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久病床前有贤夫

2020-02-19裴义红

银潮 2020年2期
关键词:老伴母亲

文>>>裴义红

他的名字,虽然叫“远来”,但在“植物人”老伴张腊娣的心目中,丈夫根本不像个远来之人,更没有远去之忧。老伴患病13年来,他取消一切社交活动,谢绝所有应酬往来,蜗居40多平方米的小屋,贴心照料。沉睡中的老伴醒了!

南京市秦淮区慧园里小区,只要提到李远来,很多邻居都竖起大拇指。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可对张腊娣而言,却是久病床前有贤夫,虽病却得福啊!

李远来照顾妻子

话贤妻 倍觉情深意长

提起老伴张腊娣,今年74岁的李远来,满脸洋溢着爱意。

1969年,在部队服役4年的李远来,退伍回到家乡,经人介绍,与邻村姑娘张腊娣结为夫妇。

张腊娣的外表虽不怎么秀气,却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过门后她深情地对丈夫说:“我会做家务,会做饭,你只管开心长肉就行!”

在李家,张腊娣岂止让丈夫一人“长肉”,更让全家人都“长肉”。

李远来的父亲去世早,是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兄妹4人拉扯大,李远来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十分孝顺。婚后不久,李远来远离家乡,到省城南京工作,但心中放不下母亲。张腊娣说:“你安心去工作吧,母亲有我呢!”她接过孝敬老人的接力棒,一日三餐不用婆婆操心。婆婆年纪大了,有时为点小事会在媳妇面前唠叨,但张腊娣从不厌烦,更没与婆婆斗气。后来婆婆患了重症,张腊娣几乎是衣不解带,日夜伺候。婆婆临终时,没将私房钱、知心话留给女儿,却留给了她这个儿媳妇。

李远来兄弟三人,他是兄长。兄弟成家后却不分家,共同生活13年,这在当地传为佳话,“五好”家庭的匾额也被捧了回来。李远来说:“这‘五好’得归功于一好,就是我的妻子好。”确实,张腊娣履行着长嫂如母的职责,省吃俭用,砌房盖屋,帮助在农村的两个弟弟结婚成家。丈夫从南京寄回的工资,她一分不留,让大家庭共用。添置新衣服时,她首先考虑弟媳和侄儿侄女,自己穿的却是旧衣服。提起这个嫂嫂,弟弟、弟媳们没有不夸好的。

后来随丈夫调到南京,住进慧园里,张腊娣是出名的热心人、“活雷锋”。谁家有了难事、急事,她得知后,总要尽自己所能,热情相帮。楼下70多岁的毛奶奶是孤寡老人,腿脚不太灵便。她经常帮忙买菜做饭、洗衣洗被;毛奶奶有个头痛脑热,她除了将热饭热菜端到床头,还请医拿药,关怀备至。毛奶奶感动得不停说:“我可碰到‘活菩萨’了!”

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过:“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拥有这样金子般心境的妻子,李远来能不满足和相爱吗?他对妻子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愿长绳 且把飞鸟系住

2005年底,在省纪委工作多年、任职至副厅级的李远来到龄退休。在职时是忙人,退休了是闲人,有时间了,李远来首先想到的是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伴:只顾埋头奉献,哪儿也没去过。该带她出去走走看看,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异国的风光美景。

就在李远来盘算的时候,灾难却降临了。2006年10月2日凌晨5时左右,张腊娣突然口吐白沫,双手僵直,不省人事,被医生确诊为小脑脑梗。经抢救,她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意识,成为植物人。

住院一个多月,医生见没什么好转,就动员李远来把老伴接回家,并告知,植物人很难治愈,要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李远来压根儿不能接受。他在心里流泪:“腊娣呀腊娣:这么多年了,我们夫妻还未做够,我不能失去你!”平时爱读诗书的他,想起了宋朝著名词人柳永的一句词:“愿长绳,且把飞鸟系。”他要用自己的一腔情爱,化作长绳,把老伴的生命系住,不让这只可爱的“鸟儿”从身边飞走。

把植物人老伴接回家,李远来照料的“马拉松”也就开始了。

钓鱼、打牌、旅游,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这是很多人向往的退休生活,可这一切对于李远来来说,却是“俱往矣”,他将全部身心都扑在照料老伴的生活和康复上。

这里,先让我们来看看李远来的一天。

出院初期,张腊娣只能靠鼻饲维持生命。早晨起床后,李远来早早到菜场购买蔬菜及一些有营养的食品,加工成流汁,慢慢地鼻饲,一天要饲数次,每次都要费好大的功夫,为的是不让老伴饿着。尽管植物人失去知觉,但李远来偏在老伴耳边说悄悄话,哼家乡小调,他想用这种方法慢慢唤醒老伴。老伴大小便都在床上,李远来不嫌脏臭,一点点清理,然后再将其身子擦抹干净,盖上洗得干干净净的被子。为防止生褥疮,每隔两个小时,李远来就要为老伴翻身并按摩……

这是李远来普普通通的一天,可他却把这一天变成了每天,至今已有13年,累得他消瘦了,头发也早早地花白了。

有一年,黄梅天持续时间较长,由于湿气重,张腊娣很不适应,尽管不时翻身,但仍患了较为严重的褥疮,长12厘米、宽6厘米的伤口,几乎能看到骨头,且气味难闻。不少人都说伤口太大,怕是不容易治好了。但李远来就是不放弃。老伴出门就医不便,李远来用数码相机拍了伤口的照片,四处求医问药,精心护理,几个月下来,偌大的褥疮竟然渐渐变好,9个月后痊愈。

现奇迹 还亏多方关照

在生病的暗夜里,亲人的不离不弃是一道光亮,很多人的爱心也是不可缺少的亮光。

笔者曾问李远来:这么多年来蜗居小屋,寸步不离护理老伴,苦不苦?他说:“照料植物人病人,怎能不苦,但苦中也有甜啊!多年来也不是我一人在孤军奋斗。老伴的病,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他扳起手指头,如数家珍:

“省纪委和南京市的相关领导,不时派人来看望;逢年过节,领导们还亲自登门慰问,嘘寒问暖,热情鼓励。单位的一些同事,也常打电话或上门问候。南京市还将我评为‘南京好市民’。秦淮区妇联将我的家庭评为‘最美家庭’,给予表彰和鼓励。更让我感动的是,2019年,我入选‘江苏好人榜’,同年5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我所住的慧园里属王府园社区,社区的关心帮助更为周到。老书记工作调动离开了,就把关照的‘接力棒’交给新书记。新书记上任不久,就上门探病。见屋子陈旧,年久失修,屋顶时不时掉下石灰,影响病人康复,便提出要给予装修,并安排房子让病人临时居住。我怕给社区添麻烦,婉言谢绝。至于左邻右舍的爱心,那就更广泛了。早在张腊娣患病初期,离我家不远的80多岁的吴老太,带着慰问金和水果,第一个上门看望。看到躺在床上不省人事的张腊娣,老人掉了泪,说:‘多好的闺女啊,咋生这种病呢!’后来,她隔三差五过来,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今吴老太已经90多岁了,我家住老式房子的2楼,木质楼梯既高且旧又窄,人走上去吱吱作响,老人登不动了,上不了门,除了让儿女登门看望,还不时地打电话来问候。张腊娣病时,隔壁70多岁的华老爹对我说:‘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但电话费可以帮你代缴,省得你往电信局跑,就在家安心照料老伴吧!’自此,他帮我代缴电话费,13年来一直不间断,如今80多岁了还在代缴。”

这里还得提一下李远来的一双儿女。受父亲的影响和带动,他俩对母亲十分孝顺,精心照顾,不厌其烦。儿子李工,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当上了电气工程师,今年49岁。母亲患病后,他见上了年纪的父亲日夜操劳,日渐消瘦,十分不安,后来干脆辞掉工作,协助父亲照顾母亲,以减轻他的负担。

女儿李霞下岗后,干个体,工作之余,天天回来照顾母亲,为父亲做饭。她常给母亲洗头洗澡、喂水喂饭,左邻右舍都夸她是好闺女。

这么多的爱心,也温暖了李远来的心,给了他很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照顾好老伴的信心和决心。

爱心终于有了回报,温情也能战胜病魔。张腊娣慢慢苏醒了,刚开始只能靠鼻饲维持生命,现在可以吞咽,能吃些米粉、稀饭、碎面条了;活血化瘀的中药也能口服了;眼睛虽然无法睁开,但经撑开眼皮,能看清前来探望的王府园社区主任穿的衣服是红色的。她还能轻轻地讲话,并有了记忆。植物人能恢复到这样,不少人都说是奇迹,李远来也感到十分欣慰。不过他清楚,对于自己来说,才完成“半程马拉松”,他信心满满,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也要跑完“全马”,让老伴真正恢复健康,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决不辜负献爱心者的关怀、好心人的期望。

猜你喜欢

老伴母亲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母亲的债
幽默的老伴
和老伴一起洗脚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悲惨世界
退休老人就怕闲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