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声音

2020-02-21

山东国资 2020年5期
关键词:政策性个人信息粮食

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 月14 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会议指出,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会议强调,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要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恢复到正常水平,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要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 月13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部门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工作;要求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

会议强调,面对今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越是不确定性增加,“保”的意义就更大。“六保”针对的都是当前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是直面和克服困难挑战的积极举措,政府责任很重。必须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和支撑,保住了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就有收入,就会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守住“保”这一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能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实现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为此,要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货币、社保、就业等政策合力,围绕“六保”、“六稳”实施更加精准的调控。

两部门部署实施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的通知》,要求在抓好现行政策基础上,用足用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拓宽以工代训范围,支持企业稳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努力保持就业局势和社会大局稳定。

《通知》提出,支持企业面向新吸纳劳动者开展以工代训,扩岗位、扩就业,对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企业,组织职工开展以工代训的,可根据组织以工代训人数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

《通知》明确,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将补贴范围扩展到各类企业。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开展以工代训、职工生活补助等支出,补贴标准由省级人社、财政部门确定,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 个月。

我国粮食库存充足数量真实可靠

5 月14 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工作开展情况。清查结果表明,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账实基本相符,质量总体良好,储存较为安全,结构布局逐步改善,切实守住了全国政策性粮食储存安全的底线,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国粮食库存充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是否真实,储存质量好不好,一直是社会各界十分关心的问题。从本次清查情况看,现有政策性库存粮食数量真实可靠,与国家有关部门日常掌握的计划数量一致。政策性库存粮食的常规质量、储存品质与主要食品安全3 类指标,合格率均处在较高水平。此外,粮食收储企业各项制度执行总体到位,仓储管理较为规范,库存粮食储存总体安全,未发现重大储粮安全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

据介绍,本次清查是10 年一次的系统性全覆盖政策性粮食库存清查,范围包括各类企业存储的政策性粮食,以及存储政策性粮食企业的商品粮。

个人信息保护法正研究起草

记者5 月14 日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获悉,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在研究起草中,目前草案稿已经形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定修改网络安全法、民法总则、刑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中,对个人信息权益、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等做出规定,不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制度。

这位负责人表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应用更加广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立法工作计划安排,从2018 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中央网信办,在认真总结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实施经验、深入研究个人信息利用和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抓紧开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研究起草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稿已经形成,根据各方面意见进一步完善后,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安排,争取尽早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外资投资境内金融市场多项利好落地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5 月7 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

根据《规定》,多项利好政策包括:落实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合格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额度管理要求,对合格投资者跨境资金汇出入和兑换实行登记管理;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允许合格投资者自主选择汇入资金币种和时机;大幅简化合格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收益汇出手续,取消中国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投资收益专项审计报告和税务备案表等材料要求,改以完税承诺函替代;取消托管人数量限制,允许单家合格投资者委托多家境内托管人,并实施主报告人制度。与此同时,还将完善合格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风险及投资风险管理要求。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新一轮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200 元

日前,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办法》,提出新一轮退耕还林每亩退耕地补助1200 元,退耕还草每亩退耕地补助850 元。

根据《办法》,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用于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发放现金补助。退耕还林每亩退耕地补助1200 元,五年内分三次下达,第一年500 元、第三年300 元、第五年400 元;退耕还草每亩退耕地补助850 元,三年内分两次下达,第一年450 元、第三年400 元。

《办法》明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主要用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保险、天保工程政策性社会性支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生态护林员、国家公园等方面。

猜你喜欢

政策性个人信息粮食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珍惜粮食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