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建华:匠心筑“国门”

2020-02-17宋正亮赵颖华

北京支部生活 2020年1期
关键词:李建华栈桥国门

宋正亮 赵颖华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成为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新“国门”。

机场航站区总面积143万平方米,相当于首都国际机场3座航站楼面积之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李建华担任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副总指挥兼主航站楼工程项目经理后,面对工期紧、标准高、面积大、难关多的项目施工任务,带领建设团队迎难而上,创新应用100多项先进技术和施工工艺,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历时4年,圆满实现了“凤凰展翅,逐梦蓝天”。

铁马金戈拼出“中国速度”

“敢打必胜”,是李建华特有的气质。

2017年10月,距航站楼功能性“封顶封围”仅有2个月时间,可施工日报上显示,18万平方米的屋面安装才刚刚开始。

“封顶封围施工正值严冬。航站楼屋面结了一层白霜,人站上面容易打滑摔伤。”项目生产副经理熊计富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每天早上6点多,李建华带领大家抓着绳子爬上溜滑的航站楼屋面,督促施工进度,检查施工质量。”最终,任务提前2天完成。在结构施工阶段,李建华第一个冲在前,加班加点。在他带领下,工人每个月浇筑的混凝土可以建造出25栋18层高的大楼,10个月所绑扎的钢筋量可以建造30座埃菲尔铁塔……主体结构封顶任务提前12天实现了完美收官。

历经3年零9个月奋战,大兴国际机场在一片荒原上拔地而起。在英国《卫报》评选的“新世界七大奇迹”榜单上,大兴国际机场位列榜首。

精雕细琢铸出“中国品质”

“作于精细,追求极致”是李建华的执着追求。

2017年2月23日傍晚,几辆中巴车缓缓驶入主航站楼施工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施工作业平台二层,听取了李建华关于施工现场的汇报,两次称赞现场管理“井井有条”,并勉励大家再接再厉、精益求精。

“牢记总书记嘱托,精益求精造精品。”李建华铆足了劲儿,把功夫下在打造世界级精品工程上。由12万块白色漫反射板拼装成的吊頂单元,以0.5毫米的精度安装在自由曲面大屋顶;16万块地面石材安装,石材板缝精确控制在1毫米,实现了“零偏差”;“顶上如意祥云、地面繁花似锦”的装饰效果,完美壮丽地呈现在航站楼核心区,实现了“零返工”。

李建华用使命担当铸造出“中国品质”。

创新攻坚贡献“中国方案”

李建华又失眠了。

2016年3月的一个深夜,李建华辗转反侧,他的脑中一直在想“修桥”的事。

“修桥”的起因在于解决超长超宽平面的材料运输难题。主航站楼拥有世界最大的单块混凝土楼板,其东西向513米,南北向411米,可以放下国家体育场“鸟巢”。如何把材料高效运进这么大的平面内,成了“拦路虎”。如果采用传统的塔吊运输方法,不仅运量小、耗时长,还会出现8000多工人等材料的局面,将严重影响工期和士气。

“必须突破!”李建华铁了心要攻关。在一次检查施工现场时,他突然眼前一亮:何不利用预留结构缝架桥通车?

“段总,我有个法子……你赶快组织论证下可不可行。”李建华兴奋起来,立即找项目常务副经理、总工程师段先军商讨。没过多久,段先军就拿出了最优方案:修建两座钢栈桥,用“小火车”运输材料。

2016年8月1日下午4时,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用钢近2500吨、总长超过1100米的两座钢栈桥,如同飞龙横亘在主航站楼施工现场,中国房屋建筑领域首创的钢栈桥正式通车。在工程人员的遥控操作下,16辆两米多宽、十多米长的小火车徐徐启动并加速,最终以40米/分钟的速度稳定运行,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4倍。

“创新无止境。认准的事就要干出个名堂来。”3年间,李建华立足自主创新,带领团队攻克了高铁高速通过航站楼地下所带来的震动难题,把航站楼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1152套隔震支座能实现600毫米的位移,可抗8级烈度地震;他和团队攻克了世界机场范围内体量最大、技术最复杂、节能建筑3A认证要求的机电技术,成功完成了近73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风管以及百万数量级接口的安装;他和团队创造的“超大平面复杂空间曲面钢网格结构屋盖施工技术”,被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致评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高分摘得中国钢结构行业最高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工程杰出大奖”。

猜你喜欢

李建华栈桥国门
理由要充分
守国门
在栈桥上
China
何国门
再见
美丽的栈桥
出走的中国人
漫画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