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

2020-02-18孙明勇

四川水泥 2020年2期
关键词:关键部位路基路面

孙明勇

(中国土木工程(赞比亚)有限公司)

0 引言

公路运输作为交通类型中具有较好灵活性和交通覆盖性的主要运输方式,对各级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唯有在公路建设质量过关、技术过关的前提下,才能使公路运输将其优势性进行有效发挥,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动力。而公路建设中各关键部分的建设质量对该公路所具有的承载量和运输量有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本文将对目前公路建设中各关键部位所采用的建设技术进行分析,为施工技术的发展、完善提供相关依据。

1 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建设技术要点

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建设技术要点需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需遵循合理性。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对于公路段中关键部位的通行安全性及建设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需要在施工建设中就上述两点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考量,确保施工建设合理性及质量。

第二,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需遵循建设和目的。公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既需要确保公路运输承载量,还需要确保交通安全性。对此,就需要在进行公路中关键部位施工建设中根据公路建设需求及目的选取相应建设技术,以提升公路建设综合质量。

第三,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需满足长期交通需求。公路建设后的使用质量由其使用时效性所决定,施工技术缺陷所导致的路面断裂、塌陷、裂缝等问题均会对公路实际使用时长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关键部位建设中技术的对于公路建成后的长期交通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公路建设质量,满足长期交通需求,便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进行公路中关键部位的建设。

2 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建设技术的选取原则

在实际公路施工中对于关键部位施工建设技术的选取需满足以下原则:首先,在实际施工建设中需根据施工难度、地形、环境等因素选取适宜建设段落作为建设关键点,便于整体建设技术选取计划;其次,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建设质量及施工期限的要求较为严格,则需要确保可在时间期限内完成高质量公路建设的建设技术,提升施工效率及质量;最后,在实际施工中,需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控检测工作,故需要选取适宜的建设技术尽可能避免建设质量问题,影响施工效果。

3 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具体施工技术分析

3.1 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公路路基的施工作为公路建设整体的基础,是确保公路运输承载量的关键,对此则需要加强对路基施工的选取、分析。

首先,路基建设施工中需加强对路基挖掘技术的选取,需根据实际施工地的土质、地下水层及植被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随着挖掘施工进展的变化而调整相应技术。如在进行实际挖掘前,需根据当地下水地质分布情况及深度,选取适宜的挖掘深度及排水措施,并根据施工地周边制备分布情况及地下管道铺设情况,进行施工路段的合理规划,在有效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

其次,路基填筑技术的选择,需根据路基挖掘实际情况及公路交通承载量需求目的进行选取。故需先根据上述要求对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强度、粘合性及抗拉性进行参数预估,并将参数作为参考范围进行实际填筑材料的选取及配制,避免材料因素影响建设效果。

最后,在路基压实工作开展时,需结合当地土质及建设目的,选取相应的路基压实技术,确保路基压实的安全性及时效性,避免对前期建设成果的损坏,延缓施工效率。

3.2 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作为公路建设中最后的施工环节,也是对公路施工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施工环节,故需在实际施工中选取合理施工技术。在实际建设中,大部分公路的总建设里程较长,这就对路面建设的施工效率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对此,就需要根据路面铺设材料的应用选取施工技术,如在进行沥青路面建设时,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沥青路面材料的配比、保存、配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管,避免在建设中由于沥青配比、运输问题对施工效果及效率造成负面影响;在进行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建设时,需结合建成后公路的实际运输承载量及当地气候条件,对统统混凝土配置技术进行针对性调整,特别是对其含水量及粘合性的调控,能够有效降低裂缝危害、路面损坏发生率,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升施工效率。

3.3 涵洞、桥梁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公路建设中涵洞及桥梁的建设对于该路段公路的通行质量及交通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对此,就需在实际施工前先根据实际建设需求及建设难度,选取适宜的桥梁搭建、涵洞挖掘技术,并根据桥梁运输承载量及涵洞运输安全高度对建设模式和类型进行设计,并结合先进的材料技术及施工建设设备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性和最终建设效果。

4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4.1 石灰稳定土基裂缝

针对石灰稳定基层裂缝防治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四方面问题:①合理控制石灰土铺设的间距,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发生裂缝的概率。通常情况下,收缩缝间距有两种,一种为5cm,另一种为10cm。②严格把控土层含水量,使其保证在施工要求标准范围内,这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裂缝中的含水量无论是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想要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可以采用在施工土中加入粉煤灰的方式进行含水量的控制。③利用石灰土将比裂缝出现的概率。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尝试在路面下面铺设一层碎石,以此提高公路整体建设质量。

4.2 沥青混凝土解决路面不平整问题

沥青混凝土是解决路面不平整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公路路面不平整问题不仅会影响公路整体的美观性,并且还会严重影响公路的质量,从而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沥青混凝土在进行公路路面不平整问题的处理时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在正式施工之前,首先应该明确施工初始温度,确定压路机的重量以及机型,并且根据各种属性对压力机的碾压速度、振幅进行调整。不仅如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采用间断性作业方式施工,并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挥,保证机械设备能够保持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借助压路机的碾压作用,抚平公路路面的棱角,进而保证路面不平整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

4.3 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

除裂缝、路面不平等问题之外,水泥稳定性也是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路整体质量。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时需要注意四方面内容:①配料过程中,应该准确计算水、灰比例,再借助搅拌机进行搅拌,从而保证水灰的均匀性。②想要保证混凝土强度能够符合实际施工要求标准,则需要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并且严格把控水泥的使用数量。③在进行水泥含水量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制定明确规定,从而避免操作人员添水时出现差错,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泥当中含水量的流失。④改善土质,保证水泥的土质与实惠稳定性相吻合,可以针对不同塑性的土进行优化,若还是无法达到施工标准,则可以采用在其中掺入粉煤灰的方式进行控制。除此之外,想要进一步提升路面基层的坚固性,还需要对水泥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能够更为精确的掌握切缝时间。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建设需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辅助施工,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为施工效率、施工安全性的提升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不仅如此,还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加强对各类施工技术的引用和改良,做到因地制宜的针对性选取施工技术,为进一步提升施工效果及质量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关键部位路基路面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炫目视界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用艺术修补路面
VVER核电工程关键部位长周期施工物项的焊接质量控制经验反馈
公路工程施工环节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研究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注重细节 做好公路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