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与城郊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0-02-16罗建文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0年30期
关键词:功能区生态经济

罗建文(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城市和城郊功能区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能够有效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而科学的产业发展路径能够有效地彰显生态功能区的资源优势、提升环境质量,推动和促进生态功能区的产业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舒适的、满意的、和谐的生态系统,使生态功能区和经济建设得到健康发展,促进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城市和城郊的生态功能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郊生态功能区是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区域,是城市的仓储物流、废旧处置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休闲娱乐、工业生产、产品供应基地,逐渐成为经济活动和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重点区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平台,对城市经济发展拥有着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科学构建城郊生态功能区成为影响我国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关键要素。

2013年湖北省政府通过出台《主体生态功能区规划》文件,提出对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开展“优先环境保护”的绩效评价活动,注重考核功能区的水体质量、大气环境、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效率,森林蓄积和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及林地保有量等指标。并逐渐形成以菜篮子、米袋子,提供工业原料、食品、粮食的农业供给体系;形成以襄十随、宜荆、武汉等城市群为主的开发区;形成以幕阜山、武陵山、大别山为主的生态功能区。可以说现阶段,湖北生态功能区治理和建设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但在城市与城郊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仍然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元性缺失、水蚀问题严重、植被破坏、内涝严重等问题难以得到有效遏止。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不断突出,致使我们不得不将生态问题归纳到生态功能区发展规划中,旨在通过遵循科学的产业发展的原则,解决功能区域内所存在的环境问题,推动经济和生态的健康发展,同步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模式,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生态功能区建设质量。

■城市和城郊功能区生态问题的成因

首先是环境因素。湖北省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东临安徽、西接重庆、南连湖南、江西,地势为东、北、西三面环山、中部地区低平,平原、湖泊、丘陵、山地是湖北省的主要地形,属于长江水系。湖北省大多数县及以上城市是临水而建,地下水位较高,内涝问题较突出,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生态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其次是人为因素。长期以来关注经济发展速度的考核体制形成的惯性,仍无法阻止城区不断向外快速扩张,旧城郊成了新城区,又会形成新的城郊区,规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废水随意倾倒和排放在城区的边缘地带,导致城郊功能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陷入先污染再治理的死循环。

最后是经济因素。湖北是中部地区,曾有“中部塌陷”之说,面对东部的繁荣和西部大开发的夹击,投资环境缺乏吸引力。一是部分中小城市和城郊功能区缺乏较为长远的科学规划,难以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促进新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革,无法在上下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竞争优势显著、关联度强、集中度高,规模大、起点高、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二是对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缺乏长远意识,无法抛弃污染型、耗能型及资源型企业,并且对该类企业的监管无法执行到位。因此要想切实推动城市和城郊功能区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规划好产业发展路径,明确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路径。

■城市和城郊功能区产业发展路径

城市和城郊协同发展,是关乎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每一个城市有她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一城一策”才可能是最佳选择,无论什么样发展模式,都应强化绿色环保、循环使用。

(一)构建城市与城郊大系统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与城郊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可再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从属于城市与城郊这个大系统,每个子系统的规划必须服从于大系统。在整体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确保系统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当一个阶段发展到一定水平时,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打破原有平衡态,促进城市与城郊进入高一级水平态下运行,即转型升级。

(二)打造上下游融合的产业群

紧抓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引导合资企业和跨国企业将研发重点和研发中心转移到城市和城郊的生态功能区,在吸引新产业和新技术、新思想入驻的同时,从项目发展出发,构建全新的招商引资模式,吸引一批辐射能力强、规模大、起点高的龙头企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上下游产业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资源优势显著、关联性强、集中度高的产业集群。与此同时还应提高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力度和标准,加强对污染型、耗能型、资源型企业的论证和转移。以此规避污染型产业的过度聚集,降低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应形成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分工格局,确保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建立一批工业原料生产基地

围绕城区工业集群所需原材料,在城郊建立一批原材料生产基地。把原材料和能源开发作为城郊发展的重要抓手,延伸城区功能区产业发展的链条,减少迂回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废气排放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结合地方优势产业,如,湖北大部分地区水产品丰富,红薯种植面积大,可引导相关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带动种植业和养殖业持续发展。

(四)建设绕城休闲农业经济带

要想切实促进生态功能区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注重城郊区域的农业发展,构建高新示范基地,农业扩繁基地,蔬菜种植基地等生态基地,根据农业发展需求,调整现有的农业发展结构,推进良法良种的应用,发展高效的优势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尤其注重蔬菜、水果种植基地为抓手,建设一批特色水果、蔬菜采摘园区,代种、托养周末劳动基地,垂钓、爬山、打猎园区以及其他休闲活动场所。

(五)形成城市与城郊协同发展长效机制

首先,应根据城市和城郊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生态结构及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对生态功能区进行科学地划分,并结合不同功能区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举措。使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构建生理保护机制,切实落实退耕还林政策,结合交通建设和水系系统的特点,积极构建景观带,护林带及绿化设施,以此提升功能区的林木覆盖率。最后,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应根据产业和地域特征,重点发展节能经济和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生态产业链条,提升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率,从而为我国构建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应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注重政策法规在产业建设和生产中的执行质量,切实推进生态功能区的发展进程。

■结语

城市和城郊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建设,拥有较为鲜明的现实意义,然而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却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推动功能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结合功能区的生态保护要求,产业发展的规律,地方特色优势,重构产业发展模式,以生态保护为抓手,构建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相互融合的发展路径,以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功能区生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产业功能区人才发展现状与探索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宁夏水功能区管理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