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

2020-02-15毛应斌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2期
关键词:开发商工程质量部门

毛应斌

(义乌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义乌 322000)

0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系统工程,各部门和参与该工程施工的人员应相互配合、密切配合,同时做好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1 现场质量管理概述

建筑材料管理:

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及工程质量,就要对市场行情及各个原材料供应商的沟通了解进行对比,把控好品质的同时选择出最合适的原材料供应厂家,使采购效果达到最好、最经济。在物资运输管理中,应进一步加强原材料的运输和管理,避免损坏。

2 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建筑工程的特点与建设质量存在着一系列不协调的问题。

2.1 利益缺乏协调

政府相关部门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参与者。虽然不会直接涉及现场施工,但对施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做着严格的质量把控工作。政府相关部门是建筑工程的组织者,控制着建筑工程发展的全过程。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建筑工程本身的性质,在政策制定中给予约束和激励,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动态的监督和管理。

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能否有效贯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态度。中央对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建筑工程开发建设中的行为没有给予必要的监督,特别是缺乏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并没有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执行建筑工程政策纳入政府相关部门官员的政绩考核。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官员主观上对建筑工程的开发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2 公共产品特性与开发商不协调

建筑工程的公共产品特性与名利双收的开发商之间存在着矛盾。追求建筑工程的公共物品特性,使相应的政策和开发商利益最大化。

2.3 监督和激励机制不到位

政府相关部门对开发商没有形成严格的监管机制。主要表现为:监管环节多,监管成本高,导致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监管机构越来越多,各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导致监管机构之间的责任、权益不清,监管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质量监管漏洞。调控手段落后,建筑工程政策本身不完善,配套体系不完善,加大了政府相关部门调控难度。开发商没有相关的激励措施。开发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突出质量管理是无法获利的,质量问题的风险也很小,因此大多数开发商选择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不做质量管理。

2.4 严格的开发商惩罚性赔偿机制尚未建立

如果建立了严格的处罚和补偿机制,开发商将会减少违规操作的机会,并且积极的参与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把控中,会对开发商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约束与管理,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质量问题。一方面,开发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内部质量控制机制还没有形成,没有站在质量把控的角度上想过问题,主观上没有对质量要求方面想过加强方案并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开发商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非法经营,对建筑本身的质量安全没有考虑和采取措施,利用劣质材料甚至墙角等降低住房的成本,开发商在获得高额利益的同时为建筑本身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2.5 开发商与承包商之间不协调

开发商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第一质量责任主体,他们是否能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将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目前,开发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承包商在建设过程中对建筑工程建设质量选择不利的行为。首先,开发商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其次,开发商忽视了对承包人的监督,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全权由承包人处理,产生偷工减料、偷懒窝工的行为。最后,由于建筑工程开发利润率较低,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设计质量大打折扣。60%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来自施工质量控制不当。由于存在多个参与方,且参与方似乎对建筑工程质量负有责任,但事实上发生质量问题时却无人负责。开发商应在选择承包商的把控上更为严格,在建设过程中应与参与方多多沟通,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和对质量把控上采取有利措施。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问题

3.1 施工人员素质问题

一些相关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或有人理解意识不强,行动力不够,在现场管理中经常忽视掉现场的安全工作。由于管理人员缺乏正规的培训而无法达到专业技能的标准,这导致他们不能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有的人就会选择不按照规定来执行操作,只凭个人经验,以致经常出错,施工的质量也随之下降。

3.2 完善管理制度

我国大多数的建筑工地上都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分工,有的工地表面上是严格的遵守了规章制度,但一般只是流水作业,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有的项目明明发现存在了安全隐患,不但没有对其进行整改,反而愈演愈烈,完全忽视了监理的监督管理。

4 质量管理对策

4.1 增强质量意识,落实质量生命责任制

房地产开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环节。参建单位必须要进行加强优质先进建材和可持续建筑的控制管理,把“质量第一”的原则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终,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方面的过程管理打造精品。

4.2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应预测分部的进度,并衡量考虑可能会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的一些可能性的原因。只有这样严格把控才能避免工程的快速质量建设,才能赶上工程进度计划,并根据合同的要求,合理编制工程进度计划。想要搞好土建安装,必须要让全体的施工人员和安装人员积极的参与到进度计划中,按进度计划来协调人、材、机。

4.3 加强质量管理

首先,我们要认真执行设计施工图纸。施工图体现了多位设计人员的许多心血,必须要认真贯彻并给予全面的审查,从平面、立面、断面到施工的大样本,从每一层钢筋结构图、体系相关的控制和负责,不明确,怀疑和不适当的地方备案,与设计师、施工企业和施工党领导相结合,认真互相配合,多沟通和多交流,有问题及时解决,不缓报瞒报,实施详细的分检和图纸,为实施必要的头脑风暴和纠正,为成功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政府应建立健全有关建筑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完善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使质量监督工作法制化。法制规章制度健全,在管理工作当中,事事处处都有法律制度的约束,能使工程质量得以保证,人员安全能更有保障,让员工能更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在其中找到自我定位,有法可依,使工作制度性更强,约束力更高,工作会更加顺畅。抓好队伍建设,实现各项工作的突破是重点任务。

4.5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政府委托开发商开发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享受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开发商应按照合同约定对建筑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开发商是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必须面对时代、面对社会、面对公众作出自我是价值判断和行动回应。

4.6 完善业主(消费者)参与质量职能

政府和消费者可以向开发商索赔。保险公司可以委托风险管理公司对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通过预控手段和过程控制,控制和降低工程质量的风险,减少工程质量的内在缺陷,并将工程质量信息告知消费者说明他们对工程质量了解较多,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另一方面,消费者应当组织聘请专业的房屋督察员,对房屋竣工质量进行检测,并对房屋进行检查,工程质量存在问题,不办理提交手续。

4.7 处理投诉

政府应及时处理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投诉,认真倾听诉求,保持冷静公正的态度,收集事实和调查准确数据以便确认真正问题所在,记录消费者提供的相关投诉信息并复述每一条数据,负责任地承诺帮助解决问题,解决质量纠纷,进行仲裁,制定质量问题的补救方案,信息及时传递和反馈,直至消费者满意为止。

5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获得工程质量的许可,不仅需要优良的机械设备和精湛的工艺,严格的材料控制也是尤为重要的,有效的管理组织工作,明确各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建立健全项目内部各种责任制,负责任的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及统计技术的选用,优秀的管理实践等,都是对工程质量的保证。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联合管理”将会是最优秀的监管方式。

猜你喜欢

开发商工程质量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开发商瞄上了长租公寓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那些年,行贿的开发商们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