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子能科学技术》第54卷总目次

2020-02-17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研究

第1期

利用12C+96Zr弹性散射角分布研究96Zr的中子皮

丁若晴,杜亚秋,李志宏,王韩奎(1)

芽孢杆菌Bacillussp.dwc-2对模拟地下水中U(Ⅵ)的还原行为研究

王 静,刘 军,赵长菘,涂 鸿,贺含毅,杨吉军,廖家莉,杨远友,刘 宁(6)

Er2Ti2O7烧绿石基玻璃陶瓷固化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谢 华,冯志强,王烈林(14)

功能化间羧基苯偶氮基杯[4]芳烃对称硫醚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U(Ⅵ)的吸附行为研究

许玉历,张 康,肖方竹,王 成,罗佳琦,刘 永,彭国文(23)

高温气冷堆出口连接管束的流致振动研究

邬益东,王晓欣,史 力,肖乾坤,吴莘馨,王洪涛(31)

钠水反应试验系统大泄漏钠水反应压力分布计算分析

侯 斌,杨红义,杜丽岩,余华金(37)

压水堆堆芯熔融物的运动及传热数值分析

丁 硕,黄海富,钟汝浩,张小英,展德奎(44)

竖直向下大、小支管气相夹带起始可视化研究

严睿豪,曾春杰,辛福涛,张 鑫,孟兆明(53)

过冷沸腾自然对流两相CFD模拟及应用

李松蔚,Riccardo PURAGLIESI,杨 帆,余红星,沈才芬(59)

喷淋液滴在空气环境下的运动特性

闫超星,张 翼,刘成洋,张鹏飞(66)

华龙一号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热工水力分析

丘锦萌,吴 健,田卫卫,王志刚(72)

大型MOX燃料快堆钠空泡反应性微扰理论研究

霍兴凯,徐 李,曹 攀,胡 赟(81)

基于MOOSE开发的中子扩散问题求解程序

牛进林,邬颖杰,郭 炯,李 富(87)

事故容错燃料UO2-BeO应用于压水堆燃料组件的中子学分析

张 乾,王 超,池晓淼,赵 强(95)

GPU加速MOC输运计算性能分析研究

宋佩涛,张志俭,梁 亮,张 乾,赵 强(103)

基于自适应BP神经网络的压水堆堆芯换料关键参数的预测方法

王 端,王威策,潘翠杰,王东东(112)

钠水反应试验系统中小泄漏钠水反应氢气分布特性

侯 斌,杨红义,杜丽岩,余华金(119)

热离子能量转换器扩散工况的电流饱和特性

钟武烨,吕 征,郑剑平,杨启法(125)

堆芯补水箱地震易损性分析

鄂万江,玉 宇,王鹏飞,彭礼韬(132)

同位素热源高速撞击数值模拟研究

武伟名,罗洪义,李 鑫,唐 显,罗志福(140)

机械速度选择器标定技术及标定实验

余周香,李博楠,张 莉,吴立齐,李天富,刘荣灯,王子军,孙 凯,刘蕴韬,陈东风(149)

材料与构件深部应力场及缺陷无损探测中子谱仪热中子导管概念设计

李玉庆,孙 凯,王 雨,焦学胜,韩松柏,贺林峰,李眉娟,陈东风,刘蕴韬(158)

直流电流传感器高精度校准系统设计

韩 超,龙锋利,程 健,郜 垚(166)

基于BEPCⅡ数字束流位置测量系统电子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随艳峰,杜垚垚,叶 强,

麻惠洲,岳军会,马宇飞,黄玺洋,季大恒,汪 林,张醒儿,卢艳华,刘 芳,王之琢,杨 静,魏书军,曹建社(172)

650 MHz双cell超导腔冷氦气自动降温方案研究

常正则,李 梅,韩瑞雄,孙良瑞,张祥镇,姜永诚,桑民敬,叶 瑞,李少鹏,葛 锐(17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n/γ甄别方法研究

宋海声,吕柏阳,李 婷,牛德芳,庄 凯,刘鹏浩,杨雄斌,秦秀波,俞伯祥,蒋杰臣(187)

第2期

雾状钠火钠滴燃烧比率的模拟及应用

王国芝,张东辉,李世锐,申凤阳,杜海鸥,王荣东,胡文军(193)

光致荧光剂量计β辐照器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罗 瑞,夏 文,王红玉,陈克胜,叶宏生,徐利军(203)

探伤加速器可调准直器的设计

崔爱军,朱志斌,刘保杰,杨 誉,韩广文(208)

再入过程中的同位素热源可靠性评估

吴胜娜,罗洪义,武伟名,李 鑫,唐 显(215)

R矩阵程序在共振散射实验中的应用

马少波,贾宝路,胡 钧(222)

复杂混合气体组分在低温活性炭表面的吸附特性

马 浚,杜卫星,龙兴贵(227)

球团流与球流在球床内的混合卸料特性研究

葛 良,桂 南,杨星团,屠基元,姜胜耀(235)

自然循环棒束形通道流动不稳定性起始点研究

李宗洋,高璞珍,王 强,林宇琦,阿不都赛米·亚库甫(242)

螺旋管式换热器的流致振动研究

吴建邦,郑明光,王明路,田 林,张 月(250)

中国工程试验堆堆芯入口流量分配特性实验研究

眭 曦,王 盛,杨祖毛,闫 晓(257)

快堆系统分析程序FASYS堆芯分析模块验证

王 晋,张东辉(264)

基于FR-Sdaso的法国凤凰堆寿期末自然循环实验分析

齐少璞,杨红义,杨晓燕,王晓坤,王 晋,叶尚尚(273)

基于MANTA/SMART三维物理热工耦合的落棒事故分析

冯英杰,李昌莹,肖 红,胡友森(281)

FSP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刘鸿博,葛攀和,赵守智,胡 古(288)

基于决策树的堆芯物理参数预测研究

周剑东,谢金森,曾文杰,于 涛,陈珍平,赵鹏程,谢 芹,刘紫静,谢 超(296)

启明星Ⅱ号中子吸收体反应性价值测量

陈效先,王 璠,周 琦,朱庆福(302)

安全棒系统试验样机冷、热态性能试验研究

彭朝晖,范月容,张金山,郭志家,衣大勇,冯嘉敏,赵守智(307)

泳池式轻水反应堆内电磁线圈可控温辐照装置设计

刘 磊,张金山,赵民富,张亚东,郭 玥,宋仕钊,郭志家(313)

硼中子俘获疗法在医疗船上的应用与可行性设计研究

郭志家,范月容,昝怀啟,万海霞,柯国土,陈会强(320)

高温气冷堆舱室抗商用飞机撞击的耦合数值分析

梁振斌,聂君锋,王海涛(327)

基于弥散燃料颗粒开裂的金属基体裂纹特征模型

陈洪生,龙冲生,肖红星(334)

基于硅光电倍增管对塑料闪烁光纤衰减长度及光产额的研究

程泽辉,余玉洪,李公平,

孙志宇,唐述文,方 芳,陈俊岭,杨海波,孙 宇,王世陶,章学恒,孙亚洲,闫 铎,何志轩,张永杰,刘相满(340)

基于MPD-4电子学插件的液体闪烁体中子光响应特性实验研究

任 杰,阮锡超,黄翰雄,聂阳波,鲍 杰,李 霞(348)

关联α粒子探测器设计和性能研究

张 凯,栾广源,陈红涛,赵 芳,鲍 杰,苏 明,阮念寿,赵单鹏,侯 龙(354)

基于PIN光电二极管的个人辐射探测器研制

钟华强,骆志平,刘森林,张瑞焕,巫果平(360)

α径迹法用于分辨高浓铀和Pu微粒的方法研究

王 琛,沈 彦,赵兴红,常志远,郭士伦,刘国荣,赵永刚(366)

铀芯块的核法证分析及初步溯源

姜小燕,朱留超,张 燕,赵永刚,王 凡,王同兴(373)

100 MeV回旋加速器的高功率质子束流线研制

魏素敏,张天爵,王 峰,安世忠,葛 涛,温立鹏,宋国芳,郑 侠,刘景源(379)

第3期

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束斑测量

韩长材,欧阳晓平,张显鹏,宋朝晖,鲍 杰,严维鹏(385)

Purex流程1A工艺单元锝萃取行为研究

刘金平,王 辉,何 辉,叶国安,晏太红,李 斌(394)

水相环境中U(Ⅵ)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特征

卫纯纯,冷阳春,王彦惠,李东瑞,赵玉婷(402)

固-固二元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模型研究综述及评价

钱立波,余红星,孙玉发,邓 坚,吴 丹,李仲春,黄 涛(409)

起伏振动下倾斜管内单相流流动阻力特性分析

周云龙,刘起超,汪俊超(421)

应用于管壳式换热器热工水力数值模拟的多孔介质算法

陆道纲,王 雨,袁 博,隋丹婷(429)

示范快堆堆坑通风冷却三维数值模拟

王予烨,冯预恒,周志伟(436)

堆内辐照氚增殖剂球床有效热导率分析

骆贝贝,王玉林,葛艳艳,占 勤,杨洪广(443)

熔盐冷却球床实验堆堆内热源分布计算与分析

杨 璞,严 睿,邹 杨,于世和,朱贵凤,周 波, 马玉雯(450)

基于改进Gauss-Hermite方法的在线多普勒展宽方法研究

刘仕倡,王 侃,陈义学(458)

基于模糊多模型的堆芯功率控制

曾文杰,姜庆丰,谢金森,于 涛(464)

压水堆核电厂堆外源量程探测器计数率分析

丁谦学,王梦琪,李文涛,周 岩,梅其良,叶国栋(470)

高温气冷堆核材料衡算方法研究

张 敏,张 亮,洪 哲,杨晓伟,何 玮,阙 骥(47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压水堆燃料破损状态监测

肖 维,尹楚轩,李宏轩,董 冰,尹俊连,王德忠(481)

核动力装置运行数据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彭彬森,夏 虹,朱少民,彭敏俊,刘永阔,马心童(488)

飞机撞击下高温气冷堆乏燃料厂房损伤研究

冯 尧,王洪涛,王晓欣,王海涛(496)

钼铼合金在空间核电源中的应用性能研究进展

黄洪涛,王卫军,钟武烨,郑剑平,赵守智(505)

小型NaK热真空电磁泵设计及其特性实验研究

毕可明,陈 硕,柴宝华,刘天才,杜开文,卫光仁(512)

基于频率比较分析的中子/伽马实时甄别方法

彭升宇,易义成,卢 毅,宋朝晖,谭新建,韩和同,管兴胤(520)

基于微滤法处理水样中226Ra的α能谱分析技术

梁永广,王 元,於国兵,夏明明,顾先宝,范 然,陈 志(526)

基于沿单层LYSO晶体阵列深度多层反射膜分布的深度编码PET探测器研究

赵斌清,付春亮,

邝忠华,王晓辉,任 宁,吴 三,杨 茜,孙明道,张春晖,章先鸣,高 娟,桑子儒,胡战利,都军伟,杨永峰(533)

自由空气电离室电场分布的研究

张 曦,宋明哲,滕忠斌,高 飞,倪 宁(5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GM计数器γ辐射定向测量算法研究

李国栋,陈法国,唐智辉,韩 毅,杨明明(549)

ECR离子源微波窗损伤机理研究

魏绪波,李公平,潘小东,武 启,刘玉国(556)

中国散裂中子源直线加速器高功率自动老炼平台研制

谢哲新,慕振成,

荣林艳,李 健,徐新安,周文中,王 博,万马良,刘美飞,王 云,李阿红,陈卫东,欧阳华甫,张宗花,乔际民(564)

上海光源储存环机器保护系统升级

于春蕾,陈建锋,张 莹,阎映炳(571)

第4期

氢化钛镍合金阴极真空弧放电离子特性研究

赵光义,王腾钫,吴 聪,李正宏(577)

Ni-MOF-74制备及其对CO的吸附性能

郭沛然,胡石林(583)

乏燃料后处理设施核材料近实时衡算系统概念与设计

何丽霞,程毅梅,杨 群(591)

热管式辐射器热工水力优化分析

尹 皓,郭春秋,刘兴民,岳芷廷,张 焱,邹佳讯(600)

钠冷快堆乏燃料组件热工水力分析程序开发

马 晓,林 超,李 淞,周志伟,冯预恒,张东辉(606)

钠冷快堆非能动停堆机构动导管共轭换热数值分析

任 逸,喻 宏(615)

转运通道中燃料组件沸腾传热的试验研究

毛喜道,夏 虹(624)

反应堆非能动氢气复合器严重事故下消氢性能研究

丁 超,周志伟,宋明强,夏兆阳,姜韶堃,杨志义(629)

cosRMC复杂曲面开发及在聚变中子学的应用

刘仕倡,申靖文,严伊蔓,杜 华,孙业帅,秦 瑶,郑 俞,卢 棚,李 夏,张 显,刘松林,陈义学(635)

基于时间常数的核电厂主循环泵惰转模型开发与验证

叶尚尚,郭晓娴,Thanh HUA,杨红义,刘一哲,齐少璞,王晓坤,杨晓燕,杨 军(642)

Hf对ODS-FeCrAl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吴飒建,李 静,刘 实(648)

哑铃型氧间隙缺陷在UO2材料内扩散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张华阳,王庆宇,李忠宇(657)

功能化石墨烯吸附模拟反应堆冷却剂中银的研究

曹林园,王 辉,张 鹏,杨明馨,郑凯鸣(663)

铝热自蔓延还原氧化铪实验研究

刘 海,马朝辉,黄景存,王力军(671)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强度ODS合金成分设计

白 冰,郑 全,任 帅,张长义,杨 文,胡长军(678)

10×1019cm-2快中子辐照国产A508-3钢材料的小冲杆试验研究

王成龙,白 冰,张长义,佟振峰,钟巍华,徐 帅,赵迎超,宁广胜,杨 文(683)

高温He离子辐照GH3535合金的损伤效应

陈 倩,张 柯,刘仁多,付崇龙,白菊菊,杨 旭,王永其,雷前涛,李健健,林 俊(688)

高温气冷堆用含硼碳对水蒸气的吸附特性研究

马胜超,沈凯跃,银华强,何学东(696)

国产A508-3钢在模拟AP1000一回路水环境下的疲劳性能研究

钟巍华,佟振峰,王成龙,鱼滨涛,刘 健,郑 全,杨 文(702)

基于Z′参数的高强铝合金稳态蠕变速率可靠性研究

李 昂,高 蔚,吴 福,张 毅(709)

轴承摩擦磨损对柔性支承转子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

吴庭苇(715)

球面螺旋槽轴承特性的数值仿真分析

盛 誉,周陈龙,路 昕,凌乃阳(725)

内阻尼对柔性连接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白宇杰,高剑波(731)

中国实验快堆粘钠设备动态去污技术模拟试验研究

张金权,谢 淳,赵 迅,王 密,龙 斌(739)

W/BDD薄膜电极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肖益群,程仲平,林如山,贾艳虹,何 辉(745)

薄壁管高温爆破试验装置研制及应用

韩志博,杨洪广,张建通(751)

高速无刷直流电机分立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

杨 鹏(757)

基于Q级联理论估算同位素生产的成本

曾 实,余 欢,雷增光,BORISEVICH V D,SMIRNOV A Yu,SULABERIDZE G A(761)

第5期

自然循环反应堆NHR-200Ⅱ失水事故初步研究

王 岩,解 衡,谢 菲(769)

安全壳卸压排放过程模化分析

高志超,曹学武(776)

基于二十面体间断有限元离散求积组的IRI-TUB基准题验证

代 妮,张 斌,陈义学(782)

核电站中气溶胶再悬浮的CFD研究

江 斌,黄 挺,陈 炼,常华健(790)

ADS熔盐散裂靶中子学性能研究

杨 璞,林作康,万唯实,严 睿,余笑寒,邹 杨(796)

AB-BNCT中子靶物理设计分析

林作康,杨 璞,赵乾坤,申 淼,何子锋(804)

基于多次碰撞源的屏蔽计算方法研究

王新宇,张 斌,陈义学(811)

火星表面环境对核反应堆屏蔽性能的影响分析

姚成志,赵守智,胡 古,解家春(820)

神经网络-遗传复合算法在压水堆堆芯换料设计中的应用

韦子豪,王 端,王东东,潘翠杰(825)

快堆燃料芯块压制成型技术研究

朱桐宇,张顺孝,吴金德,张彦龙(835)

压水堆二回路工况下碱化剂对结构材料腐蚀的影响

曹林园,王 辉,杨明馨,皮立新,张 鹏(842)

基于伴随粒子的快中子成像系统角分辨研究

孙世峰,欧阳晓平(850)

基于差频检测技术的高速AD单粒子翻转评估方法研究

彭惠薪,李 哲,郑宏超,于春青(857)

100 MeV质子回旋加速器二期辐照效应管道设计

杨新宇,郭 刚,彭朝华,张艳文,覃英参,殷 倩,肖舒颜(863)

325 MHz高功率波导窗设计研究

秦 成,朱志斌,杨 誉,吴青峰,窦玉玲,王修龙(870)

一种微束X射线衍射仪及其应用研究

姜其立,刘 俊,帅麒麟,李融武,程 琳(876)

BRISOL钠同位素放射性核束的产生

唐 兵,崔保群,马 燮,马鹰俊,马瑞刚,陈立华,黄青华,王云峰(882)

乏燃料棒中关键核素径向分布特点及对废包壳测量准确度影响

柏 磊,王仲奇,刘晓琳,何丽霞,夏兆东,吕 牛(888)

克量级铀中微量铕和铽的放化分离方法研究

王秀凤,丁有钱,毛国淑,马 鹏,杨 磊(895)

L边密度计稳定性监控及U、Pu测量

康海英,罗中艳,郑维明,陶苗苗,朱海巧,张 彤,刘联伟,刘桂娇(903)

堆芯燃料组件流阻特性模块式与整体式三维数值模拟方案比较

杨红义,周志伟,林 超,李 淞,王予烨(908)

失水事故后燃料厂房空气自然循环及氢气分布实验研究

陆雨洲,贠相羽,张会勇,张诗琪(916)

低流速排放下气溶胶水洗模型

周 彦,佟立丽,曹学武(923)

先进中子学栅格程序KYLIN-Ⅱ输运模块并行优化开发

涂晓兰,柴晓明,刘 东,芦 韡,王 鑫,李勋昭,付元光,郭凤晨(930)

液态熔盐堆堆芯功率内模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曾文杰,朱伟聪,谢金森,姜庆丰,于 涛(937)

长寿命小型自然循环铅基快堆燃料选型

刘紫静,赵鹏程,任广益,柯国土,于 涛,谢金森,陈珍平,何丽华,谢 芹,曾 浩(944)

钛合金TA16弹塑性修正因子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邵雪娇,杜 娟,杨 宇,傅孝龙,张 瀛,李 辉,郑连纲(954)

第6期

序言

赵政国(961)

10 cm×10 cm Bulk Micromegas探测器的研制

李沛玉,周 静,陈 雷,赵明锐,智 宇,刘雯迪,贾世海,张昀昱,胡守扬,于伟翔,李笑梅(963)

用于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的类金刚石碳阻性电极制备研究

尚伦霖,周 意,吕 游,张广安,李文生(968)

栅型气体电子倍增器的研制

陈 石,刘 倩,刘宏邦,郑阳恒,封焕波,刘熙文,沈文涵,董 洋,焦信达(975)

多气隙阻性板室探测器位置分辨性能的模拟研究

陈晓龙,俞彦成,陈 刚,王 义,韩 冬,郭宝鸿(982)

宇宙线缪子散射成像模拟与算法研究

智 宇,周 静,陈 雷,李沛玉,赵明锐,刘雯迪,贾世海,张昀昱,胡守扬,于伟翔,李笑梅(990)

基于GEM工艺的裂变时间投影室性能模拟研究

赵 鑫,魏 康,刘 昊,胡碧涛,张 毅(998)

基于SCA波形采样读出电子学的CSNS Back-n中子飞行时间测量

朱丹阳,陈 朕,易 晗,高可庆,封常青,樊瑞睿,孙 康,蒋 伟,李 强,李 样,刘树彬(1005)

应用于气体电子倍增器的电子学板研制

王 珂,薛志华,王大勇,班 勇(1013)

PandaX-nT暗物质探测实验读出电子学预研系统的研制

王淑文,沈仲弢,王 硕,封常青,刘树彬(1018)

大面积GEM中子探测器高计数率读出电子学系统研制

马毅超,洪鑫扬,孙志嘉,周健荣,周晓娟,滕海云,周建晋,庄 建,周 科,史永胜,陈元柏(1027)

基于FELIX的微结构气体探测器读出电子学系统设计

元光远,沈仲弢,王 宇,水雁斌,刘树彬(1034)

基于Qt框架的APV25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贾世海,李沛玉,胡守扬,陈 雷,周 静,赵明锐,智 宇,刘雯迪,张昀昱,于伟翔,李笑梅(1041)

基于LED纳秒级脉冲的SiPM阵列监测电路

赵申森,沈仲弢,周安顺,牛亚洲,封常青,刘树彬(1047)

STCF RICH原型探测器的测试电子学系统构建与联调测试

侯宝临,赵 雷,陈 朕,张志永,刘 倩,丰建鑫,汪安琪,邵 明,刘建北,李嘉铭,封常青,刘树彬,安 琪(1055)

应用于PandaX-Ⅲ实验探测器测试平台的Bulk Micromegas性能研究

陈 雷,李沛玉,周 静,赵明锐,智 宇,刘雯迪,贾世海,张昀昱,胡守扬,于伟翔,李笑梅(1061)

小型活性靶时间投影室性能研究

许金艳,阳黎升,李奇特,叶沿林,韩家兴,白世伟,高 见(1068)

有限元SN中子输运模拟的区域分解并行

郭海兵,黄洪文,马纪敏,丁文杰(1074)

压水堆材料冷却剂环境疲劳修正因子研究

邵雪娇,谢 海,熊夫睿,张毅雄,杜 娟,艾红雷,刘正谷(1085)

基于流固共轭传热的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及燃料子通道CHF预测研究

冯琳娜,李 权,黄永忠,刘振海,齐飞鹏,M. Avramova(1092)

摇摆运动下多环路主冷却剂系统自然循环流量的稳定性分析

孙涛军,彭 军,王 畅,郝 锐(1099)

一种全堆芯精确到每个通道的子通道并行模拟方法

王先梦,赵民富,吕玉凤,蔡银宇,储根深,卢 旭,王昭顺,郭苏萱,周志锋,胡长军,杨 文(1108)

不同特征尺寸SRAM质子单粒子效应实验研究

殷 倩,郭 刚,张凤祁,郭红霞,覃英参,孙波波(1118)

麦克风效应对CiADS超导腔稳定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马瑾颖,黄贵荣,薛纵横,陈 奇,高 郑,朱正龙,曾凡剑,孙列鹏,施龙波,何 源,王贤武(1125)

用于核保障中核材料衡算的液体闪烁体中子多重性测量装置

程毅梅,许小明,尹洪河,柏 磊,祝利群(1132)

非准直点源透射法测量体源样品的线性衰减系数

阿不都莫明·卡地尔,张 磊,勒孚河,亢 锐,塔依尔·斯拉甫力,郭秋菊(1140)

IR-FEL装置数据存档和查询系统

宋一凡,谢正源,宣 科,李 川,王季刚,刘功发(1148)

第7期

自然循环反应堆流量分配优化研究

徐海鹏,王 岩,解 衡(1153)

MW级空间核反应堆系统热管式辐射散热器分析及优化

张昊春,刘秀婷,魏前明,游尔胜,孙铭远(1161)

直接布雷顿循环气冷反应堆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明 杨,易经纬,方华伟,刘 凯,赵富龙,谭思超,田瑞峰(1168)

热管技术及性能分析程序研究

陈其昌(1176)

200 MeV以下光子诱发50,51V核反应数据理论计算

李 琳,刘 玲,续瑞瑞,王记民,陶 曦,田 源,金永利,葛智刚(1185)

Ni-MOF-74的疏水改性及对CO吸附性能的影响

郭沛然,胡石林(119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铀样品年龄方法研究

陈 彦,赵永刚,李力力,常志远,朱留超,肖国平,黄声慧(1199)

螺旋直径对螺旋管泡状流截面分布特性的影响

黄一川,桂 南,杨星团,屠基元,姜胜耀,朱宏晔(1205)

抗振条-传热管大间隙多跨直管束流致振动试验研究

霍 茁,张可丰,熊珍琴,祖洪彪,顾汉洋,谢永诚,全正庭(1214)

先进压水堆核电厂氢气控制策略分析研究

丁 超,杨志义,周志伟,宋明强,柴国旱,仇苏辰,种毅敏(1221)

池式钠冷快堆放射性释放风险概率安全评价事件树分析

杨 鹏,喻 宏,胡文军(1228)

动态可靠性评价方法在AP1000核电厂严重事故中的应用研究

崔成鑫,黄 挺,陈 炼,张 蕾(1235)

用于pin-by-pin输运计算的SP3解析基函数展开节块方法研究

彭良辉,汤春桃,毕光文,张宏博,杨 波(1241)

压水堆堆内中子探测器响应函数特性研究

王常辉,吴宏春(1248)

超长寿命小型自然循环铅铋快堆堆芯概念设计研究

刘紫静,赵鹏程,张 斌,于 涛,谢金森,陈珍平,孙宇蒙(1254)

状态微分反馈控制与压水反应堆功率现有两种控制系统的等价性研究

栾秀春,刘 磊,王俊玲,杨志达,周 杰(1266)

控制棒驱动机构备件数量优化方法

肖丽丽,靳峰雷,谷继品(1273)

数字化核电厂班组SSA测度方法与实验研究

李鹏程,金 肖,张 力,陆文捷,王炎鑫,戴立操(1279)

束流漂移对硅条探测器阵列测量的影响

孙浩瀚,林承键,马南茹,王东玺,贾会明,杨 磊,杨 峰,钟福鹏,温培威,姚永进(1287)

用于厚屏蔽小探测器的蒙特卡罗模拟减方差方法研究

杲申申,李君利,武 祯,马锐垚,王 鑫,邱 睿,李春艳,张 辉(1294)

石英热释光年代测定中测量条件优化研究

王 猛,谷 懿,卢 恒,王 浩,孙 坤(1301)

加速器中子源大厅内散射中子分布的模拟

徐子虚,曲国峰,王艺舟,李 敏,周茂蕾,刘 东,刘星泉,林炜平,韩纪锋(1308)

可控中子源密度测井仪的密度响应特性与算法研究

岳爱忠,陈海铮,张清民,高可庆,张晓蕾,孙培伟,王树声,赵媛媛,王 虎(1318)

100 MeV质子降能材料的选择研究

韩金华,覃英参,郭 刚,张艳文(1326)

冷冻靶降温过程温度场分布及冰层生存时间研究

陈 洵,李 翠,厉彦忠,郭富城(1332)

温度及功率变化研究电子辐射GaAs电池的热淬灭效应

刘晏妤,吴 锐,王君玲,刘 俊,鄢 刚,王 荣(1340)

第8期

地球中微子能谱计算及初步高阶修正

冒 鑫,韩 然,李玉峰(1345)

基于介形类生态特征评价湖南某铀矿山地表水放射性环境

陈 亮,夏良树,刘 江,刘 珊,黄 伟,王正庆,谢焱石,唐振平(1355)

几何结构对快堆控制棒组件管脚流动特性的影响

秦亥琦,陆道纲,刘少华,王 雨,唐甲璇,钟达文(1361)

冷却剂与含格架燃料棒束多场耦合分析

马玉琢,黄 美,黄继缘,张沛健(1371)

大平板上液膜冲击附板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

胡 真,胡 珀,杨小杰,杜卡帅(1378)

基于CFD方法的铅铋冷却燃料棒束的热工水力特性分析

孙 畅,焦守华,柴 翔,杨 云(1386)

低过冷流场中蒸汽水下喷注直接接触冷凝声学特性研究

李 勇,林原胜,肖 颀,王 苇,李少丹,魏志国(1395)

具有外套管的释热元件表面温度求解

明 春,韩智杰,何晓军,初泉丽(1403)

基于方差分解的堆芯下封头熔池模型敏感性分析

李治刚,安 萍,明平洲,潘俊杰,芦 韡,余红星(1409)

钠冷快堆系统分析程序FR-Sdaso衰变热计算模型开发与验证

杨 军,贾鸿玉,杨晓燕,王晓坤(1418)

49-2泳池堆低温供热全厂断电ATWS事故分析

岳芷廷,刘兴民,郭春秋,邹佳讯,尹 皓,张 焱(1426)

钠冷快堆反应性意外引入事故时停堆保护研究

徐伟栋,段天英,冯伟伟,付 浩(1433)

事故容错燃料安全性能初步分析

杨红发,巫英伟,尹莎莎,刘明皓,汪 宇,赖建永,廖先伟,谢海燕,王嘉瑞,欧阳斌(1441)

中子辐照下初级离位原子模拟研究

刘仕倡,吴宇轩,陈义学(1448)

基于灵敏度对比分析SCALE 6.1自带库与CENDL-TMSR-V1数据库

胡继峰,王小鹤,邹春燕,韩建龙,陈金根(1453)

去射线效应堆外探测器响应函数计算研究

徐龙飞,沈华韵,魏军侠,曹良志,郑友琦(1460)

高温气冷堆石墨构件的碰撞力学行为研究

祁志伟,王晓欣,史 力,王洪涛,孙立斌(1468)

地震响应反演核电管道中结构参数方法对比研究

薛睿渊,俞树荣,张希恒(1476)

破损燃料棒二次氢化行为观察与分析

钱 进,郭一帆,王 鑫,褚凤敏,郭丽娜,卞 伟,梁政强(1487)

重水研究堆热柱石墨潜能释放分析研究

郭一帆,钱 进,李睿之,聂 鹏,夏中良,彭顺米(1494)

γ-γ符合测量系统的新型前端读出电路研制

颜俊伟,牛晓阳,柯凌云,杨海波,陈金达,杜成名,张秀玲,孙志朋,苏 弘,孔 洁(1500)

环形阴极宏观场增强因子计算研究

黄种亮,徐启福,来定国,邱孟通(1508)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Gd2O3/6061Al中子屏蔽材料的力学性能预测

张 鹏,李 靖,王文先,贾程鹏,马颖峰,徐文瑞(1513)

用于2 GeV固定场交变梯度质子加速器的高品质因数、高分路阻抗波导型高频腔设计

裴士伦,殷治国,张天爵,杨 光(1519)

小型NaK热真空电磁泵热控措施影响分析

陈 硕,刘 丰,毕可明,王建军,刘天才(1525)

钠雾化喷射技术研究

王荣东,杜海鸥,王国芝,石文涛,徐永兴,刘 晨(1532)

第9期

窄矩形通道两相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

孙汝雷,张大林,周健成,宋功乐,田文喜,苏光辉,秋穗正(1537)

六边形排列的7棒束通道内液态钠流动换热特性试验研究

侯延栋,汪 刘,张 魁,王明军,巫英伟,田文喜,苏光辉,秋穗正(1550)

基于ADS1~3缩比模型的双孔蒸汽喷放冷凝传热系统程序计算与实验验证

丰 立,陆道纲,符精品,刘丽芳,傅孝良,袁永龙,邱志民,张钰浩(1559)

棒束内湍流流动特性的PIV与CFD研究

王 汉,王舜琦,陆道纲(1568)

近临界压力区Post-dryout传热特性分析

宋美琪,刘晓晶,程 旭(1576)

基于OpenFOAM的铅基快堆流体通道内两相流研究

杨 晟,张有鹏(1582)

摇摆运动对弹状流向搅拌流转变边界的影响研究

谢添舟,徐建军,卓文彬,陈炳德(1589)

基于顺序函数法的圆管内部流体温度反演

熊 平,陆 祺,卢 涛,邓 坚,刘 余,张 勇(1595)

用于流场可视化实验的有机玻璃折射率匹配液研究

范大军,彭天骥,文 俊,唐延泽,田旺盛,李荣杰,王大伟,顾 龙(1604)

池式鼓泡条件下气溶胶沉降效率研究

周艳民,孙中宁,谷海峰,李应治,马钎朝(1612)

气泡破裂及其夹带特性行为测量综述

姜 娜,虞 想,戚文华,王泽平(1617)

测量二次电子空间分布特征矩阵法的有效性分析

孙晓阳,温凯乐,王鹏程,刘瑜冬,黄 涛,刘盛画,刘渭滨,董海义(1625)

基于动态模拟计算的低温精馏分离13C同位素丰度分析

田叶盛,李虎林(1631)

先进核能技术发展与展望

荣 健,刘 展(1638)

棒束通道内温度场分布特性研究

米争鹏,谭思超,邹思远,邱志方,朱大欢,张 丹,邓 坚,蔡 容, 吴菱艳(1644)

静水中单气泡运动特性实验研究

李文强,焦守华,唐 珂,杨宜昂,曲文海,柴 翔(1652)

基于遗传算法的钠冷快堆堆芯流量分区优化设计方法

王晓坤,王 端,齐少璞,胡 赟,张东辉(1660)

基于多表面封闭系统网络法的钠冷快堆乏燃料组件内部传热数值分析

陈 翔,吴增辉,熊进标,程 旭,师 泰(1666)

严重事故下气溶胶再悬浮的ECART模型分析

孙雪霆,季松涛,陈林林,史晓磊,魏严凇(1673)

改进弦长抽样方法开发及在弥散燃料蒙特卡罗模拟的应用

刘仕倡,王 侃,陈义学(1679)

压水堆核电厂气态流出物环境累积效应研究

王建华,邓 文,王 琪,苏永杰(1685)

高频地震激励对核级阀门危害性分析

薛睿渊,俞树荣,张希恒(1691)

基于Fe(OH)3-CaCO3载带的水中228Ra的γ能谱分析方法

夏明明,梁永广,於国兵,陈 志(1699)

双层错位DOI脑PET探测器晶体厚度组合优化设计

魏清阳,许书钰,戴甜甜,吕振雷,许天鹏,江年铭,马天予,刘亚强(1704)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逐束团束流位置测量电子学研制

张醒儿,张 琪,曹建社,叶 强,麻惠洲,马宇飞,杜垚垚,黄玺洋,魏书军,岳军会,随艳峰(1709)

核电站γ辐射剂量仪校准实验室设备设计与研究

高 飞,徐 阳,倪 宁,张 曦,刘蕴韬,侯金兵,王菲菲,韦凯迪(1715)

重离子束水吸收剂量的电离法实验研究

金孙均,王 坤,王志鹏,范耀东,杨小元,张 健,贺鹏博,申国盛,戴天缘,李 强(1722)

第10期

从实验熔合激发函数抽取势垒高度

崔丹腾,温培威,林承键,贾会明,王 宁,杨 磊,马南茹,王东玺,杨 峰,徐新星,孙立杰,钟福鹏,钟善豪(1729)

气体裂变产物88Kr半衰期测量

杨志红,丁有钱,张生栋,杨 磊,孙宏清,马 鹏(1737)

锆基MOFs材料Zr-CAU-24对Th(Ⅳ)和Ce(Ⅳ)的吸附性能研究

于 婷,何 辉,叶国安,钱正华,吴小玲,乔延波(1745)

β-环糊精改性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对U(Ⅵ)的去除机制

朱奥琦,谢水波,司子彦,刘迎久,莫官海(1753)

高温、高流速氢气在圆管内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房玉良,秦 浩,王成龙,苏光辉,田文喜,秋穗正(1762)

高温钾热管稳态运行传热特性研究

田智星,刘 逍,王成龙,苏光辉,田文喜,秋穗正(1771)

机翼型微通道高效紧凑换热器流动换热特性

张天一,郭张鹏,牛风雷,黄彦平(1779)

起伏非线性振动下倾斜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转变分析

周云龙,汪俊超,刘起超(1787)

加热面朝下的池沸腾汽泡动态行为研究

钟达文,史昊鹏,孟继安,秦天骄,张 显,刘 赟(1795)

液滴碰撞亲-疏水交界面的动力学特征

孔庆盼,纪献兵,尤天伢,周儒鸿,徐进良(1801)

中国实验快堆热工参数的自适应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研究

王东东,杨红义,王 端,林 超,王威策(1809)

应用于钠冷快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转换系统研究

杨 军,赵全斌,王晓坤,种道彤,叶尚尚,王利霞,杨晓燕,杨红义(1817)

严重事故下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耦合烧蚀传热分析

张 越,贠相羽,张会勇,单建强,孙吉良(1825)

DHR-200池式低温供热堆SBO-ATWS事故及自然循环能力分析

岳芷廷,刘兴民,郭春秋,邹佳讯,李杨柳(1834)

钠冷快堆混合钠火程序开发

李世锐,喻 宏,任丽霞,赵 磊(1840)

池式钠冷快堆事故源项计算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王凤龙,杨 勇,黄树明,张 强,王事喜,吴明宇,徐治龙,邵 静,万海霞(1849)

LOCA下喷放参数对冷却剂喷放特性影响数值研究

柯炳正,高璞珍,王 博,陈博文,温济铭,田瑞峰(1858)

330 MW环形燃料小型堆方案设计

李东朋,朱庆福,夏兆东(1866)

铅铋堆零功率实验装置控制棒价值测量及方法优化

徐健平,马骁笛,章秩烽,赵阶成,宁 通,成昱廷(1873)

钠冷快堆控制棒分段设计研究

徐 李,胡 赟,张 坚(1879)

基于神经网络的球床堆在线核材料衡算方法

刘若晴,马 涛,张立国(1885)

基于子群方法的双重非均匀性共振计算方法研究

李 颂,张 乾,张志俭,赵 强,梁 亮,梁越超,张晋超,娄 磊,李满仓(1892)

基于主曲线法的核电主管道材料断裂韧性研究

刘 庆,王 庆,马若群,徐 宇(1900)

低活化马氏体钢热变形行为及机理型本构建模研究

李 萍,朱慧玲,严思梁,田文春,薛传妹,薛克敏,魏连峰(1904)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需求分析研究

周 彪,吉 宇,孙 俊,孙玉良(1912)

空间核动力装置控制鼓系统试验样机快速复位时间测量方法研究

刘 磊,王 波,刘孟茜,何源远,张金山,袁建东,郭志家,冯嘉敏(1924)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腔式束流位置测量系统

陈 健,袁任贤,俞路阳,赖龙伟,冷用斌(1931)

基于压电驱动的微振动主动减振控制系统研究

刘仁洪,余洁冰,王广源,康 玲,陈佳鑫,张俊嵩,刘 磊,黄良生(1940)

TMP结构、材料对冷冻靶温度场的影响

唐 鹏,代云雅,廖其龙(1947)

加速器氚靶膜厚误差对BIXS方法反演的影响

张 哲,张伟光,安 竹,孙洪伟,胡双林(1956)

基于快中子多重性计数器的Pu样品属性测量研究及改进

苏祥华,张全虎,侯素霞,黎素芬,杨建清,侯林军,庄 琳(1961)

乏燃料剪切机气固两相流分析及结构优化

黄 辉,王时龙,马 驰,周 杰,董建鹏,周科源(1969)

超流氦低温恒温器冷质量准直调节及低温变形分析

韩瑞雄,邹正平,朱洪岩,常正则,葛 锐,李少鹏(1979)

第11期

基于核数据调整基准例题的235U协方差数据测试

吴海成(1985)

基于白光中子源的核石墨硼当量测量

王小鹤,胡继峰,陈金根,蔡翔舟,王纳秀,王宏伟,韩建龙(1991)

(DdO)2DGA萃取Nd(Ⅲ)形成三相的研究

何喜红,卢 淳,叶国安,李林波,曹 智,王薪尧(1999)

金属铈在NaCl-KCl和NaCl-KCl-CeCl3熔盐体系中的溶解行为

张 磊,郑卫芳,林如山,陈 辉,张 凯,宋文臣(2006)

铀矿石浓缩物的地理溯源特征属性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姜小燕,李力力,杜志明(2014)

箭鱼形翅片微通道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龚 亚,郭张鹏,张天一,王升飞,黄彦平,牛风雷(2024)

快堆钠-空气热交换器翅片管传热及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朱丽娜,叶原武,侯 斌,陈振佳(2031)

ACME台架蒸汽发生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李伟卿,吕玉凤,赵民富,钟 佳,王 楠,张 鹏(2037)

钠冷快堆系统程序FR-Sdaso开发

王晓坤,齐少璞,杨 军,叶尚尚,王利霞,冯宗蕊,种道彤,贾鸿玉,杨晓燕,刘一哲,杨红义(2045)

基于确定性抽样的过冷沸腾边界条件不确定性分析

张 翔,彭敏俊,丛腾龙,李孝佳,陈衣然(2054)

棒状氢化锆慢化钍基熔盐堆燃料组件稳态核热耦合程序开发

朱 帆,伍建辉,余呈刚,马玉雯,陈金根,蔡翔舟(2063)

PRHRS隔离阀前后破口事故对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的影响分析

郝博涛,王 楠,钟 佳,石 洋,房芳芳(2073)

小型铅铋冷却快堆瞬态安全分析

张一帆,刘宙宇,曹良志,郑友琦,邵一穷(2081)

西安脉冲堆反应性引入事故瞬态安全特性分析

田晓艳,陈 森,杨 宁,朱 磊,李华琪,马腾跃,胡 攀,康小亚(2089)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事故进程分析的CPR1000全厂断电事故PSA

王 照,杨建峰,冯丙辰(2098)

控制棒驱动机构落棒失效率验证试验方案设计

肖丽丽,谷继品,靳峰雷,浦恩山,刘秀亭(2107)

基于FDS程序的钠火事故情景模拟技术研究

杨红义,宋 维(2113)

超级均匀化方法在压水堆堆芯Pin-by-pin计算中的应用与研究

张 斌,李云召,吴宏春,王冬勇,刘 勇,于颖锐(2120)

三维结构网格SN输运求解的指数短特征线空间离散方法

刘 聪,胡小利,张 斌,陈义学(2127)

基于高阶CRAM的燃耗程序开发与验证

张彬航,杨森权,陈云龙,洪 锋,袁显宝,张永红,唐海波,冯虹瑛(2137)

适用于任意几何的特征线边界条件处理方法

杨 睿,胡 赟,单浩栋,徐 李(2145)

高性能计算分析技术在大型钠冷快堆屏蔽设计中的应用

王事喜,吴明宇,张 强,王凤龙,王 毅,邵 静,万海霞,付元光,程汤培(2153)

α+β两相区热处理对Zr-Sn-Nb合金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贾玉振,戴 训,王朋飞,刘 鸿,彭 倩(2159)

Zr-Cu-Cr合金的显微组织及腐蚀行为

张 革,李 强,彭剑超,梁 雪,彭丽婷,姚美意(2166)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研究合金元素对反应堆压力容器钢辐照脆化的影响

贾丽霞,韩 煦,白 冰,王东杰 杨 文(2174)

涂层及热处理对不锈钢薄壁管高温爆破性能的影响

韩志博,杨洪广,张建通,袁晓明,刘珊珊(2182)

MNSR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洪景彦,彭 旦,郝 倩,吴小波,李义国,王梦娇(2188)

主回路滞流分支管振动超标的原因分析与设计优化

蔡 坤,邹建荣,蔡奕霖,马志才,朱昶帆,邱 健,郑明光(2194)

辐射条件下冷冻靶靶丸表面及充气管温度特性数值研究

郭富城,李 翠,陈冠华,厉彦忠(2201)

基于温度冲击的冷冻靶氘氘冰层结晶生长行为研究

陶朝友,杨 洪,代 飞,林 伟,王 凯(2209)

125I粒子源剂量计算参数模拟研究

刘川凤,宋明哲,王红玉,倪 宁,魏可新,刘蕴韬(2217)

Pb/B4C/BPR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与力学性能

马加旭,刘 颖,李 军,李 程,马凌成(2223)

用于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研究的强流加速装置的设计与试验进展

陈立华,崔保群,马鹰俊,马瑞刚,唐 兵,黄青华,马 燮,连 钢,郭 冰,柳卫平,孙良亭,武 启(2231)

电子储存环注入过程中补注电荷的三维位置信息提取

周逸媚,冷用斌,张 宁,高 波,陈之初(2238)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薄壁真空室研制

罗 成,

杨伟顺,谢文君,李长春,柴 振,朱小荣,刘建龙,焦纪强,万亚鹏,蔺晓建,马向利,张喜平,蒙 峻,陈叔平(2245)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储存环快校正磁铁电源设计

刘 鹏,龙锋利,李 洋,韩 超(2252)

基于硅酸盐钆掺杂的紧凑热中子准直器仿真模拟及性能研究

李 达,刘永德,杨丽芳,郭 靓,刘立坤,周志波(2258)

基于改进粒子滤波的未知放射源定位方法

刘浩杰,肖宇峰,张 华,田星皓,张 秤(2264)

基于染色体畸变的细胞存活模型研究

王文静,李春艳,邱 睿,武 祯,张 辉,李君利(2273)

γ辐照加工用新型工作模体设计研究

杨 磊,刘 燕,周毅吉,李文革,张美琴(2282)

第12期

D-T中子源束斑尺寸测量技术及应用

张 凯,侯 龙,陈红涛,鲍 杰,苏 明,阮念寿,赵 芳(2289)

缪子科学技术前沿及未来发展

罗小为,杨燕兴,李 样,鲍 煜,殳 蕾(2296)

NaCl-KCl熔盐体系电解制备金属铈工艺研究

张 磊,林如山,陈 辉,肖益群,何 辉(2306)

NECP-Atlas中热中子散射律数据生成模块的开发与验证

汤勇强,祖铁军,易思宇,徐嘉隆,曹良志,吴宏春(2314)

针对裂变产额和半衰期的燃耗计算灵敏度和不确定度分析方法

韩丰林,祖铁军,吴宏春,曹良志(2323)

阻氚用Fe-Al渗铝层表面稳态相Al2O3膜生长机理研究

占 勤,杨洪广,袁晓明(2330)

朝下针翅结构表面稳态临界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史昊鹏,廖炜铖,钟达文,孟继安,赵金鹏,雒晓涛(2337)

自然循环铅冷快堆蒸汽发生器泄漏事故下的气泡迁移

陈家铭,陈红丽(2344)

熔盐堆热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建模及程序开发

刘明皓,张玉龙,王成龙,张大林,秋穗正,李 毅,尹莎莎,刘 航,杨红发(2353)

池沸腾下朝向SA508钢表面临界热流密度特性试验研究

田道贵,胡 啸,陈 炼,常华健(2362)

喷淋液滴在中低压饱和蒸汽环境下传热特性研究

闫超星,杨亚婷,林韩清,杜为安,刘 铱(2369)

5×5棒束通道内流动转捩特性研究

郝思佳,李 兴,祁沛垚,乔守旭,谭思超,王啸宇(2376)

冷凝水收集装置对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影响试验研究

李 伟,孙中宁,高 力,堵树宏,宿吉强,孟兆明,张 楠,丁 铭(2385)

小型堆安全壳抑压系统优化分析

侯华青,熊友强,董海防,游 凡,章 军,杨 卓,辛培培(2391)

核电厂安全壳地震概率风险评估

王晓磊,吕大刚,阎卫东(2397)

主泵试验台架振动原因分析与修改方案

蔡 坤,朱昶帆,张 瑞,邱 健,郑明光(2404)

新型定位格架夹持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

任全耀,陈 杰,赵瑞瑞,雷 涛,郑美银,彭 园,秦 勉,李建伟,蒲曾坪,陈 平(2411)

压水堆LOCA放射性源项计算模型及应用研究

陈海英,王韶伟,田欣鹭,吴彩霞,熊文彬,张春明(2418)

GASFLOW中气溶胶再悬浮模型与RnR模型对比研究

黄 挺,江 斌,陈 炼(2424)

基于耦合CFD-FEM方法的严重事故下RPV蠕变失效风险评估

张 越,贠相羽,陆雨洲,张会勇,单建强,孙吉良(2431)

面向暗物质直接探测的原型液氩探测器读出电子学系统设计

祝 星,沈仲弢,赵珂庆,熊卫星,于翰霖,封常青,刘树彬,安 琪(2439)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不同轴向长度不同晶体材料的PET灵敏度和散射分数研究

袁 波,曲桂红,欧海峰,赵书俊(2448)

Co纳米线阵列的掠入射中子小角散射研究

徐新宇,

付振东,郝丽杰,马小柏,孙 凯,陈东风,刘蕴韬,赵晨博,刘青芳,王建波,Vitaliy Pipich,冯尔玺,吴宝虎(2454)

国产ZIRLO合金动态水腐蚀氧化膜微观研究

白若玉,高 阳,梁 雪,陈东风,王 辉,侯宇晗,陈星雨,李眉娟,李玉庆,刘晓龙,孙 凯,刘蕴韬(2461)

放射性核素在长江三角洲的迁移扩散模拟

崔志强,曲静原,童节娟(2469)

压水堆工作场所模拟中子参考辐射场的建立

刘毅娜,王志强,李春娟,刘蕴韬,陈 军,李 玮,骆海龙(2476)

《原子能科学技术》第54卷总目次

(·1·)

增刊

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应用研究发展现状和展望

朱升云,郭 刚,何 明,吴振东,袁大庆,隋 丽,焦学胜,常宏伟,左 义,范 平,葛智刚,陈东风(1)

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李志宏,林承键,郑 云,高早春,王友宝,张英逊,李聪博,顾建中,吴晓光,杨 磊,谌阳平,颜胜权,赵 凯,

田 源,贾会明,李云居,曾 晟,连 钢,闫玉良,马南茹,杨 峰,温培威,崔 莹,连占江,张焕乔,柳卫平(17)

中子散射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孙 凯,李天富,陈东风(3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激光技术发展及其在核科学中的应用

王 钊,贺创业,赵保真,

高智星,张 骥,田宝贤,席晓峰,李 静,吕 冲,孟祥昊,刘秋实,班晓娜,胡凤明,张晓华,徐永生,张绍哲,马田丽,

刘伏龙,路建新,陆 泽,张海峰,李业军,向益淮,王雷剑,梁 晶,戴 辉,王 华,郭 冰,姜兴东,王乃彦(47)

中国核数据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刘世龙,葛智刚,阮锡超,陈永静(65)

我国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

叶国安,郑卫芳,何 辉,马 敬,王 健(75)

无盐试剂在Purex流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于 婷,叶国安,何 辉,罗方祥,肖松涛(84)

酰胺荚醚类萃取剂用于高放废液分离研究进展

刘栎锟,吕洪彬,张 虎,叶国安(96)

我国后处理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李辉波,张丽华,叶国安(106)

我国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林如山,何 辉,唐洪彬,叶国安(115)

CIAE高放废液固化技术研发进展

李玉松,张生栋,鲜 亮,刘丽君,谭盛恒,张 华,周 慧,郄东生(126)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整备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韩一丹,张生栋,鄢 枭,高志刚,张振涛(137)

CIAE核设施退役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吴 杰,张生栋,刘 刈,鄢 枭,张立军,张振涛,陈 艳,李睿之,聂 鹏(143)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技术研究进展

杨志红,杨素亮,张生栋,丁有钱(151)

核保障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赵永刚,杨 群,李力力,柏 磊(167)

CIAE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的发展

梁积新,吴宇轩,罗志福(177)

CIAE放射性药物和标记化合物的发展

樊彩云,韩世泉,罗志福(185)

中国实验快堆的主要技术创新和工程经验

张东辉,杨 洋,赵佳宁(194)

中国实验快堆的设计创新与实现

杨红义,过明亮(199)

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技术进展

柯国土,刘兴民,郭春秋,岳芷廷,李 敏,郭志家(206)

中国先进研究堆应用及未来发展

王玉林,朱吉印,甄建霄(213)

小型反应堆技术发展趋势

周培德,侯 斌,陈晓亮,乔鹏瑞,齐少璞(218)

核临界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朱庆福,周 琦(226)

微型反应堆低浓化技术研究

李义国,洪景彦,吴小波,彭 旦,郝 倩,王梦娇,鲁 谨(233)

压水堆环形燃料组件研发进展

季松涛,韩智杰,何晓军,李卓群(240)

快堆MOX燃料技术研发进展

杨启法,杨廷贵,李 磊(246)

超铀核素辐射监测新技术研究

刘森林,骆志平,陈 凌,庞洪超(251)

CIAE辐射安全防护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陈 凌,文富平,骆志平,王仲文,刘森林,白 光,许昌恒,王 惠(260)

CIAE回旋加速器及应用综述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回旋加速器研究设计中心(275)

CIAE直线加速器技术的创新发展

王国宝,曾自强,朱志斌,王修龙,杨京鹤,张立锋,韩广文(293)

CIAE核探测器技术的发展

何高魁,刘 洋,张向阳,赵江滨,郝晓勇,邵俊琪,汤秀章,宛玉晴,杨昉东,阙子昂(303)

CIAE核技术在反恐中的创新和应用

王 强,王国宝,郑玉来,何高魁,曾自强,李 永,刘 超(309)

CIAE同位素电磁分离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任秀艳,王国宝,曾自强,毋 丹,徐 昆,吴灵美(316)

CIAE电离辐射计量技术发展回顾

林 敏,叶宏生,夏 文,刘蕴韬,王佳玫,徐长春(322)

238Pu同位素热/电源的发展及展望

牛厂磊,唐 显,李 鑫,罗志福(342)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