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脱”与“不脱”,举步维艰

2020-02-18高荣伟

检察风云 2020年1期
关键词:特雷莎约翰逊成员国

高荣伟

(图/网络)

英国脱欧跌宕起伏,令人眼花缭乱。据彭博社报道,欧盟已同意将英国脱欧时间推迟到2020年1月31日。在脱欧问题上,英国可谓举步维艰。事实上,不论“脱”与“不脱”,都存在相当大的阻力。脱欧一事已经把英国人折腾得身心俱疲。

久“脱”不决

3年前的那次脱欧公投,对于关注英国脱欧的人来说,至今依然历历在目。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脱欧举行公民投票,其结果是:52%赞成48%反对,脱欧公投成功闯关。该事件成为当年震动世界的一大“黑天鹅”事件,时任首相支持英国留在欧盟的保守党党魁卡梅伦黯然下台。

特雷莎·梅出任首相后,有意寻求“硬脱欧”,强调不会留在欧洲共同市场。被誉为“新铁娘子”的梅言之凿凿:“对英国而言,没有协议好于一份糟糕的协议。”为增强对“脱欧”谈判的控制力,2017年4月,特雷莎·梅宣布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然而,这场政治豪赌以特雷莎·梅泪洒唐宁街10号告终,担任了近3年“脱欧首相”的特雷莎·梅最终没能带领英国完成脱欧程序。

作为一名强硬派,鲍里斯·约翰逊甫一上台,就承诺“绝对不会延迟脱欧日期”。此后,他多次声称将引领英国如期“脱欧”。“不脱欧毋宁死”——这是约翰逊上台以来一直强调的。然而,约翰逊的脱欧协议在议会立法进程中一再受阻,导致他“宁死在沟渠也不延期”的豪言被现实撞了个粉碎。在强大的压力下,闯关失败的约翰逊被迫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他被迫致信欧盟申请延期。

欧盟成员国代表会商英国“延期”脱欧事宜,原则上同意英国延期“脱欧”。据报道,欧盟除英国之外的其余27个成员国同意英国提出“脱欧”再次延期的申请。

在此背景下,英国议会下院决定了一件英国在脱欧之前必须完成的大事:举行大选。“要改变我们的国家,挑战那些阻挡人民前进的利益集团,这次大选是一代人只有一次的机会”,反对党工党党魁科尔宾表示。自英国2016年令世人大跌眼镜地选择“脱欧”以来,这出“离婚大戏”几经延宕,可谓一波多折。“脱”还是“不脱”,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在英国,却好似大龄女孩嫁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硬脱欧”还是“软脱欧”

3年来,英国国内围绕脱欧问题的争论一直在进行,争论的焦点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停留在脱欧的“软”与“硬”两种方式上。所谓“硬脱欧”,是英国拒绝在人员自由流动等议题上让步,彻底脱离欧盟和欧洲单一市场。所谓的“软脱欧”,是指英国步挪威后尘加入欧洲经济区(EEA),英国仍是欧洲单一市场的成员,接受人员自由流动。事实上,所谓的“软”与“硬”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只是用来指英国和欧盟关系的紧密程度。在“硬脱欧”的情况下,英国会成为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英国将不会和欧盟就任何新的协议进行协商,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往来将完全遵循WTO规则,从食物标签方式到移民管控,英国都享有自主决定的自由。“软脱欧”的情况则与之相反。

有媒体指出,一旦“软脱欧”,英国政治和经济将部分受控于人,其主权部分丧失;“硬脱欧”,即是直接以独立国身份在欧洲出现,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分析人士看来,短期“软”沾光,长期“硬”救国。这句话也许说到了点子上。这也正是英国人长时间纠结于脱欧问题不能自拔,“剪不断,理还乱”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多年来,英国作为欧盟中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在欧盟内部对所有重大决定都拥有发言权。英国选择脱欧,不论是“硬脱欧”,还是“软脱欧”,都意味着将放弃自己在欧洲事务上的强大话语权。尽管英国外交大臣声称“英国脱欧不是脱离欧洲”,但这恐怕只是英国一厢情愿的想法。

法国媒体《回声报》指出,就航空而言,目前欧盟奉行的是“单一欧洲天空(Single European Sky)”原则,因此成员国之间互相开放航权,英国的航空公司能够在欧洲大陆运营任何航线,几乎不受限制,欧洲大陆的航空公司可以随意穿梭于英吉利海峡两岸,但是“硬脱欧”意味着英国需要和欧盟,或者是欧盟的成员国重新协商航权。退一步说,即便实施“软脱欧”,由于其不再享有欧盟完全成员国地位,英国在经济贸易领域内也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命运。

“硬脱欧”还意味着更高额的关税。虽然欧盟对外的关税并不高,但脱欧仍然对英国与欧盟产生了明显冲击,其中英国对德国的贸易逆差明显收窄。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成员国在英国脱欧后极有可能会寻求对英国设置惩罚性关税。

由此观之,“硬脱欧”也好,“软脱欧”也罢,有一个事实不能忽视:脱欧是英国人自己选择的结果,但实现脱欧却不是英国人单方面就能做到的事,英国的脱欧方案必须获得欧盟的同意才能算数,否则就是一厢情愿。

脱欧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评论人士指出,英国一旦脱欧,将要承担极大的风险。脱欧后的第一个后果,有可能导致英国经济萎缩,甚至出现经济负增长。

从2016年6月脱欧公投至今,根据学术界及各种机构测算,脱欧拖累英国GDP约2至2.5个百分点。根据英国机构的平均数据显示,到2019年第一季度末,英国经济增速比英国脱欧投票前的经济要低1.2%。这意味着脱欧对经济的打击达到240亿英镑,相当于每周4.5亿英镑的“脱欧成本”。这还在其次,对于英国经济来说,关键点还在于躲得过“初一”,未必能躲得过“十五”。即便顺利脱欧对英国经济来说都会有不小的冲击,而如果“硬脱欧”,那对英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重创。根据OECD(经合组织)测算,如果出现无协议脱欧,至2022年这将拖累英国GDP约3个百分点。

近年来,英国民生问题日益严峻,社会精英阶层与普通阶层的对立情绪日益严重。英国《卫报》报道,支持二次公投的英国农民代表日前牵着一群羊聚集在白厅外,举着“让我们被倾听”的标语,以抗议无协议脱欧。《卫报》援引一份最新报告称,若英国无协议脱欧,超过半数的农场或将面临倒闭。“硬脱欧”后,政府可能优先考虑为消费者压低食品价格,而不是保护农业。

从脱欧进程上看,英国激烈的国内政治博弈一再令“脱欧”进程陷入僵局。目前,在各路诸侯的夹攻之下,由于主要反对党的一致反对,英国政府在软、硬“脱欧”的立场之间一再左右摇摆。作为“硬脱欧”领头人,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议会被反对派议员们怼得“灰头土脸”,已经成为常态,据《泰晤士报》描述:“他的发型和领带都顾不上整理,就连走上街头都要遭受路人的灵魂拷问。”

长期以来,英国人都以稳定的政治体制而自豪,然而随着与欧盟谈判进程的深入,总体倾向“软脱欧”的英国议会与坚持“硬脱欧”立场的政府争夺“脱欧”控制权的博弈逐渐升温,辩论中经常达到白热化状态,而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博弈则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

英国脱欧的最终结果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英国脱欧完全违背了英国国家整体利益与英国普通民众的初衷。事实上,脫欧事件已经让整个英国撕裂为两个阵营,留欧派与脱欧派的对立已经让国家处于社会冲突边缘。

长达3年的“脱欧”乱象至今无法收场,两位首相的政治生涯因此结束,“脱欧”的最终走向仍扑朔迷离。虽然这场英国和欧盟的“世纪大离婚”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是签不签“离婚协议”“离婚协议怎么签”,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特雷莎约翰逊成员国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约翰逊:全力“脱欧”的英国新首相
寻找失主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成为欧佩克成员国条件
寻找失主
新地貌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