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

2020-02-15吴爱兵

山东化工 2020年13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毕业化工

吴爱兵

(唐山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后,在各高校品牌或特色专业建设和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如何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目前转型升级、迈进“中国智造”的关键时期,化工行业企业在未来几年内的人才需求将会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工程技术人才。高等工程教育以培养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为目的,工程实践性强,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就地方应用型院校而言,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有助于促进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输送满意的工程技术人才,而且有助于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加强应用型本科专业内涵建设和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对地方院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培养目标的制定

培养目标的制定首先应考虑的是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注意将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和研究型本科、高职的培养目标加以区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1]。充分研究本地区化工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及人才需求,结合学校现有办学基础,进一步凝练化工专业特色。以唐山地区为例,传统的三大化工产业为盐化工、煤化工和石油化工。2018年以来,唐山市坚持以布局合理、产品高端、资源节约、绿色生产为目标,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坚持安全、集聚、绿色、高端发展方向,推进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演进。对于化工专业精细化工方向具有一定基础的院校,结合精细化工及其与产业需求有关的具体领域,专业教师等根据各自的教学及科研实践经验,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专业特色以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制定还需要认真研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补充标准,明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或超过最低质量标准的合格性评估[2]。制定的培养目标描述的重点是毕业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要能明确体现前瞻性、引领性和本专业特色[3],忌用虚化或模糊化的词语(如优秀人才、高素质人才等),方便检验和评价其达成度,其内容的描述方式做到与工程教育认证相关标准的要求一致。

2 毕业要求的制定

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的十二条毕业要求反映出对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表现出明显的系统性。该十二条毕业要求勾勒出了毕业生具有的能力框架,需要将其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它是对毕业生的学习成果的一种定性描述(如获得有效结论),而没有对学习成果的多少进行定量要求(如获得多少个有效结论)。应用型本科专业应该深入解读标准中的每条毕业要求,根据本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将每条毕业要求具体分成若干指标点,这不仅是毕业要求对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具体描述,也是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每条毕业要求和其分解指标点都作为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对象[4]。

对于应用型本科化工专业的毕业要求而言,不应忽视补充标准中的“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项目管理”等几项。鉴于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入“硬核”时代,以及化工产业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有必要对化工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伦理、职业道德、安全与环保等方面就学习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描述并进行其指标点的分解[5]。

3 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为专业教育的具体体现,传统的课程体系是正向设计的结果,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而教师由于岗位能力有限、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职称晋升压力较大、专业知识更新慢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教学内容随着时代新技术发展的更新,从而给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带来不利影响[6]。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要求课程体系遵循“反向设计”的原则。针对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分别安排具体的课程或实践环节来进行支撑。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化工专业应该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可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7-8]。在理论教学中由于任课教师采用的大多数教材不能随着时代发展及时更新,所以教师有必要跟踪国内外化工前沿技术、先进设备、最新工艺流程等信息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更新理论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理论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为实践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遵循“学生主体、硬件开放、校企合作、制度保障”的原则。实践教学也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如到化工厂下厂实践、参加化工实验大赛、化工设计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同时在现有实践教学设施的基础(包括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实训装置等)上,在安全管理到位和安全设施齐全等的前提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室开放共享平台,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创新实验、开放试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其工程实践动手能力。通过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交流或带学生到厂实习、聘期企业专家来校做报告等形式深度加强校企交流合作,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践基地,让专家参与讨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认真倾听其对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对方案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为了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校(或院系)层面可以出台有关的实践教学管理与监督制度文件,确保学生实践过程的规范性与完整性、成绩评定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9-10]。

4 结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化工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认真研读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根据反向设计的原则,先制定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后制定涵盖认证标准十二条的系统性的毕业要求并逐条分解细化形成毕业要求指标点,再依据指标点构建包含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体系,注重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毕业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我们今天毕业了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毕业季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