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牛膝和川牛膝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探究

2020-02-17胡婷婷汪凤李桂荣张艳芹李灿灿

生物化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怀牛膝川牛膝牛膝

胡婷婷,汪凤,李桂荣,张艳芹,李灿灿

(亳州学院中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牛膝为苋科(Amaranthaceae)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Bl)的干燥根,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的功效,主产于河南,为四大怀药之一[1]。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具有活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的功效,主产于四川[2]。经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对怀牛膝的产地加工、炮制研究较多且深入,而川牛膝则较少,将怀牛膝和川牛膝进行对比的研究则未见报道。本文着重综述怀牛膝和川牛膝的产地加工、炮制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关策略,以期为怀牛膝和川牛膝的现代化加工提供参考。

1 怀牛膝和川牛膝研究现状

1.1 产地加工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的形成关系密切,是保证道地药材质优品正的重要环节之一[3]。河南省武陟、泌阳等地为怀牛膝的道地产区,当地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牛膝,除去须根及泥沙,剪短芦头,捆成把,颠倒放置并沾冷水,硫磺熏后取出分等(平条、杂条、头肥、二肥),扎把,修剪,晒干,将其堆成圆垛(尾朝里,头朝外),堆放20~30d后分等级装箱。此产地加工方法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易于贮藏且药材加工后色泽好、平直及柔润等优点[4]。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一部记载,川牛膝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烘或晒至半干,堆放回润,再烘干或晒干。

1.2 炮制工艺

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不同要求,将中药材制成中药饮片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又是中医药理论在临床用药的具体体现,是保证饮片质量的关键。怀牛膝和川牛膝的炮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2.1 酒炙

徐德春等[6]初步探讨了怀牛膝的最佳酒炙工艺,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质量指标为牛膝水溶性成分的百分比含量。结果发现将怀牛膝切成3mm厚的饮片,辅料加10%黄酒充分拌匀,用文火炒至外观颜色为黄色,见少许焦斑,取出凉透的炮制工艺最佳。黎万寿等[7]对酒炙川牛膝的最佳炮制工艺也有研究,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指标在水溶性成分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杯苋甾酮,发现最佳酒炙工艺为:川牛膝饮片加10%黄酒拌匀,润透,130℃炒制15min。

1.2.2 盐炙

继酒炙牛膝的最佳炮制工艺研究以后,盐炙牛膝的最佳炮制工艺也有较大进展。罗霄山等[8]同样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指标选择了齐墩果酸的含量,探讨了怀牛膝的最佳盐炙工艺。结果显示:怀牛膝饮片的厚度为5~10mm,加3%盐量,温度为100℃,烘制20min为最佳工艺条件。黎万寿等[9]先后研究了酒炙川牛膝和盐炙川牛膝的炮制工艺,确定了盐炙川牛膝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饮片加2%盐量,温度为150℃炒制15min。

1.2.3 硫磺熏蒸

仇立志等[10]探讨了熏蒸怀牛膝的最佳炮制工艺,考察指标为蜕皮甾酮的含量。研究表明:当用量为100g/m3硫磺,熏蒸1次,时间为2h时,怀牛膝中蜕皮甾酮的含量最高。但缺点是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次数的增多,蜕皮甾酮的含量则会减少,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因此现代已很少再使用硫磺熏蒸工艺。而硫磺熏蒸川牛膝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1.2.4 减压温浸法

程敬伦等[11]探讨了浸润方法对川牛膝中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发现减压温浸法、减压冷浸法和加压冷浸法的效果均比传统浸润法的效果好,水溶性成分流失较少,尤以减压温浸法最优。而怀牛膝则未见减压温浸法的相关报道。。

1.2.5 其他

彭百承[12]考察了砂烫法炮制怀牛膝的方法,质量指标选取了怀牛膝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经过砂烫后的怀牛膝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比传统炮制方法怀牛膝中的含量大大提高,并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时砂烫的炮制受热时间短,温度稳定,受热均匀,可保持饮片质量的稳定[13]。

罗懿妮等[14]在酒牛膝的基础上研究其微波炮制工艺,评价指标除了齐墩果酸外,还有总皂苷和β-蜕皮甾酮。通过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设计,最终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加辅料20%黄酒进行60min的闷润,用60%微波炮制3min。此条件下,选取的3个评价指标的含量都较高。

2 怀牛膝和川牛膝研究现状特点分析

从对以上怀牛膝和川牛膝的产地加工与炮制研究现状综述来看,可得到以下4个特点。

2.1 产地加工类研究颇少

随着道地药材规模化、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产地加工这一重要环节往往被忽视掉,从而又限制了道地药材的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是形成道地药材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从笔者查阅的文献数量来看,却屈指可数。

2.2 川牛膝的产地加工与炮制研究较少

川牛膝主产于四川,也属道地药材。但目前川牛膝的整体品质有所下降,其资源尚待进一步开发利用[15]。川牛膝产地加工方法只有药典中有简单记载,文献中尚未有报道。至于其炮制研究,明清时期也有茶水浸、童便酒浸或与何首乌同蒸等炮制方法,但现代研究并未有相关炮制工艺,只限于如今的酒炙、盐炙法等。

2.3 怀牛膝没有统一的炮制标准

目前,针对怀牛膝的炮制研究较多且深入,但对于同一种炮制方法,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酒炙怀牛膝,不同地区、不同研究者的炮制方法都会有差异,主要体现在辅料量、温度和炮制时间的不同。即便是做炮制工艺的优选,最终优选出来的工艺也不尽相同。

2.4 缺乏对怀牛膝和川牛膝炮制机理的研究

目前对怀牛膝和川牛膝的炮制研究,大多集中在化学成分和动物实验上,而对于更深层次的炮制机理研究却很少。

3 怀牛膝和川牛膝的未来研究方向

3.1 形成中药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

中药饮片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医药行业,这也是部分患者很少去看中医,不相信中药的原因。道地药材品质的优良与其产地加工、炮制的好坏有极大关系,产地加工是保证道地药材品正质优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应该致力于开展中药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的研究,对中药饮片质量从产地的源头抓起。

3.2 开展川牛膝的产地加工与炮制研究

同样是道地药材的川牛膝,对其的研究明显不如怀牛膝深入。因此,应致力于开展对川牛膝产地加工与炮制工艺的研究,借助于有效成分含量,评价不同生态环境、多个产区的药材商品质量。

3.3 建立怀牛膝的统一炮制标准

怀牛膝作为临床常用大宗中药之一,解决其饮片质量问题势在必行。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炮制标准,所以炮制出来的饮片质量参差不齐,进而导致人们对中药的质疑,甚至阻碍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因此,建议建立怀牛膝的统一炮制标准。

3.4 开展对怀牛膝和川牛膝炮制机理的研究

炮制可以增效,也可以减毒,但是目前的研究基本都是验证性研究,如牛膝炮制以后可以增效,众多研究者就对此进行了增效研究,证明其确实能增效;雷公藤炮制以后可以减毒,就对此进行了减毒研究,证明其确实能减毒。但究其原因,炮制为何会增效,为何会减毒,增效、减毒的机制又是什么,还很少有人探讨研究,这也是以后炮制研究的一个趋势。所以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开展对怀牛膝和川牛膝炮制机理的研究。

猜你喜欢

怀牛膝川牛膝牛膝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牛膝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川牛膝临床注意事项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怀牛膝药材抗炎镇痛谱效关系
牛膝化学成分及其对细胞增殖影响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小考
川牛膝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生活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牛膝配方颗粒中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
门九章教授运用怀牛膝经验
川牛膝种子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