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银辉27 年义务守护“红军会师滩”纪念碑

2020-02-15

北广人物 2020年4期
关键词:泸溪银辉清镇

在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镇桂洲村后的泸溪河畔,有一块“红军会师滩”纪念碑。它自1993 年竖立起来以后,一直有位老船工义务守护着它。这位老船工就是黄银辉。

87 年前,黄银辉的父亲曾帮助红军渡江

据《龙虎山志》:1933 年1 月25 日,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4000 余名官兵与中央红军三军团在江西省贵溪县上清镇成功会师。

当时的情况,红三军团已提前来到在泸溪河以南的上清镇,红十军是从北边来的,需要渡过泸溪河,才能与红三军团完成会师。当时,泸溪河在上清镇这一段没有桥,只有黄银辉的父亲黄水良的一条摆渡船,黄水良是个孤儿,当年才20 岁。

据黄银辉讲,父亲曾给他讲过当年红军过河的事:红军部队纪律严明,对老百姓是秋毫无犯,红军战士们吃的都是自带的粮食,他们就在岸边的沙滩上生火做饭。渡河那天,上清镇一处民房失火,火势很大,幸亏有红军战士帮忙,才把火扑灭了。父亲的渡船一次只能渡42 人,从北边来的红军是24 日到的,父亲用了两天的时间内,才把他们都送过了河……

1993 年,上清镇政府为纪念这段历史,在当年红军渡河的河滩上竖起了一块高1.5米、青石材质的纪念碑,上面刻着“红军会师滩”;同时,还在碑的右边,放了一块青石板,上面刻着“上清红军会师”的简介。

义务看护纪念碑几十年

黄银辉是1955 年出生的,长大后,他就接了父亲的班,成为了一名渡船工。

1993 年,黄银辉38 岁。因为父亲的缘故,他对这块纪念碑也很有感情。自打这块碑竖起来后,他每天都会把它擦得干干净净。

2010 年,泸溪河发大水,“红军会师滩”纪念碑被淹。水退之后,碑上沾满了泥污,他从安全点回来后,都没顾得上去看一眼也被水淹了家,就先打来清水,把碑仔仔细细地冲洗干净。由于年代久远,碑上的字迹都变模糊了,于是,他又每年都会买来红漆,将字一个个地描红。他还挑来一些硪石,在碑前的沙地上,铺出了一片硪石地,每天都要清扫一遍。

“一定不能忘记革命老前辈,要永远记住上清红军会师的历史,将革命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黄银辉说这是父亲临终前,对他的最后叮嘱。

5 年前,这附近有了桥,黄银辉的摆渡工生涯也就结束了,他也到了退休的年龄。退休后,看护这块碑,依然是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做的这个事,也受到了周围一些老邻居的夸赞。

近年来,红军上清会师这段历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来参观的人也多了起来。于是,黄银辉的生活里又多了件事,那就是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这段历史。

每年,上清镇各中小学校也会组织学生来纪念碑前开展主题队日活动。每当这个时候,黄银辉就是义务的讲解员,他会让学生们和他一起清洗纪念碑和清除碑边的杂草,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红色历史。

这些年,上清镇还来过不少老一辈老革命家的后人,他们都是来寻访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的足迹的。朱德的孙子朱全华就曾三次来到上清镇,听当地村民讲述当年红军会师的盛况,他说:“‘上清会师’是一个影响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不应该被后人遗忘。当年船工黄水良的后代黄银辉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他做的这件事很有意义,是为国家、为民族守护了这块‘精神高地’。”

猜你喜欢

泸溪银辉清镇
秋草
泸溪11万吨椪柑鲜果求销路
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
2017纽伦堡国际玩具展,银辉玩具再放异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生查子 泸溪游(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