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角下的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2020-02-17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林教育工作者茶文化

侯 蕊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 311300)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文化历史中的地位不容小觑。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尝试从茶文化视角探索如何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形成的研究成果也令人眼前一亮。受到相关研究成果的启示,为进一步丰富本课题研究,本文着重从茶文化视角探索农林类高校的思政教育举措。

1 茶文化的内涵

丛楠楠、王久才(2019)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以中华传统茶文化为视角》中认为,茶文化是指人们在日常饮茶的过程中,以茶为主要媒介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信仰看法以及思想情感等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1]。从宏观视角审视,茶文化主要包括茶俗活动与茶产业文化等两大方面的内容。从微观视角审视,茶文化主要包含如下内容:(1)品茶;(2)斗茶;(3)祭茶;(4)茶叶贸易;(5)茶叶生产;(6)茶叶种植;(7)茶艺茶道;(8)茶馆茶楼;(9)茶礼仪等[2]。如今茶文化已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但茶文化起源中国的事实却不可否认。正因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且在中国得以繁荣发展,因此茶文化中不可避免会融入中国人的一些优秀品质。挖掘茶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从而对大学生有的放矢实施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从茶文化视角对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茶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已然得到高校思政教育者的普遍认可,很多高校思政教育者均不约而同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茶文化[3]。那么,从茶文化视角对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如何呢?为验证此问题,特对农林类高校的500名大学生和50名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问卷499份,问卷有效率为99.8%。针对思政教育工作者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0%。具体问卷调查结果主要如下:

2.1 大学生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接受度情况

表1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接受度情况统计(n=499)

表1表明,在调查的499名农林类高校大学生中,84.1%的大学生表示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完全能接受,15.9%的大学生表示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接受度一般,无大学生表示不能接受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总体来看,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接受度较高。访谈中有大学生表示:“我完全能接受基于茶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信身边应该没有或极少有同学不能接受吧。”

2.2 大学生接受基于茶文化视角的思政教育原因情况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想教育接受度较高自然有其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在调查的499名农林类高校大学生中,100.0%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接受度较高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为新颖;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太过死板。57.4%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接受度较高是因为:可以让自己更多了解茶文化。65.9%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接受度较高是因为:利于激发自身的思政学习兴趣。还有4.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原因。总体来看,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想教育接受度较高的原因主要为:(1)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方式更为新颖;(2)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太过死板;(3)可以让大学生更多了解茶文化;(4)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等。

表2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接受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的原因情况统计(多选)(n=499)

2.3 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基于茶文化视角的思政教育胜任力情况

表3 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基于茶文化视角的思政教育胜任力情况统计(n=50)

表3表明,在调查的50名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中,84.0%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认为自身完全能胜任茶文化视角的思政教育工作,16.0%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认为自身能一般胜任茶文化视角的思政教育工作,无思政教育工作者认为自身不能胜任茶文化视角的思政教育工作。总体来看,所有被调查对象均表示能不同程度上胜任茶文化视角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访谈中有思政教育工作者表示:“基于茶文化视角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应该并不难,虽然我并未采取过此种方式对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只要我们肯对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茶文化的德育精髓,并将其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相信取得的成效一定会颇为理想。”

2.4 小结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接受度较高。第二,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对基于茶文化的思想教育接受度较高的原因主要为:(1)基于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方式更为新颖;(2)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太过死板;(3)可以让大学生更多了解茶文化;(4)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等。第三,所有被调查的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均表示能不同程度上胜任茶文化视角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由此可见,基于茶文化视角的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 茶文化视角下的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策略探讨

虽然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基于茶文化视角的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调查结果也同样表明,调查对象所在高校并未有思政教育工作者基于茶文化视角对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那么,在茶文化视角下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究竟如何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呢?结合已有研究认为,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3.1 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茶文化

在思政课堂中渗透茶文化是茶文化视角下农林类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路径。作为一名农林类高校思政教师,日常教学之余应对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将茶文化与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大学生感受茶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深化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执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特征”时,为帮助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加强对该知识点的深化理解,教师说道:“大家都是林学专业的,应该对茶叶不同程度上有所了解。由于茶叶的品种及产地不同,人们经过不断实践探索,生产出了不同种类的茶叶。诸如,红茶、黑茶、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完全是人们不断实践的结果。这一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特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典型体现……”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可将教学内容与茶文化有机结合的“点”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只要思政教师肯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茶文化的渗透,相信茶文化必然会成为高校思政课堂亮点,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2 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渗透茶文化

众多周知,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中,除思政教师肩负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职责外,辅导员亦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责任。辅导员是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教师,全面负责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辅导员在对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亦可适时融入茶文化。例如,一次有两名同学因一点小事产生纠纷,并找到辅导员评理。看到两名同学始终争执不下,辅导员微笑说道:“我认为你们二位的性格均太过于锋芒毕露了,俗话说‘过刚易折’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你们完全可以学学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静、怡、真。做一个温文尔雅之人。无事时,你们可以学学茶道,学会品茶,从中体悟做人之道。如此一来,你们也就不会因为今天这点小事而争执不下了……”在辅导员的一番教导下,两名同学似乎已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二人随即握手言和,并表示以后一定多了解一下茶文化。总而言之,辅导员在各种场合中对农林类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均可抓住有利时机有的放矢渗透茶文化,让茶文化成为自身对农林类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3.3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茶文化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每天均深处校园中,因此其思想品德难免会深受校园文化影响。为更好实现对大学生实现思政教育,农林类高校还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的放矢渗透茶文化,通过茶文化渗透对更多在校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例如,农林类高校可在校园食堂或学生寝室楼处单独开辟一个茶文化专栏。茶文化专栏由专人负责,至少每周应更换一次茶文化内容。诸如,在茶文化专栏中可分期介绍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等茶文化学说,专栏构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吸引更多大学生驻足观看。又如,校园广播台亦可策划茶文化专栏,对茶文化进行分批详细介绍。再如,农林类高校亦可组织举办茶文化学习大赛,通过问答方式进行评比。通过上述多种举措的综合运用,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必然会对茶文化加深理解与感悟,并从中体悟出更多茶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多,具体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很多方面均可有的放矢渗透茶文化,进而对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因此,建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者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有的放矢渗透茶文化,让茶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点之一。

3.4 鼓励大学生成立成立茶文化社团

高校大学生社团组织是我国高等学府由校团委领导、团委老师带队、大学生自发组织和参与的学生集群组织,是校方针对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隐性手段。作为当代高校优良学风建设和和谐氛围营造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社团组织正在其高速发展轨道上发挥着不可比拟的社会化功能和作用。为更好发挥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积极有效作用,农林类高校应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成立茶文化社团。茶文化社团成立后,便可鼓励和倡导更多大学生加入茶文化社团,对茶文化展开积极广泛学习。为更好发挥茶文化社团的思政教育功能,农林类高校应为茶文化社团配备1-2名社团指导老师。由于农林类高校中对茶文化具有较高研究造诣的教师并不在少数,因此寻找到合适的社团指导教师并不难。茶文化社团指导教师在具体指导和教学过程中,除对茶文化进行详细介绍外,还应重点介绍茶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茶文化社团成立后,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茶文化活动,并邀请更多社团成员之外的大学生参加活动,让更多大学生受到茶文化影响,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4 保障茶文化视角下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为保障茶文化视角下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具体践行过程中还应切实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4.1 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茶文化学习

在农林类高校中,除少数对茶文化进行专门研究的专业教师外,从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诸如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中极少有人对茶文化进行专门研究,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欲在具体的思政教育工作实践中更好渗透茶文化,必须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茶文化学习。具体可采取如下途径:第一,网络学习。目前,互联网关于茶文化的知识介绍很多,可以说数不胜数。因此,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完全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学习茶文化知识,了解茶文化精髓,并将所学茶文化知识适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去。第二,书籍学习。除通过互联网学习茶文化相关知识外,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可通过到图书馆借阅或自行购买与茶文化相关的书籍进行自主学习。目前,与茶文化相关的书籍有《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丛书》、《茶经》、《品茶要录》、《大观茶论》等。通过对上述茶文化书籍的系统学习,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茶文化素养必然会不断得以提升,进而有效将茶文化科学渗透至日常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去。需要注意的是,为让茶文化自主学习更具成效,建议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阅读到有用知识之时,应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便于后来随时翻阅。

4.2 思政教育工作者之间应就茶文化积极加强相互间交流

在茶文化知识学习及茶文化在思政教育工作渗透当中,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因此,为保障茶文化视角下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建议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自主学习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应积极加强相互间交流,交流心得体会,增强自身专业素养。第一,加强茶文化知识学习间的交流。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周末进行茶文化知识面对面交流。具体交流过程中,可将自身近期学习到的有用茶文化知识与大家一起交流共享,分享自身的学习心得体会。对于学习过程中存在疑惑不懂的地方,亦可拿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讨论。通过相互间的积极交流讨论,不仅可增加思政教育工作者对茶文化知识的理解,更可有效激发其自主学习茶文化的兴趣。第二,加强茶文化在具体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的交流。茶文化在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对于很多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其虽然可能对茶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具体如何应用也许并不明了。通过对茶文化在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的交流,可给予更多思政教育工作者以有益启示,帮助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科学智慧的应用茶文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茶文化视角的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农林类高校基于茶文化视角对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可采取的措施为: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茶文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渗透茶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茶文化;鼓励大学生成立成立茶文化社团。为保障茶文化视角下农林类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茶文化学习,思政教育工作者之间应就茶文化积极加强相互间交流。只要能切实做好上述几点,相信农林类高校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定然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大学生思政教育满意度也必然会不断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农林教育工作者茶文化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浅谈农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