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院温江办公区建筑群室装饰设计研究

2020-02-15郑向国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2期
关键词:温江办公区室内设计

郑向国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

0 项目背景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院作为国内综合甲级设计院,业务发展每年上一个台阶,其位于成都青羊区浣花北路1 号的老办公区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故在成都温江区新建办公园区。笔者全过程主持该园区建筑群室内设计工作及后期现场设代服务工作,对该项目设计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1 项目概况

成都院温江办公区位于成都温江新城光华大道政和街,紧邻温江区政府。总建筑面积约 10 万 m2,包括 1#、2#、4#、5# 楼,框架结构。其中1#主楼地面19 层,地下2 层,其建筑高度为82.13m,地上建筑面积约48325m2;2#楼为职工俱乐部,地上3 层,主要功能为餐厅、健身室、室内篮球场,建筑高度为20.35m,建筑面积约7518m2,为多层公共建筑;4#楼多层公共建筑,主要功能为游泳、办公,该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高度为11.7m,地上建筑面积约3872m2;5#楼主要功能为办公、档案、会议,建筑高度为21.300m,地上建筑面积约5940m2,为多层公共建筑。

该办公区可满足3000 余人同时办公,该项目有以下几大亮点及特色:

2 项目亮点及特色

2.1 技术先进性达到国内同类设计领先水平,具体较好的经济性

该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地面采用网络OA 架空地板,将所有强电、弱电桥架设置在地板下面,从电井通过走道,分散到各个空间,该地板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楼面、墙体内预埋布线而产生的难题,适应了智能化楼宇中信息自动化技术对所处环境的特定要求,使得各项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有效联系在一起,办公自动化程度高,办公空间更加舒适、整洁、美观、高效、便利、灵活。

弱电设计中,采用一卡通模式,将考勤,就餐、健身、消费等各种模式集中在一张卡上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办公区高效、智能化管理,减少管理人员的投入,方便员工的工作、生活。

室内设计智能化、节能化。主要体现在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主办公室顶层敷设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园区景观照明;室内照明采用新型LED 灯带、LED 灯珠筒灯等节能产品,降低办公区的使用成本;所有空调为中央空调,釆用新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地源热泵比风冷热泵节能40%,比电采暖节能70%,比燃气炉效率提高48%,所需制冷剂比一般热泵空调减少50%。同时,中央空调根据空间的布置进行分区控制,避免能源的浪费。

在会议空间、大型餐厅包间使用可活动系统隔墙,既美观、节能、环保,又能使空间灵活使用。设计中,设计团队贯彻环能新理念,采用新材料保护环境,除了公共空间使用石材外,其他部位均使用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减少使用天然石材对自然的破坏。该项目采用的工艺、材料和结构,技术先进、选型合理、符合国情,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国内先进水平,并有新的突破。该项目有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优化,在节省能源、资源和降低成本方面有明显效果。经过实践检验,能满足建设、生产和使用的要求,综合经济效益比已建成的同类型项目有明显提高。该项目设计从整体到细部设计,处处体现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该项目在设计过程中,认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比较,各项技术措施合理可行;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投资控制,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该办公区不仅为成都院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生产生活环境条件,也为国家大力拉动成都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较为良好的社会经济性。同时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健康和谐发展。

2.2 设计创意和造型构思新颖别致,艺术性强,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特色明显

成都院作为大型水电、新能源设计、投资企业,所属温江办公区的室内设计特色明显,室内设计与企业文化结合紧密,公共空间的材质、造型上将水电元素进行转换,巧妙地将水电的形象元素融合到室内空间设计中。主办公楼一层大厅的主背景墙,倾斜、错落的墙体来自大坝元素,有着长江之水一泻千里之气势;行政门厅略带倾斜的石材墙面,如大坝一般稳重;标准层大厅立面,将水电站大坝表孔元素提炼,设计成简洁的造型,与灯光结合,形成主题景观。5#楼档案会土一层大厅的结构柱,通过取自工地现场的黄锈石进行包装处理,打造“中流砥柱,水电巨擘”的主题门厅;企业文化展厅以“激流颂”为主题,通过声、光、电等各种高科技、及IPAD 集成控制系统,全面、系统的展示成都院五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1]。该设计方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充分反映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是成都院员工的精神家园。

2.3 内外空间尺度把握恰当,与环境景观结合自然融合

整个办公区尺度宜人,办公、会议空间以中小型团队为单位进行划分,营造良好的设计团队交流的空间;中庭、电梯厅等公共空间以大空间为主,起到交通流线组织,展示等作用。大、小空间的有机组合,使该办公区尺度格外宜人,空间错落有层次。

建筑外墙玻璃幕墙的使用为室内外景观的渗透提供了媒介,在员工餐厅、办公室、会议室、中庭等空间,员工可随时感受到庭院景致的变化,享受办公景观空间带来的惬意。特别是17 层中庭景观内外效果统一、协调,已感受不到室内室外景观的差异。不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到建筑内部空间,温江办公区的设计都非常注重文化与现代交融并不断向未来延伸,既现代时尚又传承历史。整个建筑设计风格清新自然,充满活力。

2.4 设计过程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认真开展QC 小组活动,釆用优秀工程设计应用软件

温江办公区室内设计项目,在设计过程中,为保证设计质量,专业成立QC 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对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有建设性的讨论、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为设计文件质量的把控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同时,为方案的优化提供很好的交流平台。

该项目设计过程中,采用sketchup 草图大师软件对空间进行分析、推敲,有效地分析各空间的关系、尺度,使设计出的空间尺度宜人,舒适;同时,还采用Autodeskrevit 三维设计软件,室内设计专业与暖通、给排水、电气、结构、建筑等相关专业进行协同配合,避免设计图纸有冲突,形成科学、系统、有序的设计成果文件。

2.5 成立设代组,对现场施工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设计团队打破设计院完成成果后仅对现场偶尔进行技术跟踪的模式,成立专门的设代团队,每周有3d 与现场施工方、监理、业主代表一起驻守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对设计质量进行把控。设代小组的工作获得了各方好评。成勘院温江办公区室内设计,在我院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设计基础资料的认真分析,多方案设计分析比较论证,有效地解决了各种设计难题。

2.6 充分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各栋楼的功能划分明确、使用合理。1#楼为办公楼,员工办公室标准层平面布置上划分为会议、办公、接待、中庭,卫生间等;各层中庭为核心筒区域,含电梯厅、会议室、休息室、吸烟室、卫生间,是交通枢纽部分,位于建筑平面中间,通过该交通枢纽,将人流分散至建筑左、右两翼的办公区域,办公区域独立、安静,便于各部门的楼层分配。在楼层分配上,将人流量较大、为员工服务的管理部门设置在低楼层,如财务部,设置在一楼,方便员工办事。4-14 层为标准层员工办公室,将各生产部门设置在以上楼层内。项目经理、院领导、设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工作部、党群工作部等管理部门设置在15-19 层。

2#楼员工餐饮、活动中心,主要满足员工的用餐,健身。一层为自助餐厅及厨房,二层为餐厅包间,室内篮球场,三层为球类室、KTV、阅览空间、体操室。4#楼为游泳馆,兼顾部分物业管理办公室。5#楼为档案、会议中心,一层为中型会议室3 间、企业文化展厅;二楼为贵宾休息室及学术报告中心(涵盖专业的文艺汇演、电影播放功能)。

整个办公区功能齐全,空间使用划分合理,在方案阶段,充分征求业主各管理、使用部门的意见来进行设计,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兼顾生活、娱乐的四位一体的公共空间。该办公区在温江未来新城CBD 核心区,是该区域办公建筑的典范,成为温江CBD 的地标性建筑,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 结论与社会效益

设计师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定规范的前提下,仔细分析研究基础资料,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以环保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进行设计,力求温江办公区各项功能完善,空间布局合理、安全可靠,各项设计成果技术方案可行,经济指标合理。

该项目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状况良好,得到业主和业界人士的好评,并获得四川省建设厅“四优”工程三等奖。温江办公区室内设计为我们开展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温江办公区室内设计
浅析迎泽大街集中办公区办公楼维修改造工程设计
从“温江花工”到“村播创客”的探索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乔布斯办公区理念的启示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温江地区职业学校现状分析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
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办公区建设前景分析
浅析温江乡村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