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PPP 模式的发展研究——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维度

2020-02-17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刘瑀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数量交通

文/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 刘瑀

关键字:PPP 模式;国内期刊;文献发表数量;交通基础设施

0 引言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开始与私人部门合作,通过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以下简称PPP 模式)来开发、提供交通基础设施与相关服务,PPP 模式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需求的多元化而被广泛应用。PPP 最早是由英国政府于1982 年提出的一种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私合作模式,20 世纪90 年代,英国政府全力推动PPP 模式在公路、医院、运输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尤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最多(郭英华和崔莹莹,2017)[1]。随后,PPP 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广泛应用,我国作为全球PPP 最大的市场之一(Shang Zhang et al.,2016)[2],近年来PPP模式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根据PPI 项目数据库的资料显示:1990 年-2017 年间全球PPP 模式应用的项目数排行榜上,我国居世界首位,共有1414 个项目应用PPP 模式[ 数据来源:World Bank and PP1AF, PPI Project Database.(http://ppi.woxldbank.oxg)]。PPP 模式作为一种能够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到收益性公共产业投资与运营过程中的机制,已成为了热点话题,学术界开始纷纷对其进行不同侧重方面的研究,如:PPP 模式应用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中的风险管理等方面,学术界都已经形成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009 年-2018 年现有的国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关于文献发表数量的变化趋势,并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维度探讨其变化原因,能够更加系统地梳理国内关于PPP 模式的研究过程,对于未来进一步研究PPP 模式的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国内期刊研究分析

1.1 研究方法

国内期刊的文献分析研究利用CNKI 数据库,CNKI 是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具价值的中文网站,其信息内容是经过深度加工、编辑与整合的,它以一种数据库的形式进行有序管理,内容真实可靠并且有明确的来源和出处,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依据,因此本文采用CNKI 数据库进行国内期刊的文献检索。

首先利用CNKI 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根据PPP 的主要定义及范围,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PFI/BOT/BT/TOT/BOOT 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时间为2009 年-2018年,期刊来源为:SCI 及CSSCI 来源,初步得到642[检索文献数的时间以2009 年至2018 年撰写本文时间为止]篇文献,再进一步筛选出有效文献,对文献分类目录进行精炼,最后得到538 篇有效文献。

1.2 文献发表数量趋势分析

对538 篇文献的发表年度进行归类,得知:国内期刊文献数量从总体趋势来看是呈增长态势,尤其是在2014 年-2016年期间,文献发表数量增长速度比以往年份都要快,并且在2016 年达到了文献发表数量的巅峰,但在随后的两年里,文献发表数量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在2009 年-2011 年期间,文献发表数量的态势呈现后退,2011 年也是文献发表数量的低谷期。结合我国PPP 模式的实际发展历程来看,这种分布状况也是有原因的。我国PPP 模式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试行阶段(1984年-2002年)、稳定推广阶段(2003年-2008年)、波动发展阶段(2009 年-2013 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肖光睿和袁竞峰,2018)[3]。

本文所研究的时间段正处于PPP 模式发展历程的后两个阶段,2009 年-2013 年,PPP 模式的发展正处于波动发展阶段。中国PPP 模式的发展进程受到了2008 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的极大影响,中国政府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投入了大量资金到基础设施领域,以交通运输项目为主实行了大额的投资计划,使许多原有的在建交通基础设施相关的PPP 项目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些处于前期阶段的PPP 项目纷纷选择退出,转变为政府投资,政府的大额投资行为严重阻碍了私人部门参与投资,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程哲等,2016)[4],PPP 模式的热潮也开始渐渐退去,这也是造成2009 年-2011 年期间国内关于PPP 领域的文献发表数量呈现低迷的主要原因。

从2011 年开始,国内关于PPP 领域的文献发表数量开始慢慢增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的高额负债及金融风险的急剧增加使中央政府开始鼓励PPP 模式的应用。此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大量资金涌入到了国有企业,使大量PPP 项目转变为政府投资,但这种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效率低下、执行度与完成度都存在一定缺陷,也导致了地方政府的负债和金融风险急剧增加,为了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我国政府开始对PPP 模式进行推广、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鼓励PPP 模式应用到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的公共服务领域。从2014 年开始,我国PPP 模式发展正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对PPP 模式的推广、应用及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关于PPP 模式领域的相关研究也成为了热点,PPP 模式的发展也达到了高潮,这也是2014年-2016 年期间国内文献发表数量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

随着PPP 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也在不断完善,公众的诉求也由数量转变为对质量及效率的渴求,PPP 模式也由快速扩张转变为更加注重规范化应用及存量的控制与管理,整体热度较之前开始递减,但仍是主要关注点。这也是从2017 年开始,国内文献发表数量较之前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未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以及国家新基建领域的推行,PPP 模式的应用将会带动我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挑战以及与新兴数字化产业的相关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以及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未来关于PPP 模式领域的相关研究可能会达到新的巅峰。

2 结论

PPP 模式的推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能够推进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同时它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孙晓华,2018)[7],PPP 模式更快、更好的推行与应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在生活中长、短距离出行等各方面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内2009 年-2018 年期刊中发表的关于PPP 模式的文献,从文献发表数量入手,分析了国内期刊的变化趋势,并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维度探讨其原因,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国内期刊关于PPP 模式的文献发表数量在2010-2011 年期间均处于低谷期,在2014 年-2015 年期间文献发表数量增长速度最快,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PPP 模式的不断应用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新基建领域的推行,未来关于PPP 模式的相关研究依旧会成为热点。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数量交通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繁忙的交通
统一数量再比较
小小交通劝导员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头发的数量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