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公共就业服务

2020-02-21向勇勇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青白江区招聘会用工

文/向勇勇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要结合现有的就业促进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服务,强化就业援助,充分用好公共就业服务这个平台,全方位、多形式地推动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

近年来,成都市青白江区通过搭建平台,组织召开各类专场招聘,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建立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发展联动机制,为区内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企业招人用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近年来的就业形势

青白江区作为成都市的老工业基地,区内制造业企业较多,一般技术类岗位和生产类岗位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近年来,青白江区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着力发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支柱产业,带来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特别是物流运输、电子商务、报关报检、国际贸易等岗位需求持续增加。据区人力资源市场相关数据显示,区内企业岗位需求从2017年的1.7万余个上涨到2019年的3.8万余个,但求职人数仅从2017年的1.3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1.8万人次,求人倍率长期居高不下。

就业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做好用工平台的打造。及时为有需求的用人单位发布岗位信息,建立QQ群或微信群,尽量将岗位信息发送到每一个居民手中;通过青白江区公众信息网、微信公众号、青白江电视台等平台发布岗位信息;将本区用工信息发送到周边区县及市级平台,扩大知晓度。二是联合举办各类大型招聘会。2019年,青白江区举办了首次“金青新大港区”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发展大型专场招聘会,提供青白江、新都、金堂三地就业岗位,同时全年组织开展各类现场及专场招聘会112场;建立招商签约项目落地用工联动机制,落实专人为重点项目提供用工保障和人才服务支撑。三是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就业服务,组织“凝聚你我,共谋发展”职业推介、“我与企业同成长”等活动,将用工求职服务平台搭建在园区及群众身边。

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招人难”和“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问题依然存在,比较突出的主要是制造型企业。近几年,大部分年轻人关注的是行政、管理等所谓体面的工作岗位,不愿意沉下心来从普通员工做起,更没有想过要去学一门技术,导致区内制造型企业一线员工“老龄化”严重,新生力量不足。二是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建设不重视,认为只要工资给够就能招到人,忽略了企业文化和内部晋升渠道的建立,导致员工流失,造成企业天天都在招人但员工总量一直没有增加。三是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区内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一些综合性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各类服务收费标准较高,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实力相对较弱,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发展相对较慢。现阶段存在政府政策短板、企业重视不够、机构追求效益之间的矛盾。

对当前人力资源服务的几点思考

探索建立灵活差异的服务机制。随着新经济、新产业的不断发展与迫切需求,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必须紧盯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主战场”补齐政策链。一是针对重点、优势产业所需的“海归”、北上广深等外向型、国际化人才,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引领经济发展。二是鼓励企业与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度合作,建立人才引进常态平台,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

开展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一是继续加强用工平台的搭建,做好企业招用工信息的推广和求职人员的岗位推荐,优化招聘会模式,全天候提供现场招聘及现场面试服务。二是加快人力资源区域联动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其他人口大县的全方位合作,积极引进各类人才、人力。三是继续推动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发展进程,建立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结合“金青新”大港区建设,开展三地人力资源区域协作。

加强企业用工指导和个人求职指导。一是通过人力资源部长座谈会、政策宣讲会等,邀请专家为企业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指导企业补齐内部管理、薪资结构、招人留人方面的短板。二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就业指导培训,提高就业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青白江区招聘会用工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列车”招聘会可以有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青白江区:高效推进人社服务 助力营商环境建设
2021年“成德眉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在成都市青羊区举办
青白江区医保保局“四举措”推行医保“适老化”服务
青白江区医保局多点发力提升医疗救助群众获得感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城市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为例
政企联手应对“用工荒”困境 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