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2020-02-18周子情

四川水泥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泥裂缝钢筋

周子情

(福建省百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建筑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混凝土建筑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最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其具有价格较低、施工便利等优势。但混凝土同样也会受到环境、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等方面的影响而造成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目前混凝土建筑裂缝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对于人们的安全和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质量都具有重大影响。所以有效治理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是非常必要的。

1 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分析

1.1 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够合理

对于混凝土建筑来说,结构设计不合理是引发施工裂缝的重要原因。建筑结构设计时若是没有考虑施工环境结构负载以及地基地质问题,非常容易造成混凝土受到外力影响而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建筑也会受到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者水平位移而产生附加应力,一旦该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结构抗拉极限强度就容易产生裂缝。

1.2 温度变化引发的裂缝

一旦混凝土内外部存在较大的温度变化就会引发混凝土的变形,会在结构内部产生较大应力。造成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包括日照、温度骤降、水化热等等。日照主要就是指建筑主体等受到阳光强烈照射之后温度远超其他位置,造成局部应力较大而引发裂缝;温度骤降就是指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受到冷空气或者雨雪影响而造成建筑外表面温度突然下降,内外温差较大而引发的裂缝;水化热就是指完成较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释放出大量的热量,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内外温差较大引发的裂缝。

1.3 钢筋锈蚀引发的裂缝

此种裂缝主要是因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或者钢筋质量较差,从而造成钢筋表面氧化膜的破损,使得钢筋的表面受到侵蚀。因为结构内部钢筋受到锈蚀造成结构体积发生较大变化,对于周边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一旦应力超限就会顺着钢筋纵向产生裂缝。

1.4 施工引发的裂缝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裂缝是最为常见并且很难避免的裂缝,很多因素都会造成此种裂缝的产生,例如施工技术人员水平不足、施工过程中疏忽大意等都会引发混凝土裂缝。特别是对于复杂建筑工程来说,施工中存在着很多交叉工艺,并且很多工序需要通过大型机械设备来实现,若是施工中没有严格遵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就会改变建筑结构,降低其承载力,从而产生裂缝。

1.5 养护不当引发的裂缝

建筑工程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刚刚完成的混凝土始终处在外部环境影响下。若是受到天气影响在混凝土没有达到相应强度情况下水份已经流失,就会造成混凝土的硬化,从而造成较严重的收缩,影响到混凝土质量。此种情况下需要对混凝土实施必要的养护,可以利用浇水的方式来减少混凝土水份的流失,确保混凝土达到相应强度时保持相应湿度。另外,在养护不当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很多位置存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从而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2 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技术

2.1 优化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从相应参考文献以及实践经验中可知,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随着水泥强度的降低混凝土的质量会有所提升。所以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相应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通过钢筋构件设计来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收缩问题。同时,施工设计人员也要仔细勘察施工区域地质环境,加强混凝土整体结构的优化设计,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概率。

2.2 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配置后的质量情况,同时也是造成混凝土自身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有效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第一,混凝土原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水,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所以一定要避免采用工业废水或者没有进行处理的污水进行混凝土配置;混凝土制作中水泥是最为重要的材料,现阶段市场上水泥的类型非常多,在选择水泥时要对水泥的特性进行深入了解,确保其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此种水泥适合用在阴冷的施工环境当中,具有安全性高、抗渗能力强、耐寒性好、干缩性小等优势。

第二,除了水和水泥外,混凝土配置时还需要掺入粉煤灰以及添加剂等物质。一般情况下,粉煤灰的含量要占到混凝土总量的1/4 以内,以此来确保混凝土质量;

第三,混凝土配置中骨料的选择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一定要确保骨料的可靠性,并且要将含砂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骨料可以采用反击破碎机轧制而成的碎石料,通过必要试验确定合格之后才可使用。

2.3 加强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搅拌的控制

第一,要根据建筑工程具体情况以及相应标准规定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之后配置相应量混凝土进行工程试验,明确混凝土配合比准确与否。最后要按照混凝土试验情况确定混凝土最终的配合比。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混凝土的搅拌情况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在搅拌时一定要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长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对于混凝土的影响,对于坍落度进行有效控制;

第二,完成混凝土制作后需要及时将其运输到施工区域,确保浇筑工艺的顺利实施。需要确保运输装置的连续性,防止出现浇筑现场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程序相对复杂,所以在混凝土运输设备管理方面容易出现某些问题,因此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实时关注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发生突发情况而造成各方损失。

2.4 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

第一,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浇筑工艺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一定要确保施工结构合理性,防止出现浇筑裂缝的问题。所以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来进行,同时要确保分层浇筑时不同层混凝土浇筑的有效衔接。因此一定要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浇筑施工方案,确保混凝土施工整个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将建筑工程结构作为整体考虑,制定出针对性的分层浇筑方式。在实施此种方案时需要逐层进行浇筑施工工艺,一定要确保结构覆盖范围的合理性。在具体操作时需要从相对较短的一侧开始浇筑,平稳的向长边进行推进。对于较特殊的情况来说也可以采用从中间向两侧/从两侧向中间的方式进行浇筑。此方案在具体实施时相对复杂,对于混凝土浇筑设备具有较高要求;可以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案,从底层向上逐层浇筑,逐渐完成其他各层浇筑。此种方案主要应用在结构相对适中、浇筑整体范围广泛的结构当中;

第二,可以通过二次振捣法确保振捣有效性。通过二次振捣能够使得混凝土重新液化,这样就能够有效消除混凝土所具有的粗大骨料以及多余水膜,能够减少混凝土沉陷裂缝以及塑性裂缝的产生;

第三,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要加强对混凝土工程保温、保湿的控制,可以在混凝土表层覆盖保温膜来避免混凝土温度的外散,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的产生。针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实施养护。若是混凝土的硬度以及弹性都比较小,那么在完成浇筑之后要立即实施养护,可以通过喷壶洒水的方式来进行,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提升混凝土浇筑工艺质量;若是混凝土的硬度以及弹性相对较大,那么可以在混凝土浇筑过后12 小时利用喷水方式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所在,同时提出了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技术。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对于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水泥裂缝钢筋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地球的裂缝
截钢筋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
天价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