写。2019年11月底,本刊记者专程赴粤芯进行了采访,通过与粤芯半导体副总裁李海明博士的访谈,对粤芯半导体立足广州、辐射大湾区的创新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粤芯速度 为广东半导体产业芯片制造提速

《广东科技》:您好,李博士。粤芯半导体是广州第一家,也是广东目前唯一一家进入量产的12英寸模拟电路芯片生产企业,我们想知道从2017年12月公司成立以来,你们是怎样用短短18个月的时间实现这一切的?

李海明:自2017年12月成立以来,粤芯半导体就进入发展的加速度模式:2018年3月打桩,5月动工,10月主厂房封顶;2019年3月设备入厂,6月生产设备完成调试并开始投片,9月20日两个工艺平台开发完毕,量产爬坡开始。完成这些流程,我们只用了短短18个月,远远快于常规12英寸晶圆厂的建设时间。粤芯能实现这样的加速度,是与省市区各方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比如广州开发区给予我们很好的信任审批,使原本需要按序列进行的审批流程可以同步进行,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在办理各种安评、环评手续时,我们还可以同步进行场地建设,也能够同步从国外采购相关设备,一点都不耽误工程的总体进度。

除了以上这些,在人才方面,省市区各级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如在人才招募上,广州市的一些人才政策为我们吸引各地人才,尤其是海外或省外的人才安心来广州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生产设备,这对晶圆制造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欧美日采购回设备、顺利安装到厂房,并在3个月时间内完成所有调试,可以说,各方的大力协助为我们创造“粤芯速度”提供了坚实保障。当然,粤芯半导体的快速建成并投产,也反映出我们广东对芯片制造企业的热切期盼。一直以来,珠三角地区都是国内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但芯片制造却是空白,粤芯半导体的落地刚好填补了广东在芯片制造上的这一空白。

《广东科技》:粤芯半导体在国内芯片制造行业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李海明:在模拟芯片领域,国外品牌长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国内模拟芯片代工企业在工艺技术和生产规模方面,都与世界领先水平存在着差距。粤芯半导体采用12英寸晶圆打造模拟芯片,可以说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也必将打破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对模拟芯片市场的垄断。

粤芯公司外景

粤芯半导体是与美国德州仪器、欧洲英飞凌等国际大厂并驾齐驱的国际化企业。我们的管理团队成员都拥有十多年国内外知名芯片厂或芯片设计公司的管理经验,团队领军人物更是在行业内有30多年的从业经验,对工厂建设、技术研发、市场销售等都十分熟悉。在粤芯半导体这个平台上,我们采用了最新的12英寸晶圆的生产厂房和制造设备、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管理体系,聚集了来自海内外的半导体产业高端人才,从而确保了我们制造模拟芯片的高效率、高可靠度和高稳定度,并实现成本的降低。

目前,我们做的主要是模拟器件和分立器件,用于电子产品的电源管理和电机驱动。在国内,粤芯是第一个把12英寸晶圆厂拿来做模拟芯片并真正落地的企业,可以说,我们在国内实现了行业引领。未来,粤芯半导体将立足广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带动上下游企业及联动国内半导体市场共同发展。

落户国家级创新发展平台助力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广东科技》:粤芯半导体落户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看中这里的哪些优势?

李海明:当然,首先我们看中的是广州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上的强劲力度。我们比较了国内的不同城市,发现广州开发区有几个非常好的地方,也是它的特点所在。第一个优势是在政策方面。一直以来,广州在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上投入的力度非常大,也一直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得我们一来到这里就能够享受到广州开发区给予的优厚落户待遇。

第二个优势就是我们现在落户的中新知识城。它是广东省政府与新加坡共同倡导创立的一个经济转型样板,是广东战略发展的新平台。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创新发展平台,有着国家级的发展区位和优势,这对我们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助力极大。

第三个优势是我们落户在珠三角的核心——广州。从芯片制造行业来讲,国内的芯片制造主要分布在长三角或京津冀这些区域,广州之前是没有芯片制造企业的。我们都知道,目前中国在芯片进口的规模上已经超过石油,2017年进口达到2600亿美元,到2018年,这一数字增加到3200亿美元,而在这么巨大的数量和价值的芯片中,有60%是被粤港澳大湾区消化的。所以,广州需要芯片制造,广东需要芯片制造,粤港澳大湾区需要芯片制造。

粤芯公司鸟瞰图

从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通过当地对芯片制造企业的大力支持,把粤港澳大湾区芯片全产业链中的芯片制造这一环给补上;同时,企业也能够在其中享受到这里的市场、资金和人才优势,更好地为大湾区的发展服务。

广州所处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是中国在消费类电子终端产品的生产及应用开发上最蓬勃发展的地方,这里分布了美的、格力这些中国最重要的家电生产企业,广州自身也是一座汽车之城。从消费类电子到工业控制、白色家电,再到更高端的汽车电子,所有这些这里都具备,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都完全符合粤芯半导体的发展所需。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在此一步步地把产业链从无到有地建起来,一步步地从低端市场走向高端,与本地企业一道,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这也是我们在此落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形成半导体产业集聚 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服务

《广东科技》:您觉得粤芯半导体的落户会给区域产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李海明:作为广东省、广州市的重点工程项目,粤芯半导体的落地,有力推动了区域内以集成电路为首的实体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有80多家行业新企业考虑在此落地,其中到2019年完成注册的已超过30家。加上原有已来此落户的企业,这一片已聚集了近70家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企业,行业集聚的雏形已经初现。由于半导体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也是一个高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随着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聚集,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的行业高端人才都会集聚于此,形成产业人才高地,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广东科技》:下一步,粤芯半导体的发展规划或目标是什么?

粤芯公司的现代化生产线

粤芯公司的产品

李海明:粤芯半导体在2019年9月20日开始爬坡量产,第一期专注于0.18um~90nm模拟芯片、CIS 图像传感芯片和分立器件的制造;第二期专注于 65nm~40nm世界最先进、高端的高压BCD模拟芯片技术及高端CIS 图像传感芯片技术,月产4万片12英寸晶圆。我们预期在2020年下半年把第2条生产线建起来,届时将会达到月产4万片晶圆的产能。我们会一直专注模拟芯片,不去追求数字芯片、存储器等模拟芯片以外的东西。因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海量电子产品的电源管理和电机驱动都需要模拟芯片和分立器件。因此,我们会专注扩展产能,并专注65nm到40nm世界最先进、高端的高压BCD模拟芯片技术,以及高端CIS 图像传感芯片技术,努力让粤芯半导体 成为模拟芯片制造上的“专精”企业。

随着我们粤芯半导体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投产,不仅填补了大湾区缺芯的短板,还把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到芯片应用,全部链接和打造起来,形成所谓的“一日产业圈”,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比如,广东以前有芯片设计企业,有封装测试企业,但芯片制造企业不在本地,在省外或是国外,这对终端客户或是芯片设计的客户来说就是一种挑战,会令他们在试错过程中耗费很长时间,从而导致无法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所需的高强度、高速度的竞争。

未来,粤芯半导体将在12英寸晶圆生产线上建立物联网、汽车电子市场需要的0.18um模拟芯片制造平台,进而将模拟芯片制造从现在的180nm推进到全世界先进的65nm,一步一步把模拟芯片做得更专更精,助力广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半导体产业链发展,通过不断创“芯”,为各类客户服务。

猜你喜欢

粤港澳英寸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电脑报自营店
电脑报自营店 暑促推荐
电脑报自营店
电脑报自营店6·18大促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