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模板系统下建筑结构施工的监理控制重难点

2020-02-18杨丽云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6期
关键词:抹灰监理模板

杨丽云

(云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28)

0 引言

当今建筑技术的发展随着材料科技、建筑施工机械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正向着高效、快速、免抹灰的趋势在进步。在保证建筑实用功能的同时,确保在使用新型模板系统,高速施工及免抹灰的情况下,兼顾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为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建筑结构工程在设计的时限内,能顺利完成预定的功能要求,本文将从监理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对其进行着重讨论。

1 新型模板系统

建筑模板系统先后经历了70、80年代以小钢模为主的模板系统直至90年代达到顶峰,到90年代中后期施工现场慢慢出现了以木模为主并以整体拼装形式组合的大模板系统,随着这种大模板系统的推广及广泛运用,小钢模模板最终淡出建筑市场直至被淘汰。进入2000年后国家推行标准化设计,整体拼装式大模板木模系统得到长足的发展。当然木模板的性质决定了其无法多次循环使用从而加剧木材需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不容小觑,因此在国家绿色、环保、节能施工的倡导下,一种新型模板系统(铝合金模板系统)孕育而生,并逐步被推广运用。这种新型模板系统集刚模版和木模板系统的优点于一身,具有不易变形,可多次循环利用,环保坚固,施工速度快,工程结构整体性好,混凝土表面整体光滑,避免湿作业,缩短工期,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 免抹灰施工

所谓免抹灰就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一次成活。不再对混凝土顶板、墙面进行砂浆抹灰施工,而仅在其面层批刮腻子并直接进行饰面施工。免抹灰施工工艺的出现和日趋成熟,正是居于这种新型模板系统的诞生和施工工艺不断进步的结果。

3 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众所周知结构设计的使用年限跟结构施工的质量密切相关,最主要表现为钢筋的施工质量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其中与钢筋及混凝土施工质量相关的一项内容即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也是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免抹灰施工中该项质量控制的工作及控制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钢筋加工制作的精度直接影响钢筋安装的质量,钢筋加工尺寸的差异将直接导致钢筋骨架的安装成果因混凝土保护层的减小而加速钢筋的锈蚀速度,从而影响到建筑设计的正常使用年限;钢筋加工尺寸不足则易使钢筋骨架的有效断面随之减小,造成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将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因钢筋加工尺寸偏差的原因(加工尺寸大和加工尺寸不足同时存在)也会给钢筋的安装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极易导致钢筋骨架的变形,这些都会成为最终影响建筑正常设计使用年限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使配制的各种钢筋和箍筋平直、方正及弯钩准确,监理人员必须对钢筋加工制作进行严格把关。

钢筋安装的质量控制既关系到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受力时钢筋所应承受的应力是否能正常发挥,同时也会因钢筋安装偏差等因素而影响到构件的正常使用年限。特别是在新型模板系统下实现免抹灰的施工工艺,对于钢筋密集的框架结构梁柱核心区域以及剪力墙结构连梁区域的钢筋设计及施工安装,可能会因为设计或施工的原因造成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而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对此监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做好对设计施工图纸的熟悉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过程检查、管控工作,并严格成品保护措施,以确保钢筋安装施工的质量。

在新型模板系统免抹灰施工工艺的前提条件下,为确保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能最大限度与规范及设计要求相符,受力主筋接头应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且接头设置位置除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尚应避免与箍筋相冲突。监理人员在现场检查时可对照《专项施工方案》及现场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加以控制。

3.2 工程定位放线的质量控制

工程测量定位放线的工作作为建筑施工的先导性工序贯穿建筑施工的始终,它是保证结构外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是定位模板及横、竖向钢筋位置的基础。对于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控制工作监理人员应做好如下工作:

(1)重视原始定位放线点位的移交工作。原始定位放线点位一般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测绘部门提供,包括控制点位的高程及坐标值,建设单位进场后应以书面形式移交给施工单位,监理方应参与移交并参与对移交点位高程值及坐标值的复核,确认误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时方允许在现场施工中使用,若存在问题应查明原因并及时上报。

(2)重视对《测量定为放线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工作,现场施工测量工作开始前监理方应对施工方报审的《测量定为放线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应依据现场施工开展的实际情况,对测量控制网布置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对栋号施工竖向测量控制点位的布置情况进行审查,审查点位布置的合理性,要求布置点位在结构工程施工期间应便于引用,主楼上的引用点位应满足通视且便于测量仪器的安装及测量人员的安全操作,对施工测量所采用仪器设备的精度情况监理人员应进行核查,应确保测量仪器的精度符合建筑施工测量的规范要求。

做好测量工作的过程管控工作,现场施工测量期间,监理方应安排专人对现场施工测量的成果进行复核,以保证现场测量的准确性,最终为建筑的定位及竖向钢筋的准确定位提供精确的定位依据。

3.3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免抹灰施工的先决条件是混凝土构件的几何尺寸精确,表面整体光滑没有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即混凝土的施工应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标准。因此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也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一项最为重要的控制工作。由于新型模板系统(铝合金模板系统)在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其抵御变形的能力(即模板的整体刚度)和严密性,本文不再赘述。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做好防止钢筋变形、偏位的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现场实施过程中一般采用焊接固定钢筋网的形式将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进行固定,暗柱则通过定位箍筋的形式进行固定,以有效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振捣而导致竖向钢筋偏位的发生。对于板面负弯矩钢筋的保护措施一般采取设置浇筑通道的方式对负弯矩钢筋进行保护。

(2)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并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一般的浇筑顺序为先浇筑墙柱再浇筑梁板。在出现不同标号的部位应采用显著的标识进行标注,以便施工人员对照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钢筋现场值班人员应随混凝土的浇筑进度同步对发生偏位的钢筋及时的采取修复措施以确保钢筋不偏位。对于免抹灰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应将振动棒居中放置并不得碰撞各种埋件、模板及钢筋等,在振捣过程中应精准控制振捣时间,一般以混凝土表面翻浆不再显著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能达到免抹灰的要求,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便成了这一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到位则会出现因混凝土收缩应力不均匀而产生的收缩裂缝,将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避免收缩裂缝现象的发生,一般采取覆盖养护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能充分进行水化方应。

(4)按照正常的施工工艺顺序,装饰、装修施工是建筑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在此项工序之前尚有二次结构施工、门窗安装等工序施工。因此做好对已施工混凝土结构的成品保护工作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监理人员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的相关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此项工作。

4 监理控制工作的重点、难点

从上述可知要做好对建筑结构施工的质量管控工作,监理方应从“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做好相应的前期及过程控制工作。结构工程施工前监理人员应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所涉及的规范、标准、图集等。应结合设计的具体要求及施工工艺标准,在设计交底及施工图纸会审时就设计的合理性给出监理方的建议和意见。《专项施工方案》是确保现场施工得以安全、顺利开展的指导性文件,监理方应对施工单位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查,重点围绕施工方所采取的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等是否能达到免抹灰工艺的标准进行审查,审查其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及是否达到质量安全的标准,并就审查的情况提出监理审查意见。为确保现场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监理方还应依据施工方的《专项施工方案》,及时编制相应的《监理实施细则》对施工过程中重点、难点工作的监理控制手段进行阐述。以便于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及时对施工重、难点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加强并做好对进场原材料(铝合金模板、钢筋、混凝土)的进场检查验收工作,必须确保现场所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的相关要求。混凝土工程正式施工前,监理人员还应督促项目部做好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及安全交底教育工作。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监理方应严格按照监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对混凝土施工采取旁站监理,对现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管控。对旁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督促施工方进行相应的整改处理,混凝土施工结束后旁站监理人员应如实记录混凝土施工的情况并完善相应的旁站记录。

5 结束语

随着材料科学、施工机械的不断进步,作为工程监理方,应配备齐全的,相应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多方面综合知识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监理工作。在对具体工程重难点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应进行严格的全过程信息采集、现场管控施工安全与质量,必要时及时协调专家进行论证指导,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抹灰监理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抹灰开裂原因及分析
建筑工程抹灰开裂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种免拆模、免抹灰框架柱施工技术
磷石膏砂浆在内墙抹灰施工中的应用
Estimation of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for drip-irrigated maize in a sub-humid climate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