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命题方式 培养会思考的人

2020-02-14杨兆晨顿官刚

科教新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出题者盏灯出题

杨兆晨 顿官刚

一、引发热议的“神题”

近年来,许多中小学校的考试试题变得越来越神,其答案更是让人纷纷吐槽。许多博士、硕士父母看过题目后,也感到无所适从。于是,这类题目便被无奈的网友们冠以一个专有名词——“神题”。

“神题”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传统的出题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在考察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还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传统测试题,“神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起来,并运用于生活实际。

但问题在于,现阶段中小学考试中出现的“神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当前“神题”的主要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考试中出现的“神题”,大致可分为四类:脑筋急转弯类、咬文嚼字类、数字谜语类、荒诞不经类。各类型题目特点鲜明,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脑筋急转弯类

这类题目与我们在课外书上见到的“脑筋急转弯”别无二致,它呈现出语音联想或者形象联想的特点,往往排斥惯性思维。以下这道题便是案例:

脚-鞋袜+草地=?(打一成语)

解决这类题目,要有对成语和对数学公式良好的理解能力。但是从测试的意图和效度来讲,这道试题显然是不达标的。这道题目是考数学还是考语文?这道题目是测验学生加减乘除的掌握情况?考察意图不明显,学生的思维就容易发生混乱,这不是测试所要达到的目的。

2.咬文嚼字类

这一类题目,出题者会在给出条件或者提出问题时,在文字表述中设置陷阱,若答题者不仔细审题,则容易出错。如:

教室里有11盏灯,拉灭了4盏,请问还剩几盏灯?

这道题目一经出现,便成为了老师学生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很多人第一反应认为是7盏灯。因为11盏灯都亮着,灭了4盏,还有7盏灯亮着,所以答案应该是7盏灯。但是题目并没有说明这11盏灯是否是亮着的,所以我们不能人为地确定灯的状态。读者通过“拉灭”这一动作描述很容易将灯的状态认为是亮着。同时,提问中的“还剩多少盏灯”也有歧义,是还有多少灯亮着?还是还有多少灯在教室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通过观察网络上的类似题目,我们发现这类题目大多存在语法错误、含义混淆或歧义等语言学上的错误。

3.数字谜语类

这类题目模仿奥数题目把各类数字按照一定的数理逻辑进行分类,然后考察学生思维能力。有道题目是这样问的:

1 到10 十个数字被分为四组:1、3、7、8;10;5、9;2、4、6,问是按什么规律划分的?

这道题的答案完全跳脱出了数理逻辑,转而是按照“汉语读音的四个声调”进行分组的。这类题目充分暴露了许多出题者创新力的内虚,而且还缺失了奥数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4.荒诞不经类

这一类题目往往打破传统出题“逻辑严谨”的习惯,通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提问方式考察学生。

船上有75只山羊和25只绵羊,请问船长多少岁?

考试是考察所学、检测疏漏,是对一段时间学习的考验与总结,考试重点是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能力上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考验。若出题者一味求新求异,编制这类没有逻辑联系的题目,则是本末倒置,违背了考试测验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求。

三、“神题”完善之思考

如何跳出“为求新颖而新颖”的怪圈,回归“神题”本质,命制出好的试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命题目的、出题形式、题目设置、题目的价值导向四个方面入手。

1.明确命题目的

命题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按照学科特点、知识体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命题,而不是凭出题者的主观意志确定,即使命制所谓“神题”,命题目标也要限定在考试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再通过考试强化“教与学”双方追求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意识,确保教学目标得到具体落实。

2.创新命题形式

根据命题目的,出题者可以采取“题目+”的方式,把与测试内容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命题,测试学生分析、判断、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题目+常识”的出题形式。2018年初上海市一道三年级数学考试的拓展题就很好:

乐器商店新进了9把小提琴,共花了3600元,请问售价合理的是:

A. 499元/把   B. 400把/元  C. 499把/元  D. 400元/把

这道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的算数能力和对于单位的理解,还考察了学生的生活常识。不论是从题目的严谨性方面,还是从情景设置和涉及的观念来看,这都能算作是一道优秀的考题。

此外,“某科题目+各科知识运用”“相关度较高的科目综合命题”等等,也是不错的命题选择。

3.规范題目设置

首先要指向清晰,考察目的明确。其次,题干的说明应语词通顺、避免歧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设置不同的试题情境或者“陷阱”来考察学生。如美国中小学生曾考过这样一道“神题”:

“写一篇利用铁丝、汽车贴纸、蛋盒来解决问题的文章。”

这道题首先明确了考察意图是解决问题,且条件具体、清晰,非常好地给学生留下了创造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把握价值导向

“神题”之“神”,就在于其所关注的知识与方法体现在综合性方面,其价值导向就应该突出彰显知识的体系性,逐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获得“学而有用”的成就感,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猜你喜欢

出题者盏灯出题
挑战出题者
1,2,3,看这边!
神探大脑门(1)探长出题考徒弟
棉和绵
神回复
几何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她负责吗?
选择一盏灯
选择一盏灯
选择一盏灯