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鸟类名称中的生僻字

2020-02-16博闻君

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鸟类学家鹪鹩部字

博闻君

大杓鹬、鹡鸰、鹪鹩、鸺鹠……刚接触观鸟,许多人就差点被“报鸟名”吓退了,鸟的名字里,怎么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一查字典才发现,原来这些鸟字旁、有时连输入法都拼不出来的生僻字并非鸟类学家的生造,大部分都古已有之。上古时期,先民就根据鸟的体形样态、颜色花纹、动作习性,乃至鸣叫声,对它们进行了粗略的分类,并造出不同的字分别命名。比如“路”有“大”的含义,从“路”得声的字也多有“大”的意思,“鹭”是“路”加上“鸟”,也就是指一种大型水鸟。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鸟部字和隹部字就有154个之多,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物名,可见我们的祖先对鸟类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在这些古代的鸟名中,有的沿用至今,如大家熟知的鸳鸯。鸢是老鹰,隼是一种小型猛禽,这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共识。此外,鹪鹩、鹧鸪、鹡鸰等也是流传下来的名称。

另外一些鸟名则不再为人所知晓,在民间人们多以俗名替代。说起八哥几乎无人不晓,但它的古名“鸲鹆”却鲜有人知。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明确提到“鸲鹆也,今之八哥也”,可见鸲一开始指代的是椋鸟科八哥属的鸟类。但随着“八哥”这一俗名的广泛使用,大家渐渐就不认得“鸲鹆”两字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能因为指代不明、复杂难辨等原因,一批带“鸟”的字尘封在了古书中。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初期,西方分类学思想进入中国,中国的大部分鸟类已经由欧洲人发现并按照双名法命名。中国的第一批鸟类学家为了确定中文名称,着手为这些拉丁文的种属寻找特定的汉字,常用字不够,古书中的鸟名就再次被启用了。一开始,鸟类学家的称呼并不统一,有时没有合适的字翻译,还会中英夹杂或使用俗名。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经过郑作新等中国鸟类学家的一番整理、审定,《中国鸟类名录》等著作出版,鸟类名称的叫法才逐渐固定下来。

当然,生僻字也不都是古人造的“锅”。刚刚说过的八哥古名中的“鸲”字,今天被用来指代鹟科鸟,这其实是源自日文的“駒鸟”,即日本歌鸲。在审定鸟名时,此字从马字旁改为了鸟字旁,读音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此外,也有部分字的偏旁没有发生改变,直接来自日本对鸟类的汉字表达。

说到这里,鸟类名字中的生僻字来源就已经总结得差不多了。还有个别如鸸鹋、鵎鵼等词,则是来自外语单词的音译。如鸸鹋、鵎鵼都不是常见于中国的鸟种,它们的名字也是音译自其英文名Emu和Toucan。至于这几个鸟部字原本指代的究竟是什么鸟种,如今已不可考了。

猜你喜欢

鸟类学家鹪鹩部字
“我找到了爸爸”
《说文解字》从“月”部字与从“肉”部字在篆法中的区别
鸟类学家吐槽大会(下)
鸟类学家吐槽大会(上)
徜徉唐诗觅鹪鹩
鹪鹩还在唱歌
《说文解字》肉部字研究综述
狄金森诗歌鹪鹩意象的跨文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