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精准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2020-02-1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基牙牙冠基板

李 宠

(无锡口腔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1 材料与方法

1.1 建模设计

首先采取数字化技术对于固定义齿预备后基牙的可摘除活动义齿进行计算和设计,获得初步模型:第一步开始圆柱体设定,数量为3 个,均为规则圆柱体,而两侧的圆柱体直径为7mm、高为8mm 从而模拟邻牙,中间的圆柱体直径为4mm,高为5mm,从而模拟后备基牙,可摘除的基牙板用与圆柱体相邻的基板。将基板插入底座。

1.2 模型数字扫描

使用3shape 口内扫描仪对简化模型进行充分扫描10次,并且为同一位操作者操作,从而获得预备基牙和可摘除活动义齿基板三维空间信息。

1.3 牙冠设计制作

3D模拟数据通过扫描后获得,之后对树脂冠进行制作,设计方式参考标准要求并使用CAD/CAM 进行切割获从而得10 个模拟全冠修复体的树脂冠,以上操作均为同一经验丰富的技师开展,并定义为数字化组,此外同一位技师按照统一标准设计制作10 个树脂冠,定义为手工组。使用型号为D700 的激光扫描仪对两组树脂冠进行扫描获得3D虚拟数据,获得数据以及三角网格模拟STL 格式进行保存。

1.4 牙冠适应性分析

获得STL 数据导入Geomagic Qualify12.0 软件,每两组数据进行两两设立为参考组和对照组,拟合对齐和3D比较(两组共进行90 次)过程中需要建立2000 个点,获得结果以两个配准模型间欧几里得距离的偏差输出,获得平均偏差值和标准偏差均值。并将以上制作获得数值冠在实物中进行试戴分析适合性[2]。

1.4 数据分析

将以上数据纳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20.0 中分析,计量资料为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为卡方检验分析,检验标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牙冠外形数据3D 拟合分析

数字化组(CAD/CAM)欧几里得距离偏差值为51.02/-55.50um,手工组为76.02/-69.52u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2,P=0.003);数字化组标准差均值为75.53um,手工组为96.35um,两组差异显著(χ2=12.12,P=0.009)。

2.2 两组树脂冠实物适用性结果

简化模型中戴入将树脂冠戴入简化模型中,显示两组树脂冠均顺利就位,与轴面基板完全贴合,显示临床适合性良好。

3 讨论

由于可摘除义齿支架形态比较复杂,患者口内残余牙情况也复杂,因此情况分析和建模难度系数较大[3]。在本次临床分析中采取数字化技术进行设计,获得简化模型特征的可摘除活动义齿影响非卡环区新制作牙冠戴入的唯一因素,因此实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在简化模型参数设置中预备牙的基牙选定为下颌第一磨牙,具体设计中下颌牙舌侧外形高点位于牙冠1/3,上颌牙舌侧外形高点位于中1/3,基板边缘具体位置为牙齿舌侧最高处,采取该种设计模式使得获得的基牙间隙容易扫描获得,减少盲点[4,5]。3D Trios 系统采用超快光学成像和显微激光共聚焦技术,该种技术扫描精准度高,能够很好满足临床需求。

本次设计过程中发现两侧的圆柱体表面具有一致性,使得进行口内扫描时难以区分,并且获得的图像也具有较多重叠部分,使得精准模型制作具有一定困难性。我们解决方式为在两侧圆柱体中使用树脂做成的材料进行标记,从而进行区分。在偏差分析中,CAD/CAM 平均偏差值和标准偏差均值均低于手工组(P<0.05),从而说明CAD/CAM 的精准度更高,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6]。简化模型戴上树脂冠后两组树脂冠均能够顺利就位无异常,说明本次获得的树脂冠具有良好适用性,从而进一步说明数字技术可达到手工制作的效果。总之,本次利用实验设计获得预备后基牙与可摘除活动义齿基板三维空间简化的模型,数据可用性良好,结果显示数字化技术获得的精准度高于手工制作,而两种方法制作均对于实物均具有良好适合性,临床可根据具体选择。

猜你喜欢

基牙牙冠基板
内嵌陶瓷电路板的PCB 基板制备及其LED 封装性能
固定桥不同桥体龈端形态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首片自主研发8.5代TFT-LCD玻璃基板下线
打印机基板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硬盘基板制造工程用洗净剂
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治疗效果的比较
对为自然牙的下颌单颌全口覆盖义齿的修复效果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末端松动基牙影响的临床评价
套筒冠应用于后牙缺失修复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