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分析

2020-02-15孙玉芳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2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工程造价数据库

吴 霞,孙玉芳

(青岛黄海学院,山东青岛 266427)

1 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信息共享背景

信息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开发技术迅猛发展,广泛运用到建筑行业,推动BIM 技术、装配式和绿色施工技术发展。我国颁布《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战略地位,建筑行业竞争制高点将大数据应用技术提升到新高度。

受传统建筑业影响,工程造价行业门槛低、限制少、数量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工程造价将面临着更大挑战。具体表现为:首先,大数据运用广泛,甲方需求细化、层次提高;其次,中小建筑企业,对供应商、设备厂家、施工企业等要求较高;最后,大数据时代的降临,对传统的咨询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BIM、PMC 等咨询单位,对传统造价咨询造成不可或缺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背景,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的应用框架,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层进行统计数据库的造价信息、处理形成工程造价信息资源,上传到工程造价信息共享平台上。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建设单位解决项目成本信息资源共享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如数据结构的建设成本、挖掘和可视化等。

2 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信息共享的现状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应用于工程造价软件系统,如广联达、鲁班等,其资源共享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分类也需更加细化;成本信息的存储和共享时间比纸质版的存储时间长,但存储容量有限等问题亟待解决。

2.1 数据存储问题——空间有限

随着技术发展,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累计量疯狂增长。而且信息的来源,数据的标准和实时性以及结构的不同,对数据信息的存储有着更高的要求。虽然云计算在某种程度上会减轻数据信息的增长问题,但依旧不能满足数据量的增长速度,而且各行各业的数据增长量惊人,简单的数据存储技术已经很难适应大数据量的累积。

2.2 信息发布渠道落后——滞后性

工程造价过程中对价格信息和指标指数两类信息的要求高时效性,实际工作过程却不乐观。通过对工程造价信息使用者调查发现:工程造价的价格信息及时更新是主要问题。由于信息收集、处理模式落后、后台收集信息集成、处理速度慢,在获取和发布程序之间的长时间滞后会影响成本信息的价格。然而,造价信息的价格指标对动态性的要求更高,该问题的存在会对造价工作指导性存在偏差,它将对工程造价项目成本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2.3 造价软件存在不足——可靠性差

工程造价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对于软件的应用和操作。尽管工程造价软件的功能和涉及业务范围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传统的软件需要在本地主机上下载和安装,以密码锁的形式授权,软件在个人电脑上同时需要生成数据,对此而且需要占用更多的个人电脑资源,使软件打开速度慢。另外,软件每次升级也需要支付额外费用,依然沿用旧版本等,导致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不准确和不可靠,甚至被用户误用后的导致发生工程事故。

2.4 造价信息管理薄弱——共享率低

在大数据信息时代,信息交流共享基于标准统一的体系制度。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工程造价及其资源信息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和建筑行业制度,造价信息收集、分类、描述、存储、交换和等方面也没有相关制度约束,数据与数据之间联系也没有相关规定,以致于导致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率低。

企业或组织通常将在工程项目中获取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或者自己所整理查询出来的信息作为自己公司的无形资产,从而并未在公共平台上共享,担心削弱自己谋求更多利益的机会,生怕给竞争对手带来更多机遇。然而,企业内部也是如此,员工自己所掌握的造价信息也不和其他员工共享。

目前造价信息网络发布者主要为行业或官方网站,没有相关配套的激励体制鼓励咨询单位、企业或个人发布有关的造价信息。从需求者角度,造价信息太少,渠道单一,很难满足需要,且时间比较滞后。因此,信息共享模式下,工程造价信息共享循环无法成立起来。

3 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信息共享的改进措施

大数据为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提供降低造价成本、提高造价质量管理、数据库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工程造价管理从低端的经验管理迈向高端的精细管理,实现大数据管理。

3.1 设立并完善造价资源信息标准

大数据对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而言,可以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实现对工程造价的质量管理,形成工程造价数据库,体现资源共享的价值。造价信息共享需要确定造价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任何数据的收集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在工程造价上,可以严格参考国家规定的标准,建立相对合理、公正有效的计价体系和数据标准,为工程造价树立统一的参考标准,实现对工程造价信息的统一管理,在同等参考标准下的工程造价分析、对比和处理。同时,工程造价涉及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的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管理,设定标准。充分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数据信息标准管理,提高数据质量,减少后期数据处理的复杂度。

国内工程造价资源共享平台应加快速度,收集资料,调查走访,以便于更快的将相关造价信息更新到平台,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参考。同时,国家应及时规范相关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如BIM 数据信息平台,需要BIM 工程造价数据信息资源平台管理人员及时上传定期维护。对工程造价的数据、计价规则、图片、视频等需要从政府层面进行统一管理、完善相关标准,提高BIM 云平台数据质量,展现BIM 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让更多的企业与个人及时查询相关的造价信息,定额以及清单信息。

3.2 建立存储造价资源信息的数据库软件

实现工程造价大数据的进一步管理和控制,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BIM 造价信息平台需要定期分析、完善和维护,定期更新定额变化、价格趋势、评价指标、影响因素等,为工程造价企业提供透明化服务,减少不公平的竞争。另外,企业需要建立数据库分析本企业的成本费用的变化、项目管理效率等,进而实现对企业投入产出的有效控制,对于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停留前期软件制作,更重要后期更正性、适应性、完善性和预防性的维护。

更正性维护为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系统数据库同普通系统测试一样,简单的BIM 系统测试不可能发现数据库中造价资源信息的所有错误,存在潜在错误,如,价格指标的标注错误,定额信息的不完善,清单列表的错误等等,使用人员查阅才能发现,让工程造价数据信息维护人员进行更正维护BIM 里的相关造价信息数据。

适应性维护是指BIM 造价信息资源数据系统的外部大环境发生变化时需要进行的系统维护。国内物价的变动对造价信息资源影响甚大,需要BIM 平台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人员及时更新数据库以便适应相关的建筑材料,人工工资以及机械台班的价格变动。

完善性维护为工程造价信息系统BIM 平台数据库投入运行后,由于建筑行业需求的变化和扩展,建筑行业参与者可能会提出修改某些功能、增加新的功能等要求,完善性维护即是补充数据库信息系统维护,提高和完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的功能,以满足企业和个人用户对工程造价信息访问系统日益需求。

预防性维护主动预防措施,可长期在造价信息资源共享数据系统库中使用,以保证相关的工程造价信息可以正常运行,进行预估性的研究并预测未来的造价信息变动的趋势,以适应未来工程造价信息的修改或调整,及时更新到BIM 数据平台上。

3.3 培养专业性人才,大力发展资源共享

互联网技术正不断更新迭代,大数据运用与时俱进,加强专业人才的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团队的素质。大数据服务工程造价领域的关键是培养现代建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人才,需要对人才培养进行变革。为工程造价信息资源人才的培养,制定有效措施,利用适宜方式,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在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的系统软件中,大力引入和推广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管理的手段,促进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以及先进化的发展。

3.4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安全维护机制

工程造价信息共享平台的维护,进行人员权限的界定,并细分维护人员的职责,对其进行权限的区别对待。要求相关的BIM项目管理小组对重要的造价信息资源进行备份加密,防止被恶意人员篡改、删除、破坏和泄密。对实施BIM 项目管理小组建立统一的造价信息数据维护机制,实施专人专项负责,实现定期对工程造价数据资源的检查核实,对工程造价数据信息修改和完善。

社会发展的推动,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升级、信息资源大量累积,需要大数据的处理。大数据技术融入工程造价领域迫在眉睫,实现造价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提高造价工作效率,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大数据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制高点,且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作为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在这场技术变革中,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发展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工程造价数据库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工程造价之旅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