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叶产钳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进展

2020-02-17张海玲

医疗装备 2020年15期
关键词:单叶产钳胎头

张海玲

天津市宝坻区妇产医院 (天津 301800)

剖宫产是妇产科的重要术式,主要通过切开腹部皮肤、皮下组织及子宫,将胎儿取出,在解决胎盘前置、胎膜早破等高危妊娠及难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挽救围生儿及产妇的生命,改善母婴结局[1-2]。随着手术方式、缝合材料、麻醉学等的进步,剖宫产在产科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明显提升。但在切开子宫后,分娩操作及外界空气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胎儿呼吸幅度增大,易吸入羊水;且胎头娩出时间越长,则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综合征等合并症发生风险越高[3]。研究发现,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越短,则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风险越低[4]。总之,胎头安全、及时地娩出是剖宫产手术的关键。单叶产钳是被用于产科助产的常用器械,在改善母婴结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本研究就单叶产钳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1 单叶产钳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单叶产钳是一种勺形、单叶产钳,结构简单,钳叶为下凹弧形状,带中心孔,钳柄为实心体,使用时将钳叶置入子宫内,置于胎儿头下,挤压宫底,促使胎儿头部顺产钳滑向切口,以利于胎儿的顺利娩出,缩短胎头娩出时间[5]。单叶产钳体积较小,结构简单,表面较为光滑,置入子宫便捷,对腹部、子宫切口造成的影响较小,利于避免腹部及子宫切口的再次裂伤[6]。钳叶带有中心孔,可减轻对胎头造成的压力,对胎头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临床主要将单叶产钳应用于剖宫产胎头困难的助产中,具体如下。

1.1 胎头高浮

通常情况下,当产妇妊娠时间达到35周左右时,胎儿位置会发生变化,胎头会降至骨盆中并卡住,即产科中的“入盆”,这也是阴道分娩的重要指征[7]。若发生胎儿胎头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脐带绕颈等情况,则会导致胎头高浮,胎背与母体、腰、骶岬相碰,妨碍胎头俯屈下降,需采取剖宫产分娩[8]。但因胎头位置异常,在行剖宫产时胎头娩出难度较大,仍需产钳辅助。田辉和杨娉[9]在胎头高浮剖宫产术中采用单叶产钳助产,其效果较手助分娩更佳,可有效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子宫下段裂伤等情况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临床在胎头高浮时需适当按压宫底,之后再置入单叶产钳处理,将其竖于宫壁与胎头之间,且确保左侧钳叶的弯侧与产妇背部呈对立面,滑动至胎头下方后提拉产钳,至切口处撬出,以减轻产钳对胎儿及子宫的影响。

1.2 胎头入盆腔较深

头盆不对称是难产的常见类型,但在分娩时多会进行阴道试产,当胎儿因胎头较大无法经阴道娩出时再转为剖宫产[10]。当胎头降至骨盆下段,卡于产道时,剖宫产虽可解决难产问题,但不利于胎头娩出,若处理不当会引起子宫切口延裂,并增加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感染等发生风险[11]。王冬梅[12]分析单叶产钳在胎头深定入盆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发现单叶产钳能够加速胎头娩出,降低新生儿窒息、子宫切口延裂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在胎头于骨盆深嵌剖宫产术中,需先适当上推胎头,出现松动后于切口正中处置入单叶产钳,使其处于胎头与宫壁之间,并向下滑动胎头,撬出至胎耳位置,与切口平行后即可徒手取出胎儿。此操作简便,无需进行特殊培训,但在术前需评估胎儿的位置及大小等,且置入单叶产钳时需确保钳身顶端到达胎儿先露最低点处,且动作缓慢、轻柔,以免损伤子宫及周围脏器。

1.3 横切口

剖宫产手术切口经历了子宫上竖切口、腹部竖切口、横切口阶段。子宫上竖切口是古典式剖宫产切口,手术创伤大,再次妊娠子宫破裂风险高,远期并发症多,目前基本不被应用于临床。腹部竖切口为剖宫产常用切口,目前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较传统竖切口创伤小,且手术视野好,有利于胎头娩出,是产科紧急情况下的首选术式,但切口张力较大,术后愈合较困难,腹部瘢痕相对明显,美观度差[13]。横切口是新式剖宫产切口,与腹部皮肤纹理、肌肉走向相吻合,不易造成腹壁神经损伤,且创口易愈合,术后瘢痕小,但手术视野较差,即使扩大切口仍难以达到与竖切口相近的手术视野,在进行剖宫产操作时不利于胎头的尽早娩出,在体重大、胎头位置异常等产妇中需采用产钳助产[14]。许聪颖[15]在横切口剖宫产产妇中采用单叶产钳助产,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降低了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胎头娩出时间。

1.4 再次剖宫产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问题的常用术式,且新型剖宫产术式所采用的横切口与肌肉方向及皮肤纹理相符合,更利于术后切口愈合。但横切口与肌肉钝性分离方向垂直,舒适视野较差,加之再次剖宫产时瘢痕处组织、肌肉弹性更差,进一步影响手术操作及视野,易引起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16]。瘢痕子宫亦是造成胎头高浮等的重要原因,需采取产钳助产。纪国欣等[17]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采取单叶产钳助产,有效保护了子宫下段,缩短了胎头娩出时间,减少了子宫切口延裂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再次剖宫产切口处皮肤、肌肉弹性较差,操作时需注意技巧,以免造成再次损伤。

2 与其他助产方式的比较

2.1 手助产

徒手取头是剖宫产术中最常用的胎头娩出方式。当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发生胎头高浮时,多反复按压宫底,以强加腹压,不仅会增加产妇的痛苦,还可能引起新生儿头皮血肿,甚至颅内出血;且胎头高浮的胎头缺乏支点,不易取出,徒手操作时间较长,易引起新生儿窒息,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强加腹压可能引起子宫裂伤,增加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此外,手的体积较单叶产钳大,在进行宫腔操作时易牵拉切口,导致子宫切口延裂,或加剧周围脏器损伤。姜云兰[18]发现在头位可能剖宫产术中采用产钳助产的效果明显优于徒手取头,不仅可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口延裂、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风险,还可避免取头操作对新生儿造成的头面部损伤,安全性较高。

2.2 双叶产钳

双叶产钳亦是用于产科助产的一种医用钳,包含左右两叶,临床应用时可将左右两叶分别置于胎头两侧,之后扣夹胎头,牵引胎儿娩出。双叶产钳着力点稳,且拉力大,有利于胎头的娩出。辛静等[19]发现双叶产钳在二次剖宫产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较常规徒手操作可缩短胎头娩出时间,减少母婴并发症。但有研究发现,双叶产钳较单叶产钳体积大,且在宫内占据两侧空间,对母体子宫、周围脏器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20];同时,虽然双叶产钳扣合、夹取的方法拉力大,稳定性高,但对胎头产生的作用力也较大,易造成新生儿头面部损伤,并增加新生儿头皮血肿、颅内出血等的发生风险。总之,采用双叶产钳对位置、操作力度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初学者操作不当易引起多种不良后果,需加以注意。

3 问题与展望

单叶产钳是被应用于剖宫产助产中的一种新技术,利于胎儿快速娩出,且较双叶产钳安全性更高,对母体及胎儿造成的损伤小,可提高剖宫产的安全性。但对于胎头骨质为S+3以上的胎儿,单叶产钳助产易失败,临床可直接应用双叶产钳,以免操作失败导致胎头娩出时间延长。

总之,单叶产钳临床应用相对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易于学习。但剖宫产、产钳助产仍会对母婴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临床建议需严格评估产妇情况,对于无剖宫产指征者建议仍行阴道分娩,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 刘霞,田晓雁,许淑仙,等.前置胎盘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9,33(14):2543-2544.

[2] 申琪.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及其防控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5):1896-1899.

[3] Polkowski M, Kuehnle E, Schippert C, et al. Neonatal and Maternal Short-Term Outcome Parameters in Instrument-Assisted Vaginal Delivery Compared to Second Stage Cesarean Section in Labour: A Retrospective 11-Year Analysis [J]. Gynecol Obstet Invest, 2018, 83(1): 90-98.

[4] Muraca GM, Skoll A, Lisonkova S, et al. Perinatal and matern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term singletons following midcavity operative vaginal delivery versus caesarean delivery [J]. BJOG, 2018, 125(6): 693-702.

[5] 田爱仙.采用产程新标准后产钳助产对母儿结局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105-106.

[6] 蹇文艳,姚若进.分娩镇痛下第二产程剖宫产及产钳术145例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11):2432-2436.

[7] Gil M, Chill HH, Kogan L, et al. Preferred way of delivery of the impacted fetal head in cesarean sections during second stage of labor [J].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19, 45(12): 2386-2393.

[8] 梁续英.压肠板在新式剖宫产娩头困难中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39-940.

[9] 田辉,杨娉.产钳助产在胎头高浮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3):617-618.

[10] 马军花,徐月阳.胎头深陷骨盆的剖宫产取头方式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9,28(8):616-618.

[11] Van Bavel J, Hukkelhoven CWPM, de Vries C,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mediolateral episiotomy in preventing obstetric anal sphincter injuries during operative vaginal delivery: a ten-year analysis of a national registry [J]. Int Urogynecol J, 2018,29(3): 407-413.

[12] 王冬梅.单叶产钳在胎头深定入盆患者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疗装备,2015,28(9):148.

[13] 李阳敏,罗义,杨红春,等.横切口顶入式腹膜外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式比较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7):1321-1322.

[14] 曹莉莉,龚红霞,赵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情况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11):1736-1737.

[15] 许聪颖.单叶产钳在剖宫产术中助娩胎头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8):114.

[16] 桂华,赵巧云,林嫒妮.中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用于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术的安全性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9):1156-1159.

[17] 纪国欣,董瑞峰,张倩,等.腹膜外剖宫产联合产钳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240-243.

[18] 姜云兰.产钳在头位困难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3):5885-5887.

[19] 辛静,侯书梅,张淑霞,等.双叶产钳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6):741-743.

[20] 马启敏.产钳助产与剖宫产对新生儿颅脑损伤的影响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4):82-83.

猜你喜欢

单叶产钳胎头
泸州烤烟单叶重调查分析
亚纯函数关于单叶离散值的正规定理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卷入Hohlov算子的某解析双单叶函数子类的系数估计
不同因素对单叶蔓荆无性繁殖育苗的影响
剖宫产术中使用产钳临床探讨
产钳助产和自然分娩经康复治疗后盆底肌恢复的效果观察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